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甘肅人是如何走到一起來的

甘肅人是如何走到一起來的

來源:我們的河

甘肅的簡稱隴,可是大有來頭的。因為甘+肅,只有再加上隴(西)才能足夠囊括整個甘肅省。

甘州(張掖)加肅州(酒泉)構成了今天甘肅省名字的來歷不假,但這兩個城市僅僅只能代表甘肅省最西北的一部分河西走廊,而不能代表整個甘肅。至少,也要再加上甘肅的簡稱隴,這個地方,才能稱的上涵蓋了整個甘肅。

陝甘分家,以隴為界

甘肅行省的雛形成於北宋西夏,最終形成在明清。與北宋並存的西夏王朝統治河西走廊時期,便以河西走廊上中部、西北部最重要的的節點城市:甘州(張掖)加肅州(酒泉),甘肅簡稱命名河西走廊地區。而真正意義上形成甘肅巡撫的行政建制則是在清代中期。

在歷史上,直到清代末期,甘肅始終和陝西連為一體。甚至,有了甘肅巡撫的建制以後,甘肅依然是陝甘行省陝甘總督麾下。

陝西和甘肅的分家和分界,緣於甘肅今天的簡稱的隴這個地域概念。隴就是今天六盤山的簡稱。六盤山位於今天甘肅、陝西和寧夏三省區交界,作為秦嶺北側,渭河河谷北岸的最高峰,向東虎視關中平原,舊稱隴坻。

甘肅人是如何走到一起來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正是以隴坻為界,東側的關中平原,以及陝北黃土高原,是為陝西省;西側的渭河平原上游,稱為隴右(隴西),隴西,便是隴坻之西的意思。

隴作為中國古代西北地區最重要的一個地理稱謂,隴西、隴右,隴上行,幾乎成了文化、地理的概名詞。

直到清末,甚至新中國成立甘肅省建立之前,陝甘一直是一體存在。陝甘總督的轄地一直都在今天甘肅的省會蘭州。甘肅巡撫,一段時間的駐地在今天河套平原,寧夏自治區的首府銀川。

直到今天,甘肅的隴東(慶陽、平涼)和隴西(天水、定西)部分,依然是和陝西一樣的飲食習慣和方言,地域文化。

連接西域的通道價值和關中平原的屏障價值造就了甘肅

陝甘寧過去是一體,文化一樣,並不代表甘肅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正相反,甘肅的獨立性恰恰體現在它是中國連接西域、陸上絲綢之路的大通道,以及其是關中平原,過去中央王朝京畿地區的外圍戰略屏障。

今天的甘肅,地理呈紡錘狀。以曾經的軍事要地,舊稱金城的省會蘭州為中心,西起河西走廊;東至渭河河谷中游;北至六盤山(隴坻)和黃土高原(董志塬)蕭關一線;南至岷山,青藏高原東端點,洮河、渭河和嘉陵江(白龍江)上游。

分別於今天的新疆、寧夏、陝西和四川、青海交界。

西面的河西走廊,自古是關中平原連接西域的咽喉要道。沒有河西走廊,西域將不保。北面的六盤山、董志塬北端的蕭關,不僅是涇河和北流到河套平原的寧夏河流的分水嶺,自古也是關中平原北部的要害之地。蕭關不守,關中平原建瓴而下,也將如同探囊取物。

東南側,北側隴山,南側秦嶺,之間是渭河河谷——隴西的天水,再向南是兩當,以及今天的隴南武都,自古是由北向南,關中平原入蜀的必經之路。

得隴望蜀,得隴才能望蜀。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說給自己的將領,表達自己得到了隴西,還不想知足,還想拿下巴蜀的這個典故,這個成語的來歷便說明了攻取四川盆地,首先必須戰略隴西。

三國時期,諸葛亮屢次北伐,必先佔領隴西,便是看重這裡的戰略價值。

今天甘肅的最東南端,甘肅唯一個長江流域的嘉陵江上游的白龍江流域便是當年鄧艾出奇兵,穿越岷山峽谷,繞過劍閣,劍門關,南下四川盆地的軍事要地——陰平小道的所在。

洮河河谷,以及臨夏河河谷的古河州(今臨夏州)地區也一樣,扼守藏羌游牧民族。秦代長城的西端建在洮河河谷之上,便是看重洮河向南的防禦價值。

北有巴丹吉林沙漠、六盤山(隴山),南有祁連山、岷山,從關中平原,一路向西,先經過渭河河谷,然後再隴西黃土高原丘陵,沿洮水河谷,跨越黃河,經過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然後再一路抵達西域。

這一路所經便是整個甘肅省。

西至西域(新疆),東至關中平原,如果再以蘭州為中心,向北可沿黃河河谷,進入寧夏河套平原,可以再北上蒙古高原,以及東北亞。

向南則可以沿湟水河谷和黃河上游炳靈峽、積石峽等(今天大半已經被劉家峽水庫淹沒,僅留上部的炳靈寺)峽谷,進入甘南、青海及青藏高原。

正是由於甘肅的十字架戰略位置,在青海、寧夏民國時建省之前,青海東部的河湟地區、寧夏都屬於甘肅省。

新中國成立以後,50年代,甘肅中北部,黃河中游的河套平原,以及六盤山北坡劃為寧夏自治區,河湟地區劃為青海省以後,形成了今天形態的甘肅更加保留了自身西北大通道的戰略價值。

直到今天,隴海鐵路、蘭新高鐵以及西氣東輸等戰略線路幾乎均是全境穿越甘肅。

甘肅人是如何走到一起來的

無甘肅,不華夏,無河西走廊、隴西通道無中華

南有祁連山、青藏高原、岷山,北有大漠、六盤山、黃土高原,西起河西走廊,發源於岷山、六盤山之間的洮河西流,渭河東流,洮河-渭河構成的隴西通道,又通過蘭州和天水等城市節點,連接起關中平原。

如果沒有上述地區組成的甘肅,西域新疆,以及今天的湟水河谷,河套平原可能早已成為化外之地。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無隴西,不中華。無甘肅,不華夏。

也正是洮水西流,渭河、涇河東流,河谷、水系構成的古道、商路,以及戰略線。使得同樣是西北黃土高原(西起祁連山烏鞘嶺東至山西、河南交界)一份子的隴西黃土丘陵、隴東董志塬等黃土高原地區多了幾分靈氣,不僅盛產洮河名馬、名硯,蘋果、小麥,也多了臨洮、天水等幾座古城。

甘肅人是如何走到一起來的

甚至讓此處還成為了西周、秦朝、唐朝(隴西李氏)等朝代的發源發祥地和興盛的起點。

如果你有幸是甘肅人,那麼你的祖先一定見證過葡萄美酒夜光杯,羌笛何須怨楊柳的沙場豪邁;五胡亂華南北朝中原傾覆時,河西走廊涼州、敦煌文脈獨留存的熠熠光芒;以及中華民族始於漢武,直到今天的開拓西域,建設新疆,絲綢之路的壯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