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乾涸火星的「拇指指紋」:35億年前小行星撞擊,300米高海嘯

乾涸火星的「拇指指紋」:35億年前小行星撞擊,300米高海嘯

科學家在火星北部平原,注意到了令人困惑的地貌特徵,這一特徵被稱為「拇指指紋地形」,因其圖案與人類拇指的線條相似而得名。科學家提出了許多模型,試圖解釋這一地形的起源。有人認為這是由熔岩流、碎屑罩、冰川或喀斯特造成的;而目前最流行的模型解釋,涉及到地下冰的作用以形成熱喀斯特特徵;然而也有科學家並不認同以上各種解釋。

於是有科學家推測,火星上發生了一場驚天海嘯。35億年前,一顆小行星猛烈地撞擊了火星。這樣的大災難在當時的太陽系歷史上並不罕見,只是這次撞擊的後果給火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小行星在火星上上砸出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它還在這顆年輕的紅色行星上引發了一堵300多米高的水牆,當時這顆行星的顏色看上去絕對要藍得多,而不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紅色星球。之後300多米高的水牆形成的波浪猛烈撞擊火星地表,於是火星上形成了今天科學家發現的奇怪地貌。

2017年以來,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弗朗索瓦·科斯塔德一直用這一理論來解釋火星上名為「拇指指紋地形」(Thumbprint Terrain)的區域。現在他認為自己可很能已經發現了當時引發巨大海嘯的隕石坑,並且於6月26日在《地球物理研究行星雜誌》上發布了他的發現。

早在2016年,一個獨立的天文學家小組就提出了小行星撞擊引發古代火星特大海嘯的理論,並且認為實際上發生了兩次海嘯。該理論建立在對火星上的一些奇怪的特徵進行視覺觀察的基礎上。弗朗索瓦·科斯塔德認為,這些特徵可能是由一場巨大的海嘯撞擊海岸,然後在景觀上沖刷所造成的。

科斯塔德接受了這一假設,並研究了由此產生的拇指指紋地形,並追溯了海嘯可能的起源。他從10個符合大小和位置標準的可能隕石坑中,最終鎖定了羅蒙諾索夫隕石坑。這個撞擊地點大約30億年前形成,它足夠大,直徑120公里,另外它的整體形狀表明撞擊時是發生在水下。

除了揭示拇指指紋地形的真實性質,科學家們對海嘯的解釋也很感興趣,因為這場海嘯對火星遠古海洋的影響很大。火星上標準的時間軸顯示,它在約37億年前失去了水世界的地位,不久之後它的核心冷卻,然後凝固,火星磁場消失了。這反過來又使得太陽粒子能夠撞擊火星的大氣層,並剝離了具有保護作用的氣體。沒有大氣層,火星就無法保留地表水,地表水會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消失。

然而科學家們不斷發現新的證據,證明火星在磁場崩潰很久之後,仍然以某種方式緊緊鎖住了大量的水,甚至可能是在過去的10億年里。科學家們不確定,如果沒有大氣層保護,火星怎麼會保持如此濕潤,而且地球科學家不斷發現火星曾經有水的跡象。這個讓科斯塔德著迷的拇指指紋地形只是一個最新的誘人信號,它位於一個巨大的低鋪平原的邊緣,許多科學家認為這裡可能曾經存在一個巨大的北海。

如果科斯塔德關於羅蒙諾索夫隕石坑小行星的預測是正確的,那就意味著火星在大約30億年前仍然有一整片海洋,可以引發劇烈的海嘯。那麼火星何時從一個水世界變成我們今天所知的紅色的荒蕪星球,這又成了一個新的謎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馬星球視野 的精彩文章:

人類首次登月至今,共計5面反光鏡留在了月球上,它們可幫了大忙
科學家對800多名男囚犯腦掃描,發現殺人犯大腦灰質與眾不同

TAG:茶馬星球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