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迷茫的時候,就來看看這6句老話

迷茫的時候,就來看看這6句老話

1、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王陽明《教條示龍場諸生》

立志成為聖人,就可以成為聖人;立志成為賢人,就可以成為賢人。

王陽明把「立志」作為為學的第一要義,堅稱「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他認為立志是成就事業的根本,如果志向不樹立,就會像沒有舵的船,沒有嚼子的馬一樣,隨水漂流,任意奔逃,終究達不到目標。早在少年時代,王陽明就以「讀書學聖賢」為「人生第一等事」。他提出立「聖人之志」,倡導「知行合一」,以成就理想人格為終極目標。經過砥礪奮進,終於成為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

2、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為學一首示子侄》,是清代文學家彭端淑為勉勵子侄輩努力學習而作。文章開篇以設問起句:「天下事有難易乎?」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作者隨即給出答案:「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只要去做,那麼困難的事也變得容易了;如果不去做,那麼容易的事也變得困難了。告訴他們無論做事還是求學,難易都可以相互轉化,關鍵在於是否「為之」。

接著,作者通過一個故事深入淺出地闡明這個道理。四川的貧和尚與富和尚都想去普陀山朝聖,貧者雖僅有一瓶一缽,但憑著堅定的意志,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富者雖有足夠的金錢可雇船前往,但由於自己的猶豫畏縮,終未達到目的。通過貧富二僧的對比,進一步說明難易與成敗沒有必然的聯繫,有志者事竟成,凡事都要付諸行動。

3、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張載《西銘》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演化自張載《西銘》中的「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意為包括貧窮、低賤、憂傷、災難等種種艱苦難挨的外部條件,往往可以像打磨玉石一樣磨礪人的意志,使之終有所成。雖然出自宋代《西銘》,但其包含的君子不畏艱險,自我磨礪,以苦為階,最終實現涅槃的意志和信念,卻千年綿延不絕,成為融入中國人血脈之中的獨特民族品格。

孔子曾對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成為君子儒,則非但要修己,更要「達人」,要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大志向、大本領。這就決定了對於自己的磨礪精進無窮已。現實中,問道之路更如逆行激流險灘,並非人人都能頑強蹚過。因此,孔子說:「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司馬遷更在《報任安書》中說道:「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此皆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相似的表述,到了橫渠先生的《西銘》這裡,則是「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富貴安樂可以使生活豐裕舒適,但困苦貧賤,憂戚災厄,卻能使人像經過打磨的玉一樣,在逆境中成長。

4、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張栻《論語解·序》

張栻,南宋著名理學家,湖湘學派的一代宗師,其思想有比較突出的經世致用特點。《論語解》始撰於乾道三年 (1167年)前後,成書於乾道九年(1173年,癸巳年),故又名《癸巳論語解》。該書通過解讀《論語》,以明聖人之道。

知行觀是宋明理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二程(程顥、程頤)強調知難行易、知先行後。在《論語解》中,張栻在揚棄二程知行學說基礎上,提出了「知行互發」的觀點。他說:「歷考聖賢之意,蓋欲使學者於此二端兼致其力。」指出歷代聖賢都主張知行兼重,因為「始則據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意思是說,人們在開始時總是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行動,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認識,然後用更深的認識去指導實踐,從而把事情做得更好。張栻認為知與行緊密結合,二者互相啟發,共同促進。人們正是在知與行之間的循環往複中,推動認識不斷深化,實踐不斷發展。

5、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劉基《擬連珠》

劉基,字伯溫,明朝開國元勛,《擬連珠》是他仿連珠文體而寫的長篇詩作,共六十八首。《擬連珠》的突出特點就是注重實學、實效、實功、實踐的求實之風,正因如此,劉基才與諸葛亮一樣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基的思想來源於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被譽為「會通百家、兼容儒道」的「一代文宗」。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任何事物都有甘苦之分,只有嘗試過才會知道;天下道路都有平坦坎坷之分,只有自己走過才會明白。「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中國自古就有注重實踐的傳統。清代顏元在《習齋記余》中指出:「讀得書來,口會說,筆會做,都不濟事。須是身上行出,才算學問。」這些古代思想家之所以重視實踐,是因為他們認識到實踐方能建立功業。人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磨礪自己,通過實踐提高自己的修養功夫,如此才能實現成功。

6、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

對於求知聞道而言,沒有聽到不如聽得到,聽得到不如看得到,看得到又不如心中理解,而心中理解不如親身實踐。唯其達到了親身實踐,學問才算是達致知行合一的化境。

荀子主張學習本身並非目的,學習的目標在於實踐。古今所有賢達,能夠做到明辨是非,言行一致,為人處世無所差錯,就在於他們勇於實踐,且善於將所聞所見所知所思付諸實踐。因此,知而不見,知識即使淵博也難免多有謬誤;見而不知,知道雖多亦不免由於理解不足而頻生錯訛;知而不行,理解了卻遲遲不去踐行,知識就算敦厚豐富也終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一言以蔽之,一旦與親知實行相脫離,見解雖偶有所得,然究其實質也終非真知真得,並不具備普遍意義,用這種經驗去處理問題,一百次嘗試恐怕一百次遭遇失敗。為人處世之難,無非知行不能合一,人們要勇於任事,知行合一。

本文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想減肥?來看看古人多會玩
宋詞里的人生真諦:心若無塵,清風自來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