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溺愛、過度保護是在傷害孩子,但哪位家長能完全避免呢?

溺愛、過度保護是在傷害孩子,但哪位家長能完全避免呢?

溺愛、過度保護是在傷害孩子,但哪位家長能完全避免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每個家長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當被問及是不是溺愛孩子時,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搖頭否認,實際上在愛孩子、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愛與溺愛之間的界限是很難把握的。

有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稍不注意,孩子可能就會變成那種任性、惹人嫌的類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由於家長常常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如果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不區分合理還是不合理都無條件地滿足,孩子就會習慣於這種模式,那麼一旦有一次孩子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表現出任性。

還有一個原因是家長在孩子面前的表現不一致造成的。現代家庭結構中,孩子平時接觸的親人一般只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孩子和大人在一起,也會觀察他們的言行,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不一致,聰明的孩子馬上就可以學會利用這種不一致,例如孩子想吃冰激凌,媽媽不同意,就去找奶奶,奶奶看著孫子心疼就滿足了孩子的要求。

面對孩子的任性,家長一定不能妥協,但需要有技巧地處理,首先要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表達提出要求的理由,如果覺得合理就可以滿足,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當然要拒絕,拒絕的時候可以採用轉移注意力、冷處理的方式,必要的時候要向孩子講明白,媽媽(爸爸)很生氣。

溺愛、過度保護是在傷害孩子,但哪位家長能完全避免呢?

除了要避免養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家長也要注意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其實也是一種傷害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經歷一些磨難,俗話說「酸甜苦辣都是營養,生活百味都要體驗」,如果把磨難和體驗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孩子包辦,最終只會造就一個軟弱而閉塞、膽怯而無能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孩子成長中的障礙,是對發展中的孩子的一種莫大的傷害。從小被父母捧著長大的孩子往往不愛勞動、不能獨立生活、責任心差,走上社會後,他們也不太容易客觀地面對困難和問題,凡事都想著讓父母來幫忙解決。

溺愛、過度保護是在傷害孩子,但哪位家長能完全避免呢?

那麼,家長在照顧孩子、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怎麼做才是合理的呢?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大可放心地為孩子製造一些困難,讓孩子去克服。讓孩子明白面對任何困難,勇敢堅強是唯一的辦法,哭泣和抱怨並不能克服困難。當孩子說出「我自己來」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給予鼓勵。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微笑,都能給孩子無窮的力量。

小孩子都活潑、好動,喜歡與同伴玩耍,家長放心讓他去和小夥伴玩耍,這也是他自身發展、社會交往的一種正常的需要。家長需要做的僅僅只是幫助孩子樹立安全意識,讓孩子學會在遊戲中保護自己,同時不傷害別人,那麼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大膽參加各種遊戲運動,大膽和其他孩子玩耍嬉戲。

對待孩子,能放手時且放手,這才是聰明、理智家長的做法。讓孩子體會有所失才有所得;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和失敗的苦惱,這樣孩子才會走向心理和智力的成熟。

溺愛、過度保護是在傷害孩子,但哪位家長能完全避免呢?

注意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已經心理的自我調節能力

1.家長沒必要因為擔心孩子受傷而不讓他出去玩耍,相比整天待在家裡不運動而對健康的不利影響,寶寶因為摔倒而受的小傷根本不算什麼。多活動身體的寶寶會更健康、更開朗。除了健康方面的好處外,戶外運動特別是團隊活動會讓寶寶學會交流、協調和團隊合作。

2.除了避免身體的傷害,家長也需要有意識的鍛煉孩子的情緒和心理調節能力。TA也會害怕、會失望、會苦惱、會憤怒,作為家長的我們不可能將所有讓孩子不開心的事情,都屏蔽在孩子的生活範圍之外,我們能做的就是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培養其情緒和心理調節能力,健康的心理與強壯的身體一樣重要。

參考書籍:

1.鄭國權編,完美育兒百科,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04.

2.叢書專家編委會著,0~3歲嬰幼兒養育全方案,中國婦女出版社,2008.1.

3.李卓著,寶寶聰明就這樣簡單,團結出版社,2010.04.

4.謝偉華主編,帶出心理健康寶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跟著Yummy學營養 的精彩文章:

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但爸爸對孩子成長的這些好處,媽媽比不了
寶寶一般在什麼時候會叫媽媽?你對寶寶的語言發展都了解嗎?

TAG:跟著Yummy學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