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宰相詩人的一首七律,動蕩開闔,情調蒼涼,尾聯更是大氣磅礴

宰相詩人的一首七律,動蕩開闔,情調蒼涼,尾聯更是大氣磅礴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唐詩宋詞光芒萬丈,人們崇拜盛唐詩人的風采,也喜愛宋代詞人的豪邁。但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世界因為具有多樣性才顯得更加值得珍愛。元代也有很多優秀的詩篇,在元詩中往往流溢著一種苦悶、抑鬱的情緒,詩人們經常感慨社會動蕩與不平,抒發仕途失意的牢騷,嚮往隱逸的山林生活,感情激越,令人回味。元代宰相詩人的一首七律,動蕩開闔,情調蒼涼,尾聯更是大氣磅礴。

過陰山和人韻(其三)

元代:耶律楚材

八月陰山雪滿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絕壁噴晴月,擎海層巒吸翠霞。

松檜叢中疏畎畝,藤蘿深處有人家。

橫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誇。

耶律楚材,契丹族,蒙古帝國時期傑出的宰相,金國尚書右丞耶律履之子。成吉思汗攻佔燕京時,聽說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遂向他詢問治國大計。當時25歲的詩人也因對金朝失去信心,決心轉投成吉思汗帳下,他的到來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此詩為作者扈從成吉思汗西征過陰山時,依韻和全真教祖丘處機的詩而作。

耶律楚材出生時,父親已經60歲,老來得子高興異常,於是就按照左傳里「楚雖有材,晉實用之」之典故,將孩子取名「楚材」。有一年丘處機受成吉思汗之召,攜18位弟子從膠東半島出發,西行到達大雪山與其會面。耶律楚材也和他成為忘年之交,但後來因為個人己見不同,逐漸交惡,他就把與丘處機相唱和的詩歌題目都隱去對方姓名,改作和人韻。

首聯「八月陰山雪滿沙,清光凝目眩生花」,描繪了陰山的獨特風光。八月的陰山大雪紛飛,狂風吹過立即凝結如沙,在月光的照射下銀光閃耀,令人目眩神暈。提起陰山,大家就會想起王昌齡「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陰山是北方地理分界線,黃河在陰山南側腳下,滋養了河套平原這片沃土。農耕文明、河套文明和游牧文明在這相互交融,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

頷聯承接上面,繼續描寫陰山的風貌,「插天絕壁噴晴月,擎海層巒吸翠霞。」插天絕壁和擎海層巒,形象地展現出陰山的地勢高聳險峻、群巒起伏,「噴」和 「吸」兩個字,更是化靜為動,著力刻畫出「絕壁」高入雲天的壯觀景象。而「晴月、翠霞」也是陰山上絕妙的自然景觀,明月照臨、雲霞繚繞,令人目不暇接。詩人是文弱書生,日夜行軍,早已疲憊不堪,但如此壯美的雪景卻令他如痴如醉,忘記了所有的勞累。

頸聯轉而展現一片生機,「松檜叢中疏畎畝,藤蘿深處有人家」,遠遠望去,松檜叢中不僅有豐收在望的田地,藤蘿深處還有燈火閃爍的人家。檜,是一種柏樹;畎,指田間小溝。陰山大雪不斷,空氣也異常清新,沒有絲毫的霧霾遮擋視線,能見度極好。詩人長途跋涉,忽然看見如此親切的生活場面,也暫時忽略了周圍還有旌旗招展,軍號嘹亮。

尾聯更顯作者健朗開闊的文風,突出了陰山的不平凡,詩人讚美陰山氣勢非凡,如橫空出世,那些江南的群山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中原大地上的富庶和文明,令詩人也想到了如何更好地造福百姓,耶律楚材曾經跟隨成吉思汗出征西夏,在征伐過程中他目睹了很多慘劇發生,經過他的不斷勸阻,部隊終於減少了屠城策略,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讀完全詩,讀者會發現作者在詩中採用了誇張、對比、化靜為動、烘托等藝術手法。插天、擎海、橫空等詞語都有一定的誇張,卻更好地展現了陰山的磅礴氣勢。而尾聯最為大氣磅礴,大有捨我其誰的氣概,也委婉地彰顯出詩人豪邁的胸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劉禹錫夸人有絕招,這首詩用典含蓄,最後一句更是寓意深遠
司空圖詩品之豪放篇,短短的12句話,將豪邁文風展現的淋漓盡致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