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選擇詩和遠方的職場人,真就逃離生活中的苟且了嗎?

選擇詩和遠方的職場人,真就逃離生活中的苟且了嗎?

畢業後,你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幾乎每個職場人都會被問這個問題。然而,現如今卻有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選擇了自由職業。

其實大家都明白,他們想要的只有「自由」,與「職業」無關。

近期,脈脈數據研究院公布了一項名為《職場自由人夏季號白皮書》(下文簡稱報告)的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74%的職場人選擇自由職業的原因,是想去從事真正所愛的東西,56%的職場人,表示想要多去旅行看世界,29%的職場人看中自由職業的「自由」,方便顧及家庭,還有28%的職場人,則因為在現在高壓的工作下疲憊不堪,把自由職業當做「避難所」。

他們甚至連做自由職業者的職業方向,都早早的做好了規劃。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高曉松的這句話,把當代職場人「騙」得好苦啊!

這邊當代職場人還在「詩與遠方」的自由幻象里徜徉,那邊告訴他們「詩和遠方」的那個人,卻已經在「眼前的苟且」里,當起了「勞模」。

試問職場上有誰沒經歷過」不想幹了「和」咬咬牙堅持「的時刻?追求自己理想狀態的職業自由時,只有越過一個又一個屏障,才能擁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就算你選擇了詩和遠方,現實也一樣雖遠必誅。這個時候,職場人才明白,自由職業不是理想的「烏托邦」,也不是沒有蠅營狗苟的「世外桃源」。

這一點,在脈脈數據研究院的報告中排名倒數第二,僅為6.21的職業滿意度也印證了這一點:自由職業是每個人的渴望,然而現實卻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牆。貿然給職業插上自由的翅膀,才發現它飛不起來。

自由職業,從來不是披著不勞而獲外衣的「詩和遠方」,透過自由職業的幻象光環,我們可以窺見自由職業背後的代價:當代職場人在離自由越來越近的同時,離安全也越來越遠

「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的說法,也將是貿然闖入自由職業行業的職場人,必須要面對的窘境,更有甚者,還需要依靠父母救濟、朋友幫扶慘淡度日。

有人說,賺錢能治癒一切矯情。

《在華爾街之狼》里,小李子有一句這樣的台詞:If you want to deal with your problems by becoming rich.(我希望你們通過變有錢,來解決你們所遇到的問題。)

在脈脈數據研究院的報告中,個人漫畫作者焦淑嫻對於自由職業的看法也頗有見解。在她看來,擁有穩定的收入,並且工作時間自由的工作者才能稱作自由職業者。而報告中,對於自由職業者對職業狀態不滿意的方面的調查,也體現出了「收入水平」對自由職業者的重要性。

或許,你也見過這樣一類人:他們在世界高等學府上學,畢業後職場之大任其翱翔,但是他們卻選擇了去做一名自由職業者,失敗了再回到職場,如此循環往複。

就拿曾就讀於牛津大學的Dylan來說,他一畢業就進入英國投行工作,月薪8000英鎊,人生贏家的樣子不過如此。然而,他的夢想卻是做一名歌手。放下了優渥的生活,人人稱羨的工作,他隻身來到中國追尋他的音樂夢,但是現實這堵牆不是誰都能打破的,追夢失敗的「天之驕子」,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後,只能落寞轉身,乖乖回到職場。

年輕人,別迷信什麼說走就走的旅行,那些人看起來光鮮亮麗,說不定襪子上早就破了一個洞。

每個公司都是個微型社會,這裡可能會充斥著看不慣的事兒,忍不了的人,但別忘了,小孩子才看心情,成年人只分析利弊。除非你像《肖申克的救贖》里的Andy那樣擁有鋼鐵般堅韌的心志,不然還是努力工作吧。

說到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的職業要求。作為一家諮詢公司創始合伙人,畢雯娣給出了她的答案:自由職業者需要多方面的特質——自控能力極強、做事有計 劃、目的性強、足夠的好奇心、愛學習、耐得住孤獨 寂寞、內心足夠強大、具有開拓精神、具有人格魅力、享受不斷挑戰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闖出一片天。

END

有人討厭一成不變的生活,就有人享受朝九晚五的安逸。

就像哲學家海德格爾說:人不自由時感到不滿,自由時感到惶恐。如果在你看來,現在的生活苟且不堪,那麼,你最該想的不是用「詩與遠方」的嚮往麻痹自己,而是如何改變這個目前苟且的現狀,如何縮短現實與夢想的距離。

所以,去努力工作吧,不管是選擇自由職業,還是為了實現職業自由,如果你熱愛這個世界,沒有比這更好的方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脈脈 的精彩文章:

如何讓領導短時間快速漲胖30斤?
這屆年輕人:比做錯事更可怕的是打錯字!

TAG:脈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