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遷都北京是對是錯?若繼續待南京,明朝是否能多堅持十幾年?
想當年,崇禎皇帝拒絕了眾人的建議,將京都遷到南京去,後來,直接導致了一度興盛的大明王朝,在農民起義和滿清八旗的雙重打擊之下,快速地走向了滅亡。
這樣的結果,讓我們這些後人,在閱讀史料的時候,不免心生疑問:如果,當年明成祖朱棣沒有做出遷都北京的決定,是不是現在的大明朝,就不用因為地處北京而腹背受敵了?如果,明朝的都城一直都在南京的話,會不會將這個帝國的運勢改寫,再多走上個幾十年的路程?
在筆者回答上述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下,當初,明成祖為什麼要把京都搬遷到北京?
首先,從公家角度看一下遷都北京的原因:
第一個、朱元璋之前曾想過要把當時的大都作為都城,那時候的北方地區經常遭到游牧民族的侵擾,而南京作為距離北方邊境較遠的地區,防禦上還是較佔優勢的。後來,明成祖朱棣奪取了政權,取得勝利,他更希望將父親的旗幟高舉於世,從而得到更為廣闊的支持;
第二個、從軍事和政治這兩個方面來看,北京由於開發較早,已經到了從游牧經濟向農耕經濟的轉變時期,特別適合充當抵禦游牧民族南下掠奪的堅固城堡。同時,北京還可以滿足當時明朝向北方地區繼續擴張的戰略方向,可以作為其前進的基地使用;
大都陷落、元朝滅亡約半個世紀後,全國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後,北平附近已有約500年不在漢族朝廷中央政權控制之下;而靖康之變後,整個華北地區也已經有近250年由異族統治。
所以,明成祖遷都之後,北京及其周邊都可成為明朝的核心統治地域,這個時候,漢族政權對華北的控制,則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
第三個、當時的北京,土壤肥沃,河流縱橫,是農耕的一個合適地點,糧食產量高,供給足,特別適合軍隊的大規模駐紮,以及居民的長時間繁衍生息;
第四個、當時與京杭大運河的相關河道,在明朝時期已經實現了較為成熟的運轉,交通已經變得非常便利了,所有,可以將江南的大量物資運往此地,方便快捷。
其次,說完了公家這個層面上的原因之後,讓我們來看一下私人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朱棣當王爺的時候,就是在北京,這裡就是他的封地,也是他造反政權的大本營、根據地,可以說,對於這片土地,朱棣是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的。
第二個、並且,經過他這麼多年的苦心經營,這裡的相關設施已經成熟,所以,在這裡建立自己的政權很是方便。
第三個、與北京相比,南京則是建文帝曾經盤踞的地方,反對的勢力眾多。曾經,輔佐建文帝的多為江南人士,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在南京殺戮過甚,唯恐結怨太深,有損執政基礎。對此,朱棣肯定會有一定的心理障礙,且朱棣還沒有做好完全的準備,缺乏足夠的安全感;
第四個、朱棣跟明太祖朱元璋一樣,是馬背上奪取政權的皇帝,善於征戰的他們,骨子裡有一股不羈的霸氣。朱棣的母親是蒙古人,擁有一半血統的他,對於北方的草原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所以,他更加的認為,自己就是為了征服草原而生的,一定可以建立起比自己父親更加偉大的事業。
第五個、他也更希望從另一個方面證明自己,證明:他的父親朱元璋沒有選擇自己作為大業的繼承人,是一個錯誤的抉擇。
明王朝在生存了兩百多年之後,在崇禎皇帝坐上皇位之後,當年,明成祖朱棣選取北京作為都城的這些個依據,從公家的方面看,還是站得住腳的。但是,與之前相比,有所不同的地方就是:攻守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而朱家子孫經過兩百年的養尊處優,已經不再有當初那個可以在馬背上馳騁疆場的氣魄,沒有了氣吞山河,征殺四方的魄力。這個時候的北京城,經過兩百多年的修建,不管是防禦能力還是基礎設施的建設的都已經非常完善了,人口也已經近百萬... ...
所以說:此時的北京城不管是作為防禦外族南下的堡壘,或是作為前進征途的根據地,依北京城當時的軍事勢力,都是非常雄厚且綽綽有餘的。
比如,在1629年,後金攻明京畿之戰爆發,皇太極在當年的十月二十六日,親自帶領八萬精銳八旗越過長城發起突擊,不久便兵臨城下直逼京城。到了十一月二十日,已經打到了北京城城門之下。而這個時候,明朝的勤王援軍已經來了四鎮,並在城外布置防守,其中一個,就是督師袁崇煥帶領的關寧鐵騎,還有大同及北京其他地方的戍軍。
之後,明朝兵力的不斷集中,使得清軍部隊不得不再次停止了其前進的步伐。
滿族的八旗軍一路拼殺,過五關斬六將,遇到的絕大部分明朝軍隊都是不堪一擊。沒有抵抗力的明朝士兵,基本上一聽到清軍到來的馬蹄聲,就已經開始望風而逃了,不過,好在還有人抵抗,沒有出現大範圍投降的情況,這也使得八旗軍在進攻的途中,還是要費一番力氣的。最終,清軍耗時近一個月的時間,才打到了北京城下。
這也給其它明朝援軍提供了支援的時間,在八旗軍打到北京城的時候,它們還能夠及時抵京參加戰鬥。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地處中心位置的北京城,在遇到敵軍來犯的時候,它多年建立起來的防禦系統,還是可以有效的延緩、削弱、抵擋敵軍的侵擾。
這裡可能會有很多人拿李自成輕而易舉就攻破北京的例子來說明:北京的防禦系統已經是不堪一擊的。不過,如果大家對於這段歷史很熟悉的話,應該知道,當時明朝的宮廷內部已是腐朽不堪糜爛至極了,沿途的駐軍也是疏於練習,多年以來的消極懈怠使得軍隊是毫無戰鬥力可言的。所以,在李自成的農民軍來犯的時候,他們不但沒有奮起反抗,反倒是紛紛繳械投降。
最後,可以這麼說:一座城池,如果,沒有了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去守衛,就算是再堅固的城牆也是無法抵抗住外敵的入侵的,而所謂的防禦系統,也是毫無威力可言的。所以說:當初明成祖朱棣,選擇北京作為自己政權的新都城,是一個明智之舉,不存在任何選擇性的錯誤。
參考資料:
【《明史·成祖本紀》、《永樂遷都》、《明夷待訪錄·建都》】
※太有能力的人在朝堂往往活不長,這幾個人就因能力太大落得慘死
※中國什麼時候才有了「女朋友」?之前的人們根本不敢這麼叫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