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勃列日涅夫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為何最後卻並沒有和中國開戰?

勃列日涅夫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為何最後卻並沒有和中國開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咱們不僅要應對國內一窮二白的情況,還要打破西方國家對咱們的封鎖。當時的國家領導人為了給國家爭取一個安定的環境用來發展經濟,採取了「一邊倒」的外交策略,也就是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結交。然而蘇聯卻難掩其野心,一直想要控制中國,到赫魯曉夫以及勃列日涅夫上台的時候,中蘇關係急劇惡化。

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斯大林還在蘇聯當權的時候,雖然都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是他們並看不上中國。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志願軍入朝作戰,擊敗了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斯大林這才如夢方醒,意識到中國的強大。蘇聯此時把中國當成了重要的盟友,用以牽制遠東地區的美軍,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蘇聯大規模給中國援助,什麼工廠、武器和蘇聯專家源源不斷的輸送到了中國。據統計蘇聯在此期間援助了中國156個項目,幫助中國初步建立了工業基礎。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蘇聯對中國這麼好,當然是為了讓中國聽自己的話並且能夠牽制美國。然而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後卻發現中國並不聽自己的話,這讓蘇聯改變了自己的策略,也開始孤立中國,從中國撤走了專家,很多項目也只能被迫中止。當時兩國關係非常緊張,不但中國政府預感要有大事發生,其他國家也都認為蘇聯會進攻中國。

其實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中蘇關係就已經開始惡化了,赫魯曉夫期望在中國駐軍、建立軍事基地,在進步一控制中國的同時,在遠東地區和美國進行爭霸。不過此時新中國剛剛成立,自然不會做「清政府」,主席曾經霸氣地對赫魯曉夫說:「你把中國那去吧,我上井岡山!」主席如此強硬,甚至不惜和蘇聯一戰,就是為了保住革命勝利的果實。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後,中蘇關係進一步惡化,到1968年中蘇在邊境的對峙達到了頂峰。蘇聯在中國北方邊境部署了80多個師,差不多110萬大軍,數千家飛機、數萬輛坦克,戰爭一觸即發。然而最終兩個僅僅發生了局部的軍事衝突,並沒有演變為全面戰爭。這是因為中國實在是太大了,蘇聯或許段時間能夠擊垮中國,但是要想徹底征服中國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蘇聯的主要敵人是美國,倘若和中國開戰就讓美國佔了便宜,這對於勃列日涅夫來說是得不償失,因此最終戰爭並未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狂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英國人百般欺壓,印度人都不起義,直到他們用牛脂和豬油塗子彈!
屠殺印第安人最多的三個國家,美國屠殺三百萬,卻只是該國的零頭

TAG:瘋狂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