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這六步修養的功夫是孔門儒學心法的真傳

南懷瑾老師:這六步修養的功夫是孔門儒學心法的真傳

南懷瑾老師:這六步修養的功夫是孔門儒學心法的真傳

這六步修養的功夫是孔門儒學心法的真傳

本文摘錄自 《話說中庸》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大家需要注意,我們在講《中庸》開宗明義首段就說過,什麼是天性之道和修道之教。你只要熟讀原文,用「以經注經」的辦法,就會自然通達。現在從本節開始,你可見他自作明白地注釋說:「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這四句話,只有兩個反覆正對的要點,那便是由誠到明,由明到誠而已。這裡所用的「明」,就是明明白白悟道的明,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明,同一內涵,是天命本有之性的性德。「誠」,就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天性自然的直道境界。總之,天人之際的自性,它本來就是上下古今,亘古不變,圓明寂照的直道。你能生而自知,本自處在無思、無慮、無為的直道誠性的境界中,那就可自己明悟自性的妙用,所以叫作「自誠明謂之性」了。如果你迷失了本自誠明的作用,能夠從生有自來的後天人性開始修習,先能明見自性的本來,也就自然而然地達到本有明悟至誠的境界,這樣,便叫作「自明誠謂之教」了。你如了解了這個反覆正對的說法以後,就可知道佛家傳入中國的禪宗心法,有「頓悟」與「漸修」的兩重方便法門。其實,它和《中庸》的「誠則明」、「明則誠」之教,完全相似。由「誠」而自「明」,便是「頓悟」。從「明」後而自「誠」,便是「漸修」。但無論由「頓悟」見性,或是由「漸修」見性,對於天命自性的本來,都是一樣平等的,並無什麼先後高低的差別。正如《中庸》所說「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只是文字言語在論說次序上有先後的異同而已。最重要的,是在於本身的真知灼見,和真修實證見性以後,它必然會由性德的誠性自起至誠作用。因此,便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我們讀了這一節文字優美的論文,雖然明白了自性本自「誠明」的妙用,但卻在「誠明」之外,似乎又多出一個名詞叫作「至誠」的作用,是不是另有道理呢?答案是有道理的,但很難解釋得清楚。如果我們借用佛家的學理做類比,那就比較容易了。例如佛學,把悟道成聖的本有自性,命名叫作「本覺」。從眾生後天的生命,重新修行而悟道見性的作用,叫作「始覺」。「本覺」起「始覺」,「始覺」覺「本覺」,本來是一而二,二而一,並無差別。但一般人們喜歡從學問論辯的習慣來講,他便又用智覺的理念去命名,把悟到本覺自性的明智叫「根本智」。再把悟後起修,洞明世間和出世間的種種個別智慧,叫「差別智」。我們知道了佛學的這種「明辨」論理以後,再迴轉來了解《中庸》由「誠」而到「至誠」,的確就有它的界說了。其初所謂的「誠」,是「天命之性」性德本有的妙用,等於是「本覺」靈明的「根本智」。後來所說的「至誠」,等於是「始覺」自性以後,依性起修,明悟所有人性、物性種種差別的作用,這是「始覺」以後的「差別智」。你若藉此理解,便可知道本節所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然後,能盡知一切人的本性,原來本自平等,本自具足。但只盡人之性還不徹底,必然再進而盡知萬物的自性,與人性亦同為一體而無差別,然後才可明白心物一元,人性物性息息相關的妙用,才能達到「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與天地參矣」。這樣才能完成人的生命功能的價值,是與天地並存並立,可以參與和贊助天地化生萬物,養育萬物的功德,所以傳統文化,叫「天、地、人」同為宇宙之間的三才。「參」字,同時包含有數學「三」字的意義。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其次,說明天性的「誠」和人性「至誠」的效應,因此便提出先修後悟,或悟後起修「致曲」的重要。其實,「致曲」這個名詞,在《周易·系傳上》早已提出,說:「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這就是「致曲」理念的根源。老子也有「曲則全」的說法。「致曲」,是宇宙萬物自然的法則,也是人性和物理變化的規律,因為形而上天性本自的功能,是〇的,在《易經·系傳上》的解說,叫它是專一的,也可以叫它是空的。它是無形相可見,無大小內外可分別,是無邊際的廣大,人們姑且定名它這種功能叫作靜態,但它並不是真實固定的恆靜。其實,靜態,只是無邊際,無方位,運行不息,極廣大的恆動。因此,人們把這種運行不息的本有功能,姑且定名它叫作直道,也可以說它是本有的空性。空,是指本有的功能而言。直,是指本有功能的作用而言。但在它形成空間和時間的宇宙物理中,根本是在曲線旋轉,形成圓周的現象,並非真實有一個直線的作用。人們所謂的直線,只是把短暫的曲線分段,便叫作直線,其實,在本源上,並無曲直內外之分。宇宙萬物,都在這種曲直交互的作用中,形成生命和物理的現象。同樣的類比,我們的精神意識,思維、情緒等等的作用,也跳不出這個曲成範圍的規律。譬如人的意念和思維,根本就不是單一直線的作用,它是由生理和心理的交曲而形成來來往往,反覆迴旋,一點一滴,斷斷續續,連接構成了方圓曲直的心態表象而已。好了,我只能講到這裡為止,如果循這個思路去發揮,又要說成另一題目,離開本題就太遠了。

現在我們只能照《中庸》本節的思路,收緊範圍,限於人性心意識的作用來說由「致曲」到「至誠」的變化。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天命之性」的性德,它本來便是「寂然不動」,圓明清靜,「感而遂通」,自能照臨一切的事物。但人們由「天命之性」所賦予的功能,生身為後天的人性以後,就不能做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原本性德的聖境,始終只落在後天人性心意識所起迴旋曲折的作用之中,不能自主。如果要想學養達到返本還原,重新返還「從容中道」的性德,那便可以從性德功能的誠意上起修,這便是「其次致曲,曲能有誠」的奧秘。同時也是說明「大學之道」,「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的內涵。因此,連續申述由「致曲」到「誠」、「形」、「著」、「明」、「動」、「變」六個程度,完成「至誠能化」的大機大用。這才是子思啟先聖之絕學,發祖德之幽光,闡師道之莊嚴的千古偉論,也是孔門儒學心法的真傳,可以與佛、道兩家修證奧秘方法的明顯註解,希望你們大家「不可等閑視之」。這有八個原則的次序,包含六步修養的功夫,等於《易經》的原理,先天的基本現象唯八卦,後天的動用只六爻,是同一意義。它與心理精神,醫學等科學息息相關,內涵真修實證的許多境象和理則。真不明白宋儒理學家們,為什麼只注重「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作為「集義之所生」的「道問學」為主旨,乃至與「尊德性」的主張互相爭辯,不切實從心理精神的實驗科學上著手,實在是傳統學術上一大憾事。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接著是說「曲能有誠」的學養,自修到「至誠」的最高境界,自性自然便起前知的功能。這也就是一般人盲目追求,盲從迷信神通妙用的切實說明。前知和神而通之的神通,在天人之際本有性命功能上,它是本自具足,不要藉用什麼修證的方法而存在的。他先舉出大的方面來說,便有「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只要你明白了《易經》「象」、「數」的法則,或者曲致轉藉蓍草或龜甲等卜筮的作用,也可知道。如果你本身學養有素,就在你生命本身的身體上,也便自有觸受反射的感應。所謂誠於中者,必形於外,禍啊!福啊!善的、惡的,自然會在你心性寂靜的境界上,能夠產生預感和先知。問題只是在你本身是否真能做到「至誠」的境地。所以說「故至誠如神」,並不需要外求什麼先知和神通了。

說到這裡,又進一步說明,「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所謂達到「至誠」境界的「誠」之作用,不是從痴心妄想,或是用各種等於虛幻的神秘方法可以做到的。「誠」是由你本心一念不生,「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本自圓成的。所謂「率性之道」,也不是假借妄想或外物而修成的。「道」是由「率性」的自道,它不是你有為有修而增加得起來,它是不增不減,本自現前的。總之,「誠」,是心物同源,生生不已的功能。萬物由生到滅,由無到有的生命,便是天命自性所生誠性直道的作用。所以說「誠者物之終始」。萬物沒有自性功能「誠」的能力,那就根本沒有物象的呈現存在了。所以說君子人們的學養,必須要了解「誠之為貴」。「誠」,不是專為你自己本身求得修學成功便了事,同時也需為完成一切他人,乃至一切眾生與萬物,而達到有福同享的境地才對。因此,更要明白,成己與成人,還只是「仁」的向上半提而已。如果在成己以後,更要成就人人,而且能成就眾生與萬物,同登聖境,那才是大智大慧「心能轉物」的向上全提。大仁慈的「仁德」,和大成就的「智德」,它都是天人之際本有自性的德用。無論是自修「內明」之學,或是用於外在的治國平天下之道,它都是由於「天命之性」的性德功用而成就。因為性德本自具有「智德」和「仁德」的內涵,只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至誠」,便可隨時隨處無往而不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錢穆先生:更用何種力量,對此強寇作殊死抵抗!
佛祖出世,說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為本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