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美食家大雄:一個自媒體人的心路歷程

美食家大雄:一個自媒體人的心路歷程

每周一位嘉賓

口述一段關於物件的故事

讀者原創版

等待你的聆聽

合作公號| 惟物論

本期嘉賓 / 大雄

美食家大雄,知名美食博主,美食專欄作家,2018-2019年度央視CCTV《廚王爭霸》大賽評委,國內多家衛視美食節目嘉賓主持,曾連續四年榮獲新浪微博「十大影響力美食大V獎」,全社交平台擁有2000多萬粉絲。

01

就我個人的觀點和知識儲備來講,一個人走入一個職業領域也好,或者是進入一個行業也好,總需要一些相關的背景。但是,怎麼看我自己,都不可能走到美食自媒體這麼一個行業和職業上來。

我是北京人,但是我們家是在通州,那是北京的郊區,而且是在通州很邊遠的地方,也就是在通州和河北省交界處。從我們家往南步行,走十分鐘你就可以看見一個牌子寫著:廊坊歡迎您。

在我小時候,通州的農村家庭收入也挺少的,我記得小時候有一年買校服好像需要60塊錢,現在想想還挺貴的。我們家就交不起這個校服錢,我就很傷心,最後好像還是借錢交的。從小我就是在一個比較艱苦的環境里長大,但是我們看美食這個領域,其實它真的是要求你吃過見過的才行。其實一般需要你的家庭比較富足才能做這行。你看我們之前耳熟能詳的一些大美食家,比如汪曾祺先生,都是大地主家庭出身,條件比較優越,他才能去做這個行業。但是你看我們家就是普通的農村家庭。雖然是北京的農村,但是我覺得還是比較窮的。

著名散文家、劇作家汪曾祺先生

我就這樣一直上學,大學也是在北京上的,讀的是北京工業大學。當時也不懂怎麼選專業,就覺得有一個專業叫廣告學,聽起來挺新鮮的,就報了這個專業。其實當時挺傻的,現在來看,我是報了一個工科學校的文科專業。

每年的高考我都要跟我的粉絲們講,一定不要報的三個專業就是廣告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其實還有企業管理。這幾個專業都是工作以後的門檻很低,而且都是比較重業務資歷的。也就是說你的學校再好,但人家經驗很足,手裡邊攥著很多客戶,作為一個公司來講肯定是樂意用資歷深的。並不會因為你上學的時候多努力,而給你以後工作增加什麼籌碼。這是我的理解,當然可能有一些狹隘,每年都會有很多的學生來攻擊我,說我說的不對。

我大四畢業之後,因為我上大學的時候雖然學習不太好,但是比較能折騰,社會實踐很多,所以就簽了國美電器集團的「蓄水池工程」,其實就是管理培訓生。當時我覺得還不錯,2008年就去賣電器了。

畢業後,大雄進入了國內電器零售巨頭國美電器

在一起進國美的人裡面,我的工作表現還是挺突出的。當時進去的人都要去實習,就是把你扔到門店裡邊去賣各種東西,當時他們把我扔到通州門店賣空調,所以我現在對空調特別懂,誰要買空調可以諮詢我。幹了兩個月之後我就升職了,被調到國美北京分公司負責採購。採購部門其實還是挺好的,是一個權力很大的部門,而且不光管採購,還管銷售。那時候,整個北京國美電器門店中的音響碟機科都歸我和我師傅倆人管。第一我們負責採購這些東西,第二是負責管理門店的那些主任。

因為我大學剛畢業,還是處於一個很青澀的狀態。當時國美在業內很牛,它採購訂單很大,一筆訂單四五百萬很常見。所以,天天都會有各品牌的業務來找你「套磁」,公司內部的氛圍也非常殘酷。當時我就很受不了,想辭職。別人覺得很驚訝,這樣一個很好的崗位,如果想賺錢還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我還是辭了。

影碟機曾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娛樂工具

事實證明辭職很不正確,因為當時正好就趕上世界金融危機的餘波,工作很難找。於是,我就賦閑了一段時間在家呆著。後來我一個同學,他們公司招聘,我就去了那個單位。那是央視的一個單位,是管理全國大部分的數字電視的。我們可以看到比如CCTV風雲足球、CCTV老故事和風雲音樂等等電視頻道。一個電視頻道想「上星」必須走我們這裡,每年要交錢,不交錢就不給你「上星」,所以工作還挺輕鬆的。

02

因為我們廣告學是個新專業,一共就兩個班,男生也特別少,所以我們同學之間的關係都不錯。我有一個同學叫邢川,他畢業之後就去了一個比較知名的廣告公司,好像是金橋,在那裡做銷售。當時他的工作壓力很大,甚至有時會哭。我另一個關係比較好的同學是房山人,當時在新浪工作。他在新浪的工作是審核工作,就是負責刪除新浪貼吧的一些不合規定的內容,比如色情內容。他的工作挺辛苦的。

有一次,在新浪工作的這位朋友就找我,他說他們那兒有個工作機會,問我去不去。我說我已經來了現在這個公司了,覺得還不錯,就不去了。我就推薦了邢川去,然後邢川就去面試了,還很順利,他就去新浪工作了。而我繼續在央視的公司工作。

我們部門很清閑,因為確實是業務比較少,有大把的空閑時間。突然有一天,邢川就找到我了,說:「我們出了一個新產品叫微博,你看你那麼空閑,就幫我們做做內測吧,你給我們寫內容。」我答應了,因為我還是一直比較愛寫東西的,但是寫什麼呢?

2009年,新浪推出社交平台產品,微博就此誕生

當時因為我很清閑,所以每天就做一件事,什麼事呢?每天中午大概11點多下班, 我就和我一個好朋友,他開著車,我們就滿北京城地轉。聽說這兒好吃就去這兒,聽說那兒好吃就去那兒。我們最遠從當時上班的軍博跑到宛平城去吃碗牛肉麵,那天還是大霧霾,還下著大雪,吃完牛肉麵之後我們就去盧溝橋遛彎。雖然有霧霾,但還是很美。於是我決定就寫吃這個話題。

寫了一段時間,我就發現誰刷粉絲刷到我這個賬號上了,他肯定是刷錯了。因為我發現我那個賬號每天狂漲四五千的粉絲,這些粉絲沒有頭像,特別像殭屍粉。後來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個還真不是有人刷錯,就是真實地漲了一些粉絲,因為評論區逐漸有一些活躍度了,我就繼續寫。當時,我並沒有把這個事情當成一個事業來做,因為覺得工作還不錯,家裡邊也挺滿意。後來我還是從那兒走了,畢竟那時年輕,待不住。我就換了一家公司,去了360公司。

因為愛好美食,大雄選擇了這個方向來創作

在360,我是去做公關,大家都知道360的公關實際上真的是不好做。我去的時候,3Q大戰還沒完,百度、金山都打得很厲害的,所以每天工作時間比較長。我感覺那段日子挺長本事的。當時微博已經很不錯了,大家都比較重視,但是我的微博是個美食微博,和科技也不搭界,但是也覺得這個東西還是會有價值的,而且自己也比較感興趣,就一直在做著。

後來,我在360工作一年又辭職了。我經常辭職,辭職之後就是和朋友們一起去創業了。當時我們創業是做電商,這個項目也做了好幾年。當時也融資了,花了很多錢,但是沒有成功。在創業的第二年第三年的時候,我對我的自媒體逐漸越來越重視,到我創業項目差不多不行了的時候,就開始全職做自媒體了。

我做自媒體前期的時候,一直也沒有什麼太可觀的收入。現在很多的朋友都想做自媒體,我覺得第一個你要擁有的素質就是你要能耐得住寂寞,你要能扛得住。因為做自媒體這東西,初期還是很寂寞的。你很用心地做了一些內容,然後你發現根本就沒有什麼人看。很可能你這個內容還會被別人拿去抄,抄完之後放出來,卻有好多人看,你就會很難受。

從事自媒體工作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這個階段肯定要持續一段時間。我很多的大自媒體朋友都有過這種經歷的。直到有一天有一個流量的爆發點出來,爆發之後,之前那些內容就全火了,你就一下盤活了。我可能是因為之前有很多空閑時間,自己又比較喜歡,所以堅持了很長時間。這是比較幸運的地方。因為我覺得我這個人比較懶散,沒有什麼自制力,減肥減了好多次也成功不了。但是寫微博這件事還是一直堅持下來了,其實我也挺意外的。

03

當時,自媒體其實還是處於一個半死不活的狀態。無論是從它整個的活躍度,還是在業界的聲望,都沒有特別好。包括收入,養家是沒戲的,收入很少。後來,我那個朋友邢川又來找我。這個時候他已從新浪辭職,去了一家MCN公司。大家現在都知道,MCN就是去簽約一些博主,運作一些博主。他們當時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賬號,問我能不能簽給他。我本來是不想簽的,因為如果簽了的話,其實會有很多的束縛。但是他來找我,我肯定幫他。我說那就簽吧。

簽了之後,他們開始配人,我們就開始拍美食視頻。之前我一直沒做美食視頻,因為不太擅長做這個東西,自己也沒有廚師的經歷。但是我覺得干聊也沒什麼意思,後來就決定去做,其實等於我是被推著去做美食視頻的。最開始我們也挺難的,因為當時美食視頻已經很多了,比如日食記已經很火了。然後我們就在想,我們做什麼呢?後來我們覺得要不然就踏踏實實做食譜吧。因為市場上有那麼多的內容,但是大家想找一個靠譜的,一學就能成功的食譜還是很難的。所以我們就做了一個定位,就踏踏實實做菜,把成功率最高的食譜給大家做出來。

最後我們決定踏踏實實做成功率最高的食譜

剛開始做的時候好多人罵,做一個麻婆豆腐都被罵死了,無數人去罵你。其實我們的麻婆豆腐食譜,是我們下了很大功夫做的,還翻閱了很多以前的先生們寫的一些東西,它真的是很古樸的一個做法,但是仍然被罵慘了。還好,很多朋友幫我們去推。到現在其實已經很好的口碑了,基本上好多的粉絲都會堅持跟著我們的食譜去做,成功率特別高。我們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流程和方法論,也有自己的風格,也算在這個行業裡面站住腳了。

但是其實當我的自媒體有點火的時候,我依然沒什麼收入,你們能理解嗎?你看博主他可能很火,但他真的沒有什麼收入,可能每個月廣告費有幾千塊。這收入其實很多時候連成本都不夠的。我不太會搞商務的體系,可能源於我這個人很明顯的缺點,就是比較懶散和隨意,還有對數字非常不敏感。但是弄得整個的體系都很亂,我依然沒什麼收入,想靠那個養家是沒戲的。

對數字不敏感和缺乏原則,會導致商務體系的混亂

我在360的時候有一個關係很好的同事叫小熊,大家都離職了,小熊去了一個上海公司做高管。當時他請我幫忙去推他們的產品,過程中認識了我的合伙人。當天我們就聊了一聊,發現他是很厲害的一個人。他是從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回來,在那兒讀的數學金融,但是讀到大二他就休學了。因為他很熱愛美食,就回到我們國家,後來又找了廚師去學。學成後他在凱賓斯基和四季酒店做過廚師,所有能考的美食相關的知識全學了。再後來,他還去了天貓創始人之一的黃若老師辦的生鮮電商做市場。整個美食行業他都經歷了,這是個人才啊。我說:「你別在那兒上班了,我們做合伙人,一塊做吧。」後來,我們就成了合伙人。

本來我們是一起做內容的,後來發現他對數字這個方面確實是很有天賦,他就去負責我們自媒體的商務了。我談自媒體的話題,從來不忌諱說賺錢這件事,因為我覺得現在這個情況下,你想持續產出一些比較好的內容,必須要有收入。你說你連活都活不好,就很難堅持下來。就這樣,我們的商務體系就建立起來了,達到了一個很多人都比較羨慕的狀態。

努力是成功的前提,而自己的選擇與運氣也很重要

實際上說了這麼多,我們回頭來看,我工作也有了十幾年,也有了十幾年人生的「顛沛流離」。在我來看,實際上一個事業的成功與否,有時候和你努力的程度是不成正相關的。當然努力是應該的,努力確實是成功的一個前提,但是真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我覺得運氣和選擇,對於成功的佔比都要大於努力。

有時候你很努力,但是你站在了一個錯誤的方向上,比如說很明顯有一些產業是夕陽產業,像高污染的一些工業。你非去鑽研這些東西,一定很困難。可能你能做出來,但是概率很低。但假設你選了一個很好的行業,比如說我們二十年前找了一個房地產中介的工作,你看二十年間房地產發展成這樣,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行業,如果你身處其中,你應該可能還不錯。我的這些經歷讓我覺得努力是重要的,但是選擇可能更重要,同時還要有運氣。

本期背景音樂

四つ葉のクローバー-林有三

黃昏之時- 瘋狂粵語

手紙- 西村由紀江

Memento- Robert Michaels

時代を超える想い- 奏有

下期嘉賓 / 曹天元

曹天元,科普作家,畢業於復旦大學和香港大學,從事通信工程前沿領域,涉及量子物理科學,對該領域有所鑽研。代表作《上帝會擲骰子嗎?》被稱為中國的《時間簡史》,曾獲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等多個獎項。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欄目合作公眾號:惟物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原創版 的精彩文章:

「我,95後,真的不適合工作」
生而為人,我沒有讓別人「亮眼」的義務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