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杜康酒商標之爭30年,兩地酒企兩敗俱傷,銷量不及五糧液零頭

杜康酒商標之爭30年,兩地酒企兩敗俱傷,銷量不及五糧液零頭

文 | AI財經社 實習生 張藝璇

編 | 鹿鳴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洛陽杜康 圖/視覺中國)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文中「杜康」,特指商標。

7月23日,兩家「杜康」關於商標侵權糾紛的系列連續劇播出了新劇集,陝西白水杜康酒業有限公司(下稱「白水杜康」)在《法制日報》刊登了致歉聲明。

聲明稱,白水杜康在與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洛陽杜康」)發生商標權糾紛案的過程中,於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互聯網上發布了15篇文章。對於上述行為,白水杜康承認其對雙方之間的民事糾紛缺乏理性對待,對上述文章的客觀性、真實性、合法性未審慎核實,給洛陽杜康及其實際控制人的商業信譽、名譽造成了損害,產生了不良影響。

從共用商標到爭奪商標,這場杜康之爭已經維持了三十多年。

名人杜康

杜康,在中國古代傳說中被尊為酒神,因被封於「杜」地而得名。《世本通釋》記載:「杜康,黃帝宰人知康也,主糧食飲膳而能造酒,其後食於杜,故稱杜知康,略為杜康。」

正如杜康之鄉難以考究一樣,商標「杜康」的源頭也顯得撲朔迷離。

相傳1972年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時,曾提出想嘗一嘗「杜康酒」的味道,周恩來派郭沫若向其介紹杜康的歷史文化,並提出要「恢復杜康,為國爭光」。由此,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河南省的伊川縣、汝陽縣,陝西省的白水縣各自辦起以「杜康」命名的酒廠,研製生產杜康酒。

(河南洛陽杜康造酒遺址公園 圖/視覺中國)

1981年,響應國家工商總局倡導的「酒的商標應當同其特定名稱統一起來」的要求,三家酒廠均以杜康之鄉、杜康後代為由,向國家商標局提出「杜康」商標的註冊申請。伊川酒廠申請的「杜康」商標獲得了國家商標局的核准註冊,又在政府部門的協調組織下,三家酒廠同意共同使用商標。

AI財經社在中國商標網查詢發現,1994年,汝陽四季商貿有限公司申請註冊了「汝陽杜康」的商標。一年後,陝西白水杜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申請註冊了「白水杜康」的商標。

(「杜康」、「汝陽杜康」、「白水杜康」商標 )

2009年,河南思念集團收購了伊川杜康與汝陽杜康,兩家酒廠以洛陽杜康重新問世,同時「杜康」這一知名商標也被洛陽杜康收入囊中。

從共用杜康商標到花落他人,白水杜康在十餘年的時間裡連遭打擊。由此,一系列「發牢騷」的檄文也相繼出現。

「名牌」杜康

「杜康之爭:白水杜康將會形成全國在陝第二大冤案!」「河南杜康為搶佔杜康二字惡意訴訟給國家級貧困縣白水杜康產業造成巨大損失!」「白水杜康:程序不公,何談公正執法?」……

這些頗具煽動力的文章標題,發表於2017至2018年白水杜康與洛陽杜康商標糾紛期間。白水杜康試圖通過輿論場影響商標裁定,而其董事長張紅軍也因指使他人發表相關文章,於今年3月一審被判「損害商業信譽罪」。

裁判文書網資料顯示,洛陽杜康自2011年起曾多次起訴白水杜康侵犯其「杜康」商標權。2016年,洛陽杜康以侵害註冊商標專用權向白水杜康提發起訴訟,白水杜康敗訴。2018年,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裁決維持了原判,並判處白水杜康賠償洛陽杜康1500萬元的經濟損失。

(河南伊川地下酒窯 圖/視覺中國)

在多個回合的商標大戰下,「杜康」的品牌價值也在受到侵害。據新京報報道,白水杜康為對外授權商標、貼牌生產,產品造假時有發生,這對洛陽杜康瞄準的高端化戰略可能帶來風險。在高端市場,「杜康」早已脫離第一梯隊:1985年三家杜康銷售額達到4000萬,遠超五糧液的1500萬;到如今,兩兩家杜康不足五糧液銷售收入的三十分之一。

2018年河南高院在新聞發布會上,將洛陽杜康與白水杜康的商標爭議作為知識產權典型案例,表示「『杜康商標』和『白水杜康』商標爭議的實質,是具有千百年歷史的民族傳統品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如何確定權屬邊界和規範使用的問題」。

杜康在今天的中國依然知名,只不過大眾熟悉的還是作為酒神文化的杜康,而它作為酒類品牌的知名度還有待開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均輸液8瓶,六成不良反應在輸液過程,有三甲叫停門診輸液
物聯網平台G7與日本丸紅成立合資公司,主打冷鏈車隊資產服務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