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人生,要「提得起,放得下,看得開」

人生,要「提得起,放得下,看得開」

作者 :唐東輝

7月14日,我國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余敦康先生因病辭世。余先生曾在一次酒席上用「提得起,放得下,看得開」一語概括儒道釋三家的精義,認為「儒家是提得起,道家是放得下,佛家是看得開」。余先生特彆強調,「搞中國學術的人,應該有這三種精神」。其實,不僅是「搞中國學術的人,應該有這三種精神」,生活中,不論從事何種職業的人,如果他想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就都「應該有這三種精神」。

一、「提得起」——有所作為

「提得起」,就是要有所作為、有所擔當。在儒道釋三家中,儒家是世教,最具入世的精神,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孟子「捨我其誰」,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最能體現儒家這種「提得起」的精神。因此,余先生才說「儒家是提得起」。

「身是心擔,家是主人翁擔,郡邑是守令當,九邊是將帥擔,千官是冢宰擔,天下是天子擔,道是聖人擔。故宇宙內幾樁大事,學者要挺身獨任,讓不得人,亦與人計行止不得。」(《呻吟語》)雖然我們不是守令、將帥、冢宰、天子、聖人,不需要去擔當郡邑、九邊、千官、天下、大道,但平凡渺小的我們,也需要這種「提得起」的精神,去承擔生活的責任,去拼搏自己的事業。生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角色,需要承擔相應的角色倫理,這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只有立得定自己的角色,才能「提得起」自己的責任。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業,只有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會當水擊三千里」,才能「提得起」自己的事業,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放得下」——有所捨棄

「放得下」,就是要有所不為,有所捨棄。在儒道釋三家中,道家既可入世,也可出世,兼具入世與出世的精神,《道德經》說,「功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又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七十七章),都強調要戒驕戒滿,最能體現道家的這種「放得下」的精神。因此,余先生才說「道家是放得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追名逐利,本是人之常情,關鍵在於知進知退。常人往往知進而不知退,只知道無休無止地追名逐利,卻不懂得知足而止,知幾而退,所以才屢屢出現「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悲劇,尤其是欺世之名,不義之財,終究難逃火眼金眼,恢恢法網。只有得道真人才能「放得下」,才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第四十四章)老子逃真人之名而藏身於「典藏史」,「身與貨孰貴?」(第四十四章)范蠡逃高官之祿而退身於江湖,都能夠「放得下」而明哲保身。

三、「看得開」——超脫隨緣

「看得開」,就是要超脫法我,隨緣自在。在儒道釋三家中,佛家是出世教,講求出離世間,《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心經》說,「五蘊皆空」,又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意在強調要超越法執、我執,一切隨緣,才能獲身心大自在。因此,余先生才說「佛家是看得開」。

唐代高僧青原禪師提出著名的參禪三境界。第一層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之始,還沒有破除世俗的見解,仍被事物的色相所迷惑,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層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參禪之中,逐漸體悟到世事無常,萬法皆空,所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層境界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參禪之終,超越我執、法執,不再計較執著,一切看開看淡,只是隨緣自在,所以「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人生要「提得起」,有所作為才能有所成就;

人生要「放得下」,有所捨棄才能有所保全;

人生要「看得開」,有所超越才能有所自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明德書院2019秋季青年班招生簡章
王陽明:你若溫和堅定 餘生皆是歡喜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