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急性胃炎的問診要點及對症用藥

急性胃炎的問診要點及對症用藥

急性胃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臨床上發病急,常表現為上腹部癥狀。內鏡檢查可見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出血等改變,甚至有一過性淺表潰瘍形成。若主要病損是糜爛和出血,則稱之為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因這類炎症多由藥物、急性應激造成,故亦稱急性胃黏膜損害。

一、常見病因

1. 藥物:如鐵劑、氯化鉀、乙醇等對胃黏膜刺激性強;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藥物抑制前列腺素分泌,可造成胃黏膜損傷;

2. 全身性急性應激反應疾病:如重度燒傷、嚴重臟器損傷、手術等;

3. 幽門螺桿菌感染;

4. 反流性膽汁性胃炎;

5. 急性食物中毒(細菌性、化學性)。

二、問診要點

1. 本病發病多急驟,注意詢問有無上腹痛、脹滿不適、食欲不振等表現;

2. 有無嘔血,本病所致者為暗紅色嘔血,含有胃內容物,並可有黑便(柏油樣);是否伴有頭昏、心慌、出冷汗等癥狀;

3. 發病前有無不潔飲食、服用藥物、酗酒等。

三、體格檢查與輔助檢查

1. 上腹部輕壓痛;

2. 如系急性化膿性胃炎,可出現胃擴張、伴有上腹部明顯壓痛、局部肌緊張等腹膜炎徵象;

3. 急診胃鏡一般在出血後24~48小時內進行,可明確本病診斷;

4. 有嘔血者和(或)便血者,可不同程度的血紅蛋白下降。如有感染,則可有中性粒細胞增高;

5. 如出血,大便常規肉眼可見黑便,或大便隱血試驗陽性;如系感染,大便中可見膿細胞和紅細胞。

四、診斷要點

依據病史和臨床表現,診斷一般不難。確診有賴急診內鏡檢查,一般應發病後24~48小時內進行;

1. 有不潔飲食、服用藥物、酗酒、應激等發病的誘因;

2. 出現上腹疼痛、脹滿不適、食欲不振等表現;

3. 出現嘔血和(或)黑便(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

4. 有發熱合併腹瀉(急性胃腸炎);

5. 急診胃鏡證實有急性胃炎。

五、排除以下疾病

急性胃腸炎:夏秋季的常見病、多發病。特點是有明顯的飲食不當史,發病突然、恢復較快。主要特別表現為上消化道癥狀及程度不等的腹瀉和腹部不適,隨後出現電解質和體液丟失。

六、治療原則

祛除致病因素,卧床休息,酌情禁食,對症處理。

注意:胃脘劇烈疼痛、嘔血、黑便,及重症者建議立即去醫院治療。

七、專業提示

1. 生活有節,起居有常,調暢情志;

2. 避免暴飲暴食,戒煙、酒,減少茶、油膩、粗糙及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3. 患病後及時診治、合理用藥,調治結合、頤養康復;

4. 服用鋁碳酸鎂後1~2小時內應避免服用其他藥物,因氫氧化鋁可與其他藥物結合而降低吸收,影響療效。

來源:藥店人

消化界長期徵稿:原創稿件及特約作者招募!

投稿郵箱:DDP@high-med.com

關注消化,攜手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發現膽囊結石怎麼辦?沒有不舒服要開刀嗎?怎麼治才對?
診療中走過彎路的消化科醫生,這些問題清楚嗎?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