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三伏天里納涼去,怎能少了這抹綠

三伏天里納涼去,怎能少了這抹綠

七月將盡,一年之中最是暑熱難耐的三伏天也如期而至。

值此酷暑時季,一碗清涼冰飲,或是一份清爽甜點,總是能在這漫長苦夏之中為人帶來一抹清甜。

若是提及夏日裡的甜品與冰飲,有一常駐的「明星選手」不得不提,那便是:抹茶

無論是新鮮點出的即飲抹茶,還是各種抹茶口味的食品與飲品,抹茶甘甜濃郁而略帶清苦的獨特味道總是能讓人一品難忘。

抹茶是什麼

抹茶,是一種由「碾茶」精加工而來的茶葉製品。

碾茶即蒸青綠茶。碾茶的原茶和玉露一樣,都是利用被覆栽培法覆蓋茶園培育而成。在手工採摘、蒸制後,不經過揉搓便直接乾燥,再去掉細小的莖和葉脈。之後,使用茶臼將碾茶研磨成粉末,那茶粉便是現今將綠色旋風席捲全球的抹茶了。

抹茶的起源

雖說而今提起抹茶,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赫赫有名的日本抹茶,可抹茶起源於中國隋唐。古時將抹茶稱作「末茶」,而抹茶的雛形最早甚至可追溯到《神農本草經》里的嚼茶解毒的神農氏。

唐·佚名 宋人摹本《宮樂圖》

唐人會將春茶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後,再做成餅茶或團茶保存。食用前,將茶餅放在火上再次烘焙乾燥,再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便是抹茶了。這一古老技法和而今日本抹茶的製作方法相差無幾。

唐代詩人盧仝就曾有《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詩,其中「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句形容的便是新點的碧綠抹茶茶湯上漂浮著白色泡沫的景象。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發展至宋朝,抹茶技藝已達到巔峰。當時社會盛行「鬥茶」之風,文人雅士閑來小聚,點一盞色香味俱佳的茶飲也是一大樂趣。茶百戲、點茶法等茶道技巧應運而生,茶筅也是那時被設計發明出來的。

點抹茶時需要用到的專用茶道工具:茶筅

日本的抹茶

古代的日本並沒有茶樹生長,更遑論而今工序龐雜儀式感十足的「茶道」。

公元九世紀末,也即日本平安時代,遣唐使空海和尚與最澄和尚兩位法師將唐代茶道帶回了日本。當時在大唐國土上風靡一時的抹茶,也從此漂洋過海來到了扶桑之地。

可惜,平安時代並不平安。當時的日本本土戰亂綿延不甚安定。動亂之中,茶道也就沒有真正能夠紮下根來發展下去,只是作為一種來自大唐的「上等進口貨」,讓當時日本的貴族們嘗了個新鮮罷了。

直到鎌倉時代的明庵榮西於公元1168年又一次來到中國,從宋朝帶了茶樹種子回國加以栽培,日本才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茶樹。

明庵榮西在帶回茶樹的同時,將宋朝風靡一時的茶道技藝也一同帶了回去,並寫下了經典著作《喫茶養生記》,總結歸納了茶的種類與沖泡方法。到此時,茶道才真正在日本社會重新風行起來,及至形成而今的這一整套完整的茶道體系。

走,吃抹茶去

抹茶有多種食用方式。除了用茶筅點茶後即時引用,現在的抹茶更被廣泛應用在各類甜點和食品之中。

春天般鮮嫩艷麗的綠色茶粉,明亮鮮艷的黃綠色茶湯,新鮮茶葉的鮮嫩馥郁香氣,濃郁苦澀中包含著甘甜絲滑的口感——無論是製作成飲品或是食物,抹茶那極具辨識度的特殊滋味,都能讓人一品難忘。也正因如此,原來越多的當代人成為了這一抹鮮綠的忠實擁躉。

抹茶拿鐵

在色美、味佳、香氣濃以外,抹茶還含有豐富的人體所必須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

其中包括茶多酚、咖啡鹼、遊離氨基酸、葉綠素、蛋白質、芳香物質、纖維素、維生素C、A、B1、B2、B3、B5、B6、E、K、H等,微量元素鉀、鈣、鎂、鐵、鈉、鋅、硒、氟等三十餘種。

抹茶千層蛋糕

三伏天已至,何不來一份香氣沁人、色澤怡人、口味喜人的抹茶,為你的夏日增加一抹清爽的涼意與寧靜呢?

來茶香記直播間,和茶藝師一起聊聊茶。

精品推薦、限時秒殺活動精彩連連。

關注茶香記直播間,更有意外驚喜。

點亮下方「在看」

和更多茶友一起聊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荒野白茶的滋味都體現在這一杯花香蜜韻里了
乾淨又甜醇的老茶頭,我們終於為你找到了!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