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三伏天如何消暑?5種食物不要錯過,注意3個飲食原則,保護健康

三伏天如何消暑?5種食物不要錯過,注意3個飲食原則,保護健康

三伏天非常熱,如今已經進入中伏,更是熱中加熱,很多人都熱得受不了,連門都不願意出,只想呆在空調房裡。但是空調房裡呆久了,容易導致空調病的發生,對身體健康還是存在威脅的。

那麼除了吹空調之外,我們還能如何消暑呢?能夠讓自己少生病,更健康。在這裡就推薦大家從飲食入手,如果飲食方面吃對了,那麼不僅能夠消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三伏天如何消暑?5種食物不要錯過

1、綠豆湯

綠豆湯是非常常見的消暑飲品,在市面上也有賣,不過建議是自己煮來吃,這樣能夠減少添加劑,更綠色健康自然。

綠豆性涼,而且具有解毒的功效,因此在夏季喝綠豆粥能夠幫助解暑,讓你能夠靜下心來,不那麼心躁,驅趕體內的熱毒。

煮綠豆湯很簡單,就是將綠豆加入適當的水然後將綠豆煮爛,然後待到溫度降到室溫即可食用,也可以放在冰箱里冷藏下再食用,口感更佳。

不過值得注意是,綠豆湯不太適合體質虛弱、脾胃虛寒的人食用,正在喝中藥的人也不適合吃。

2、苦瓜

苦瓜是夏天值得推薦的食物,苦瓜能夠清熱去火、除邪熱、潤脾補腎等等,並且苦瓜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鉀、鈉、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能夠幫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不僅如此,苦瓜中含有的苦瓜甙和苦味素能夠增進食慾、健脾開胃,吃完苦瓜之後口氣清新,不容易口乾口苦等。

在炎熱的夏天,可以搞一個涼拌苦瓜,先將苦瓜煮熟然後涼拌即可,不僅不會那麼苦,而且保留了它的功效。

3、蓮藕

夏天是吃蓮藕的好時節,蓮藕能夠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這時候吃蓮藕能夠清熱潤燥,能夠緩解體熱引起的口渴、咳嗽、長痘等癥狀。

不僅如此,蓮藕富含B群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6),能夠幫助減少煩躁情緒,緩解頭痛和減輕心理壓力,從而能夠改善心情,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還有就是蓮藕膳食纖維含量高,熱量低,對於控制血糖和膽固醇均有幫助,還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促進消化,在夏季想瘦身的朋友可以多吃點蓮藕。

4、紅豆薏仁湯

夏季不僅天氣熱,而且空氣濕度也很大,因此這時候濕氣容易侵體,再加上濕阻中焦,則會導致中焦脾胃運化無力,人們會覺得腹部脹滿,食慾比較差。當脾胃出現問題,其中脾主四肢肌肉,當脾不好的時候,那麼肢體也會感覺到沉重無力。這也是為什麼夏天的時候人感覺身體重的原因。

這時候就得需要祛濕了,而其中紅豆和薏仁則是不錯的選擇。這裡的薏仁能夠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經常吃能夠讓身體變得輕鬆,中氣十足。而這裡的紅豆則是赤小豆,也有利水、消腫、健脾胃的功效。

將這薏仁和紅豆一起煮成湯,那麼祛濕、健脾胃的效果就會很不錯。這十分適合在夏季吃哦。

5、百合蓮子心湯

人在夏季的時候,心容易上火,人的情緒也容易暴躁,並且還容易出現口舌生瘡,口腔糜爛、心煩失眠的現象,這些都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那麼這時候不妨煮一碗百合蓮子心湯來喝。

蓮子心性寒,味道苦,但是具有清熱、去心火的作用,而百合能夠入心、肺經,具有寧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將蓮子心和百合一起搭配,那麼既能夠清心火又能夠幫助消除暑熱心煩、失眠多夢的現象,從而提高人的睡眠質量。

三伏天注意3個飲食原則,消暑又健康

1、不貪吃冰涼的食物

夏天天氣熱,很多人喜歡吃冰涼的食物,覺得這樣吃起來更加的解暑。冰涼的食物的確口感更佳,解暑效果更好,但是不宜貪吃,吃太多冰涼的食物容易傷害我們的脾胃,容易使寒氣侵體讓人生病。

建議平時注意控制吃冰涼食物的量,當感覺吃得體溫降下來了就不要再吃了。然後就是要注意食物不要過於的冰涼,不要給自己的口腔和腸胃造成刺激。

2、不吃放置過久的食物

因為這段時間天氣很是炎熱,食物放置一段時間就會變質,滋生大量的細菌,這時候人吃了很容易鬧肚子,甚至導致腸胃炎的發生。

因此,在夏天不要吃放置過久的食物,食用要趁著新鮮及時吃完。吃不完的要套上保鮮膜放入冰箱,但放入冰箱也不宜放置過久,不宜超過12小時。

3、吃點溫養的食物

夏天雖然熱,但是很多人喜愛吃冰涼的食物,愛吃冷飲、冰棍等等,如果不吃點溫養的食物,久而久之會使得脾胃虛弱。而如果能吃點溫養腸胃的食物,那麼就能夠保護身體健康,減少生病的幾率。

吃溫養腸胃的食物推薦喝薑湯,俗話說得好:「冬吃蘿蔔夏吃薑」,在夏天吃點姜是一種不錯的養生方式。夏天吃點姜,喝薑湯,能夠幫助預防空調病,能夠去除寒氣,能夠溫養腸胃等等,有益無害,大家不妨試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營養時間 的精彩文章:

熬夜成為常態,當心免疫紊亂,出現5個現象要停止,教你3招恢復
夏季如何穩定血壓?建議:補充5類營養物質,或許能幫到你

TAG:養生營養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