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聯的工業強大無比,哪些產品最暢銷?手錶電視機,步槍越野車!

蘇聯的工業強大無比,哪些產品最暢銷?手錶電視機,步槍越野車!

蘇聯解體已經過去快30年了。人們普遍認為,蘇聯工業生產的產品質量低下,在消費者中大多不受歡迎。這是對蘇聯商品的刻板印象,儘管當時國際關係緊張,但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繼續保持和發展。蘇聯出口產品的質量往往比國內產品高得多,因此外國人對 Made in CCCP 產品表示讚賞。總之,蘇聯生產的商品在歐洲和西方國家中都很搶手。

軍火商品。蘇聯時期研製的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R-36M彈道導彈,是世界上體積最大、威力最大的現役導彈,讓西方國家毛骨悚然,美國人稱其為「撒旦」SS-18,目前也是世界最大的陸基井射液體洲際彈道導彈。1973年2月成功進行全程飛行試驗,這枚彈道導彈威力無比:該彈道導彈系統的射程為10000公里;沒有任何反導彈系統能夠對抗它。上世紀80年代,「撒旦」被改造成一個更好的版本-P-36M2彈道導彈,至今所向披靡。

蘇聯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無人不知曉。在第三世界的獨立鬥爭中,大量AK-47步槍來自蘇聯,這支步槍甚至出現在莫三比克的國徽上。北約的軍事專家指出,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在作戰上比其他步槍有很大的優勢。

石油和石油產品的出口給蘇聯的國庫帶來了巨大的收入,約佔蘇聯貿易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在全球市場上,蘇聯石油的品牌是URALS。市場需求量大,價格實惠,直到1986年石油價格被西方國家操縱,人為崩潰,蘇聯才真正崩潰。

VAZ-2121 拉達 NIVA,是1977年前蘇聯時期生產的一款越野車,當時暢銷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出口量巨大。蘇聯生產的所有汽車中,有80%用於出口,而國內的汽車卻嚴重短缺。蘇聯人民認為,NIVA與世界知名的路虎攬勝品牌和梅賽德斯賓士品牌等量齊觀。在性能上,它在同類汽車中首屈一指。拉達汽車在蘇聯海外也很受歡迎,比如莫斯科人-408汽車,一半產量以上的莫斯科人-408汽車都是出口的。蘇聯的卡馬斯載重汽車也舉世聞名,它最初是為國防工業設計的,非常成功,每年出售數十萬輛汽車。卡瑪斯是一款非常優秀的適合比賽和軍用的卡車,性能強悍,經常在達喀爾獲獎。卡瑪斯貨車什麼都好,但只有一個缺點:它不適合商業拉貨。

1950年代,蘇聯生產的鐘錶物美價廉。蘇聯鐘錶出口量很大,約佔總產量的40-50%。

當然,還有蘇聯的伏特加、魚子醬暢銷海外,不勝枚舉。蘇聯以前有一些非常棒的日用工業品,筆者在蘇聯的時候,曾買過一台舊的29寸蘇聯產大彩電,整個電視機是一個1米6高的大柜子,有辦公桌那麼大,四個人才抬上樓,開機以後特別熱,那發熱,冬天可以當暖氣烤火用,然後就一年壞了兩次。

蘇聯電子管的電視機,不僅耐操,而且發熱量大,冬天可當小暖氣,出現故障的時候還能經常引發電線線路的火災,據統計,蘇聯在80年代的城市火災,因為電視機著火引發的比例甚至比電爐子還要高。有很多中國人因為愛俄國,所以暢想懷念蘇俄產品的厚道可靠耐用,其實他們都不知道,80年代蘇聯彩色電視機返修比例竟然是20%。

在蘇聯時期,對民用工業產品有一種變態的價格限制和國家補貼。蘇聯人甚至把商品價格銘刻在不鏽鋼湯勺和玻璃杯上面。蘇聯還對大多數日用消費品和民用工業品進行價格補貼,甚至對進口的消費品或奢侈品進行補貼,譬如進口的香煙,酒和化妝品。

所以蘇聯大多數市場上的商品,都是禁止或限制私人攜帶出口的。素以在蘇聯海關的出口目錄上,詳細規定著各類消費品的出境攜帶種類和數量限制,變態程度無法想像,這種限制一直持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

儘管蘇聯形成了自己的完整而強大的工業基礎,但隨著蘇聯解體,哪怕俄羅斯也沒有繼承,而是逐年敗光。在2014年,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規定,國防採購必須立足俄羅斯產品和技術服務,但自己不能滿足要求的製造設備和技術例外,可以進口。例外的清單很長:鑄造;激光、超聲、電子束、電化學、離子束等先進加工;噴水切割;機械加工中心;車鑽刨銑磨鋸;鍛壓;增量製造 ;木工、塑工機械;測量儀器等等。

在蘇聯時期,可以生產很多高質量工業品,譬如鐵軌鐵路車廂汽車,現在反而需要從中國進口。這是對俄出口的中國一汽解放重型卡車J6,開車後面拖載著俄制的BTR-80A型輪式步兵戰車,可以一次拉兩輛。前幾年,一汽解放J6大量出口俄羅斯和前蘇聯各國,數量有上萬輛。近些年,中俄汽車貿易實現了大逆轉,從90年代中國進口俄羅斯的伏爾加轎車和卡馬斯卡車,到現在大量出口長城越野車和解放重卡,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羅廖夫 的精彩文章:

印度擁有400萬武裝力量,為何還有人說印軍實力不堪一擊呢?
轟炸機執行任務,通常要戰鬥機護航,為何轟-6K很少見到?

TAG:科羅廖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