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怎樣寫學習體會?

怎樣寫學習體會?

怎樣寫學習體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學習體會是為了表達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感受、啟發而寫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見仁見智,學習體會最大的特點在於具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學習體會寫作類型

1.關於文件和領導講話的學習體會

這種學習體會比較常用。目的在於通過認真學習文件出台和領導講話的背景、意義,深刻理解文件和領導講話中的新要求、新精神,結合實際提出貫徹落實措施,表達對做好有關工作的獨到理解。

2.關於工作實踐的學習體會

這種學習體會注重對工作的思考總結,以發現工作規律,提高工作水平。工作實踐的學習體會一般分為對自身工作的思考和對他人經驗的借鑒。

3.關於文章書籍的學習體會

撰寫文章書籍的學習體會,重在找出文章書籍中對自己觸動最深的思想、理論和觀點,加以消化吸收,以便對工作、生活有所指導幫助。

學習體會寫作原則

1.行文方式要「形散神不散」

寫作體裁上,可以是夾敘夾議的議論文,也可以是抒情寫意的散文,還可以是言簡意賅的詩歌;

寫作手法上,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方式,乃至比興、聯想等表現手法都可以根據思想表達的需要自由選用;

內容上,只要是作者本人的真實觀點、感受和思想的表達,從時代的發展到自己的一段歷史、一點悲歡,無不可寫;

主題選用上,既可以一個觀點為統領,按幾個不同的側面分別組織材料,也可以作者自己思想認識和感情的變化為序,把材料串聯在一起,以確保主題鮮明。

2.寫作目的要「務實不務虛」

學習體會的生命力在於針對實際,有感而發,只有貼近現實生活,學習體會才能具有針對性和時代感,才能鮮活有分量,才能由表及裡、言之有物,引起人們思想上的共鳴。

要善於聯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實際,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和體會。一般以自己的語言為主,適當地引用原文作例證,表達自己的觀點,寫出真情實感。

3.主題切入要「在精不在多」

「縱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在寫學習體會時,應細讀深思,盯住一點,以此作為切入點進行深入闡述。不要貪多,用一篇學習體會就想把所有的感受寫完。多中心即無中心,面面俱到就面面難到。

4.語言風格要「樸實不虛誇」

套話、空話難以引起共鳴,讓人信服。學習體會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真實感受的反映,實用性強。為了更清晰、準確地將自己的想法、感受表達出來,學習體會應直截了當、簡潔明了,在運用樸實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抒情等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學習體會寫作方法

「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

學習體會重在「體會」,是由特定的「學習」產生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

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準確、有針對性。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體會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做好鋪墊。

「議」——分析材料,提煉感點

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亮明基本觀點。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而對寓意深的材料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

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學習體會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非常靈活,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聯」——聯繫實際,縱橫拓展

寫學習體會不能就事論事、泛泛而談,而要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就事論事,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文章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

「聯」就是要緊密聯繫實際,既可以聯繫現實生活中類似的現象,也可以聯繫現實生活中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繫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的部分,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

這部分是對基本觀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

「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

「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學習體會始終要受「學習」的約束, 開頭要引「 學習」,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學習」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呼應「學習」的內容進行升華。

你會寫學習體會嗎?

趕緊收藏吧!

關注起帆文字工作室,解決你的一切公文寫作難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