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有了媳婦忘了媽」:這可能是這屆丈夫做得最欠贊的事

「有了媳婦忘了媽」:這可能是這屆丈夫做得最欠贊的事

壹心理主筆團 | 凌南絮

01

婆媳關係,當代婚姻照妖鏡

最近看了個電視劇片段,真的是氣死我了。

段大偉和妮妮一起十年了,可他媽媽天天找茬,跟妮妮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有天妮妮回來,發現婆婆又讓孩子看電視,她特別生氣:「不要讓孩子天天看電視」。

婆婆也怒了,跟大偉說:「你怎麼不管管你老婆?」

妮妮直接反問大偉:「你媽媽什麼時候才回去?」

大偉面帶菜色,小聲說了句:「你們吵架最好避開孩子」。

婆婆不依不饒,高聲數落妮妮,還要去搶孩子。爭執中,妮妮失手把婆婆推在沙發上。

剛才還安靜得像鵪鶉的大偉就變了一個人似的,怒吼道:「給我媽道歉!

然後立即扇了她一耳光。

這巴掌,把她打醒了。

妮妮和婆婆不是第一次產生衝突了,但大偉每一次都拿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搪塞妮妮。

妮妮也不是沒有努力過,聽了大偉的話後,她常常順著婆婆的意思,工作受了挫折,業務特別忙碌時,還打起精神帶婆婆去旅遊,買東西,哄得她很開心。

但只是一時的,婆婆只要找到一丁點理由,就馬上又開始抱怨她,指責她。

最讓她絕望的不是婆婆的態度,而是每次出現矛盾,大偉都像個復讀機。

「是我錯了,我在媽面前太軟弱。」

「你跟媽媽認個錯吧。」

「看見家庭和美我就心滿意足了。」

決定離婚那天,她對大偉說,我做夢都想,家裡只有你、我、兒子,三個人。

可你家裡只有你爸你媽,從來沒有我。

很多中國式婚姻,是三個人的婚姻。

夫妻的想法和行動,都要受到婆婆的指指點點。

但比這更可怕的,是丈夫的四大毒邏輯:

畢竟是我媽,你要原諒她。

跟我結婚就要融入這個家。

父母哪有不為孩子想的,你多忍一忍。

我媽辛辛苦苦養大我,我肯定要對她更好。

一味在妻子和媽媽之間和稀泥,只能換來婆媳關係的「表面和諧」。

婆婆覺得,兒子向著她,所以繼續找茬,宣示家庭主權;妻子覺得,丈夫不愛她,慢慢就把結婚時的熱情消耗殆盡。

婆媳關係,當代婚姻照妖鏡,如實照出了婚姻的健康程度。也就是說,在這個丈夫的心中,妻子到底有沒有媽媽重要。

02

不是你不重要,而是「我媽比你更重要」?

婆媳關係,本質上是把兩個陌生人,強行拉到一起過日子。

因為生活方式、人生觀念等出現的分歧,到底要讓婆婆忍,還是讓老婆忍?

這個家庭,到底是婆婆做主,還是我做主?

兩邊都想搞清楚,這個男人到底屬於哪個家庭,到底誰比較重要。

親密關係研究專家約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提到,婆媳關係緊張的核心,是「兩個女人為了得到一個男人的愛而發動的地盤爭奪戰。」

因此,在婆媳關係中,丈夫的態度,有時候是決定性的。

想起一道經典送命題: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

《我最愛的女人們》里,四位男嘉賓都被老婆問了這個問題。

實事求是派的張晉和張倫碩都考慮到了,誰不會游泳就先救誰。

鍾麗緹甚至笑著說,我游泳那麼好,可能是我救你媽也不一定。

求生欲超強的楊爍,開了個浪漫的玩笑,說,先救媽媽,然後跳下去和老婆一起殉情。

媽媽聽到後,無奈地笑著說:「傻兒子。」

以上這三種回答,會得罪老婆,也能讓媽媽不生氣。

而另一邊,袁成傑則毫不猶豫地說:我肯定先救老婆。

老婆甜蜜地笑了,但是聽到這句話的媽媽臉卻黑了。

每個媽媽,都希望兒子先救自己,怎麼回答,都要得罪一邊。

但你有沒有發現,每次這類送命題裡面,公公永遠都是缺席的。

所以,婆媳關係從明面上看,總是兩個女人爭奪關注的二元關係。

但本質上,這是由於傳統中國家庭排序錯位導致的。

由於各種原因,上一代,甚至上上代,一直是一種媽媽帶孩子,爸爸很少過問家事的相處模式,而兒子長大後,則要對媽媽好,彌補她付出的辛勞。

於是,兒子這一代,就習慣了先滿足媽媽的需求,而忽略妻子;妻子也像上一代一樣,把感情都寄托在自己兒子身上,敵視兒子的伴侶。

被這種思維定勢困住後,很少有人能想到第三種答案:我救你,我爸救我媽

武志紅說,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一定是夫妻關係排第一。

但是,哪怕是《我最愛的女人們》那麼開明的婆婆,也還是非常堅定地認為兒子會把自己排第一。

因為兒子不是外人,媳婦卻是「外人」,但兒子渾然不覺,還以為只是妻子不講道理,是媽媽愛提意見。

就是這種「婆媳關係是女人的事情,我什麼都管不了」的態度,讓情感戰爭越演越烈。

03

婚姻中最重要的事情

是學會把自己的伴侶放在第一位

很多人處理婆媳關係的方式,都是不夠妥當的。

他們總覺得,妻子和媽媽,一人佔一半話語權,就是最完美的方式,結果一到重要關頭,誰都不敢得罪,完完全全就是在和稀泥。

《調解面對面》里,有一位妻子經常和婆婆鬧矛盾。有次,她連招呼都不打,就把婆婆菜園裡的菜拔走了。

丈夫也很無奈,這個事情的確是妻子做錯在先,可妻子從來不聽他勸。

妻子一聽就惱火了,你每次就知道叫我忍,我都快感覺不到我們的愛情了。

丈夫說,兩個人都對他很重要,他沒法處理。

常言道,好話兩頭傳,壞話兩頭瞞,但丈夫只想著讓她們兩個隔空對罵,把自己的責任撇開。

結果無論怎麼勸說,都是治標不治本。

真正的「本」在哪裡呢?

就在於家庭排序上。

約翰·戈特曼說,學會把自己的配偶放在第一位,是婚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那怎麼做呢?

戈特曼說,儘管這句話很難聽,但:丈夫要和妻子一起反對他的母親。

「有了媳婦忘了媽」,可能是當代丈夫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情。

因為,他首先是一個女人的丈夫,其次才是另一個女人的兒子。

珍妮和戴維結婚後,發現自己做飯一直都不如婆婆做得好。

於是,在請全家人吃飯時,她精挑細選了一家義大利餐廳,也早早就跟家人說好了。

但沒想到,婆婆不領情,還故意在出發前做了戴維最喜歡吃的燉小牛腿。

戴維問媽媽,不是說好出去吃嗎?媽媽說,忘了。

珍妮失望又生氣,她知道,戴維可能會讓她取消訂餐,今晚就留在家裡吃了。

但是戴維想了想,說,他很謝謝媽媽特地做了這麼好的菜,但是珍妮期待今天已經很久了,可以把飯菜放冰箱,然後再出發去餐廳。

媽媽大為惱火,差點氣哭了,戴維馬上就讓爸爸去勸她。

他希望媽媽明白,結婚後,珍妮是排在第一位的,要習慣這一點。

那一刻,珍妮才突然感覺到,她和戴維的婚姻,真正開始了。

後來媽媽發了幾次脾氣,戴維都很堅定遵守這個排序,之後婆媳關係就變得融洽多了。

和父母分離,表達自己獨立意見的事情,實際上很難。

B站up主郭傑瑞採訪過自己的表哥,問他,假如帶孩子的時候,婆婆和老婆的意見發生分歧,你會聽誰的?

表哥毫不猶豫地說,肯定是支持老婆。

「我媽媽一定會很懊惱,很不高興,但說到底,我和老婆才是孩子的爸媽。「

父母當然可以給建議,但是不能代替兩夫妻做決定。

有人可能會問,你難道就這樣不管生你養你的媽媽了嗎?

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做的,不是愚孝,而是:孝而不順。

建立新的家庭排序,並不意味著對父母就是不孝。尊重彼此的方式,不僅僅只有住在一起,不分對錯順從媽媽這一種。

就算是長輩,也會有做得不恰當的地方。

就像《我的媳婦是女王》的大偉媽媽,一直在勸大偉跟妮妮離婚。大偉也要聽嗎?

大偉雖然一時上頭打了妮妮,但當妮妮提出要離婚時,他才發現原來他根本放不下妮妮。所以,無論媽媽怎麼說,他都堅持要把妮妮追回來。

如果一個丈夫,完完全全唯媽是從,在婆媳關係里和稀泥,煽風點火,那麼你就應該明白,與其忍受這樣的婆媳關係,不如讓丈夫跟媽媽一起過日子。

和原生家庭完成分離,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當父母需要照顧時,要給他們足夠多的關懷和愛,但永遠不要因為「畢竟是我媽」,就只會要求伴侶委曲求全。

是時候從共生的家庭關係里脫離,做一個有邊界感的人了。

只有這樣,你的婚姻,才是你自己的婚姻。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為你推薦

婚戀能力提升網路團體在美國很流行,可以解決好夫妻關係、婆媳關係、挽回情感等:八次90分鐘的團體,二個月兩位諮詢師貼身的陪伴與督導,加一次20分鐘的私密訪談及總結性的一次個案諮詢。超值優惠服務,公益價980元!第七期成員是第三期團體的繼續。第八期團體搶位報名開始。

我們還為你準備了更多好文章哦,點點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婚戀情感專家凌子 的精彩文章:

婚外情有真愛嗎?試試這三件事情就知道了!
離不了過不好,這是中國式婚姻的可怕現狀!

TAG:婚戀情感專家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