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21歲,從名校畢業

就前程無憂了嗎?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個21歲的小鮮肉能有什麼煩惱?如果你不止年輕,還聰明、上進、家世不錯,名校畢業,並不代表你不會迷失。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畢業生》里的本傑明便是如此,他以優等生的面目出場,走出社會後,卻依然無法掩飾臉上的慌亂,這種慌亂使在他面對一位中年人妻的色誘時,徹底失了方寸。他的慌亂,固然是那個動蕩年代所賦予的國民心態,但更多的是這個年紀所共有的少不更事。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21歲對本傑明來說是從迷茫逐步走向堅定的一年。但是,哪怕從亂倫的墮落中走出,從一個膽怯的優等生變成了一個敢於搶婚的半熟男人,在影片的結尾,他的臉上依然寫滿了迷茫,談成熟,還為時過早。

22歲,進入一個

充滿diss的行業,該怎麼辦?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22歲,對 Eminem 來說,是作為一個嘻哈歌手的開始,也是作為成年人的一次蛻變。這個以白人面孔在美國嘻哈圈打下一片天的男人成名之後,將自己年少時的經歷拍成了傳記電影《八英里》。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電影中的 Eminem 與母親和妹妹住在底特律,一家三口擠在狹小局促的拖車裡。嘻哈圈素來是黑人的地盤,年輕的 Eminem 在其中舉步維艱,每次表演都會引發同儕的噓聲。而這些壓力和偏見,全部都成了他創作的養料。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因為一檔綜藝節目,嘻哈文化最近開始走入了大眾的視線,而這種音樂形式內核的憤怒和反叛從樂手個人來說,是一種因年輕而來的氣盛。而 Eminem 的反叛和最終的成長方式和很多年輕人一樣——離開那個未曾善待他的家鄉。

24歲,只有融入社會

這一條路可走嗎?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克里斯托弗的故事應該從22歲講起。當時的他剛從名校畢業,家境優越,前程似錦,卻在這一年腦子被驢踢了般的放棄這一切,自我流浪,前往苦寒的阿拉斯加。兩年後,他在流浪的途中虛弱而孤獨的死去。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我們討論《荒野生存》這部「喪」到極點的電影並不是針對什麼年輕人的喪文化,而是因為,克里斯托弗對人生方向的選擇儘管看似極端,卻代表了一種出世,而非入世的可能性。思考自己的所在,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邊界,是一個清醒的年輕人無法避免的人生焦慮。克里斯托弗認為答案在別處,而無論你的答案在那裡,保持一個內省的態度終歸是有積極意義的。

25歲,她不愛我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25歲,愛情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話題。而追求一個想像中的真愛,也是這個年紀亘古不變的言情主線。《獨自等待》是數年之前一部頗受歡迎的國產都市愛情片,夏雨對李冰冰的那場執著的追求幾乎成了這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這樣一個「到頭來才發現真愛就在身邊」的故事儘管老套,卻老套得足以共情。一個男人如果能在25歲搞清楚「真愛」是什麼,倒也不算晚。

27歲,「你也該找個伴了」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如果到了27歲依然沒有搞清楚呢?或者說,如果你的肉體已經長到27歲,對愛情的理解,乃至對自我的認識都與社會主流不一致呢?你要如何面對這個成人的世界?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充氣娃娃之戀》中,拉爾斯的選擇是,買一個充氣娃娃來陪伴他。他與她交談,親吻,戀愛,帶她參加舞會,到教堂禱告,向她求婚,再被她傷害,為她傷心,並學著為她承擔責任。你能說這個過程讓他變成了一個成熟的社會人嗎?你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這取決於,你認為一個男人成熟的標誌究竟是由自己的成長而定,還是以社會的「正常」規範而定。

28歲,辭職的衝動

從來沒有這麼強烈過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28歲,你多半已經變成了一個職場老油條。對一個職場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關卡——如果你不愛你的工作,是放任自己得過且過,抱住手中已有的資本,還是找尋新的出路?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上班一條蟲》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喜劇,片中那位名叫彼德吉朋斯的IT男所面臨的,正是這個普世的困境。他無法再忍受日復一日那些瑣碎、令人麻木的辦公室生活,同時也感受到的裁員的壓力。他隱隱覺得,只要未來三十年不再是這樣的日復一日,被裁員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是,接下來呢?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

29歲,再不創業就晚了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29歲的喬布斯看起來似乎趕在30歲之前就看清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野心,那一年,他推出了蘋果第一台個人電腦 Macintosh,然後大獲失敗。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艾倫·索金編劇的《喬布斯傳》將焦點放在了這位商業天才一生中重要的三場發布會上,第一場發布會就發生在他滑鐵盧式的29歲。這個年紀的喬布斯像所有野心勃勃的年輕人一樣,難以掩飾自己身上「暴君+渣男」的陰暗一面。他壓榨同僚,無視曾經的伴侶,還不肯與女兒相認,與外界關係緊張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這種緊張感,我們在很多處在這個人生階段的男人身上都能看到,這不止與性格有關,同時,也是野心所造成的人格異化。我們常常討論女性面對30歲的危機感,男性也會有嗎?也許電影中喬布斯所展現出來的,就是這種危機感的一個面向。

30歲,承認吧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30歲那年,身為一名電影導演,艾德·伍德的焦慮在於,「奧森?威爾斯拍出《公民凱恩》時才26歲,可我已經30了」。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而如果你了解艾德·伍德為什麼能夠名垂青史,可能會覺得他的這種焦慮簡直荒謬到可笑——他被後世稱為「史上最爛導演」。30歲的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終於拍出了史詩級爛片《外星計劃9號》,劇情扯淡,布景廉價,鏡頭語言完全不知所云;但在他自己看來,這是一部極為偉大的作品,從頭至尾傾注了全部心血。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顯然,艾德·伍德不是一個有天分的人。天分這種東西,大多數人都不具備,而如果一個男人到了30歲都沒有認清這個現實,並依然堅持不懈,我們應該作何評價?是該感動,並為之勵志嗎?畢竟,成為「史上最爛導演」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2歲,人生的第一個七年之癢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當我們把「30歲」看作一個所謂的人生關卡時,所考量的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其實是,在30歲之後,你是否依然有跟隨自己的內心意願,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權力。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很多人把歷時18年的「愛在」系列看作是愛情教科書,但站在男主角傑西的立場上來看,它也是一個男人的成長史。發生在32歲那年的《愛在日落黃昏時》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從天而降的人生轉折。那時的他已經結婚生子,小有成就,儘管心有不甘,但如果就此下去,人生也未嘗不可。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但巴黎的又一次偶遇讓他看到了新的可能性,而選擇這種可能性意味著放棄已有的一切。對大多數活到「成熟年紀」的男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困難的決斷。但幸好,傑西終究是一個浪漫主義的人。

35歲,人生全靠演技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月亮上的男人》主角安迪·考夫曼的人生定格在 35 歲。身為一個喜劇藝人,他從未以真實的人格面對過外界,短暫的一生中,為公眾所知的只有他各式各樣的分身和假象,這也是大多數諧星的天職。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大多外表戲謔的人,內心都極為敏感。而一個以戲謔為天職的中年男人必然有著無數難以向外界訴說的掙扎和自我懷疑。雖然這個年代的人常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但表達真實的自我,依然是很多男人人到中年的內心渴求。

37歲,老同學都中產了,除了我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如果畢業15年後,你和你的大學室友重新聚首,那會是一個怎樣的場面?在上世紀的經典電影《大寒》中,將7位大學室友聚集到一起的,是一位同學的死亡。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畢業後,大家自然各奔前程,在片中7個人中,有的成為企業巨子,有的成為八卦報新聞記者,有人成為電視台星探、有的成為藥商、有的則當了醫生、有的成為律師、也有人成為家庭主婦。一群人面對中年人生的憂疑,和15年前的青春記憶交織在一起,自然感慨無限,

人到中年,再次被舊識勾起年輕時的回憶,這在某些特定因素的推動下,很可能會引發一根男人深刻的自我懷疑,因為那些舊識回憶會提醒你,你年少時想要的,或許不是這些。

40歲,老夥計都

中年危機了,除了我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而比上一種情況更糟糕的是,當你與舊識相聚時,發現只有自己沒變,而其他朋友已經走向了新的人生,比如《世界盡頭》中的蓋瑞。他年過四十,弔兒郎當,某天一時興起,拉上20年前的死黨,想回到家鄉,完成當年未盡的瘋狂賭約;而那些當年一起喝掛整條街的死黨,都已經成長為「正經的中年人」了。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對一個男人來說,「不想長大」這種心態所帶來的表面上的自由會被孤獨感輕易消解。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是另一種層面上的中年危機。

#你的人生正處於哪個階段?

最大的焦慮是什麼?#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撰文:梁珂

男人 40 歲之前的人生,被這 12 部電影說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LLEMEN睿士 的精彩文章:

單性別社會,女孩們在一起會比男孩更和諧嗎?
當代年輕人社交生活避雷指南

TAG:ELLEMEN睿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