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誕生幕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差點被掐斷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誕生幕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差點被掐斷

一提起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相信看過這部影片的人眼前一定會出現一派極富民族風情的異域風光,耳邊一定便會迴響起那首曲調優美的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以及阿米爾和古蘭丹姆那純潔的愛情故事。將一部表現新疆邊防部隊與匪特進激烈鬥爭的反特影片拍到如此的境地,這在電影史上確實是不多見的。然而,就是這樣一部優秀的影片,當年卻是經歷了幾次起落才得以誕生的。它背後的故事如同影片中那扣人心弦的情節,一路跌宕曲折。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誕生幕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差點被掐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醫院中偶遇「古蘭丹姆」 賽福鼎出馬敲定「阿米爾」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是根據赫哲族編劇烏·白辛同名小說改編。這部小說在出版之初便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曲折的故事情節而獲得了讀者的好評。長春電影製片廠當即決定將其搬上銀幕,但由於種種原因,此次拍攝最終以失敗告終。但長影廠領導並沒有就此放棄這部難得的好戲。經過一番努力,1963年,廠領導經過研究決定再次投拍《冰山上的來客》,由於這部片子體裁比較敏感,再加上前次拍攝失敗,許多導演不敢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芋,廠領導幾經考慮,決定將這個任務交給當時並不出名的導演趙心水。

趙心水是軍人出身,熟悉部隊生活,對軍隊有著很深的感情,對軍隊體裁的片子也情有獨鍾。他接受這一任務後將劇本反反覆復地加以研究,總覺得這個本子在生活化方面還顯得不夠。在徵得廠領導和原編劇的同意後,他動身來到新疆體驗生活,不久便按照自已的構思搞出了一個新的劇本。與原劇本相比,修改後的劇本除了保留原來的《冰山來客》一場戲外,人物情節都作了較大的改動,改得加生動,民族韻味更加濃厚。如新戰士阿米爾來報到了,他看到的不再是原著中部隊里的常規訓練場景,而是激動人心、充滿民族風情的叼羊比賽。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誕生幕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差點被掐斷

劇本定稿後,趙心水便帶著攝製組在新疆選演員。影片中的女主角就是趙心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的。當時,趙心水在大街上轉囿了十來天,就是沒有找到中意的「古蘭丹姆」。一次,他去醫院看病取葯時,在過道里遇見一個姑娘,不由得眼前一亮,這姑娘的長相、身材和氣質,尤其是她那一雙又大又黑充滿柔情蜜意的眼睛,正是他想像中的古蘭丹姆,便大步追上去堵住了姑娘的去路。害羞的姑娘急忙用紗巾遮住臉就要跑開。趙心水生怕她走掉,連忙說:「你不要害怕,我是拍電影的,來新疆物色演員,你的長相很適合我們的角色,你願不願意試試!」姑娘聽了,連忙擺擺手:「不行不行,我怎麼會演電影呢?我還在上學呢!」 「沒關係,你可以先試試,不行,再回來,行嗎?」姑娘撲撲著大眼睛想了想,說「行」。這個姑娘就是當時還在財經學校讀書的阿依夏木。那一年,她才15歲。她跟著趙心水來到劇組,化了妝,只試了幾個鏡頭就使劇組的人高興得跳起來了:「太棒了,就是她了!」

與尋找古蘭丹姆相比,在戲中扮演阿米爾的小夥子阿木都力力提則更令趙心水費心。阿木都力力提是趙心水在球場上找到的。當時,23歲的他是新疆排球隊中的「二傳手」。當趙心水提出要調阿木都力力拍電影時,教練死活不同意,說:「阿木都力力提要球打得很好,球隊離不開他,你們要拍戲就讓另一名隊員塔依爾代他去吧。」但趙心水卻執意要將阿木都力力提「挖走」,他於是向當時自治區主席賽福鼎求助。賽福鼎親自出面找到體育領導,說「長影要拍電影,要誰給誰!」趙心水這才如願以償。

古蘭丹姆、阿米爾找到了,戲中的演員也全部到位了。當攝製組全班人馬聚在一起時,大家不禁樂開了。從劇本陣營上看,《冰山上的來客》簡直就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編劇烏·白辛是赫哲族,影片風俗顧問古里米爾是塔吉克族,演員馬陋夫是回族,恩和森是蒙古族,白德彰是滿族,扮演真古蘭丹姆的是維吾爾族,還有哈薩克族演員。這樣多民族的合作在電影史上還是不多見的。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誕生幕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差點被掐斷

過三關:「古蘭丹姆」的漢語、「阿米爾」的眼神、「楊排長」的笛子

儘管找到了心儀的演員,但由於影片中的男女主角阿依夏木和阿木都力力提從未拍過戲,因此一旦進入拍攝,導演和演員還是感到了任務的艱巨。阿依夏木來到劇組之前對於電影的認識幾乎是一片空白。當她看到電影裡面有死人的鏡頭時,還以為那些人是真的死了,心想拍一部電影死這麼多人,那多拍幾部,人不就死光了嗎?初次拍電影,對阿依夏木來說最大的困難莫過於語言關了。當時她僅僅會說幾句漢語,導演的話她聽不懂,趙心水耐心地對她又比又劃地說戲,好在她悟性挺好,而且很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勁兒,平時一有空便練習漢語,請人幫自已把握角色。沒過多久,她便適應了拍戲,還不時地給劇組即興抖出一些「包袱」來,喜得趙心水直誇她「演得簡直比我想像的古蘭丹姆還要好。」待到在新疆天池拍外景時,或許是回到老家的緣故,阿依夏木拍戲儼然是一位「老演員」了。可惜的是拍完這部電影后,由於種種原因,阿依夏木沒有能繼續實現自已當演員的夢(歷時九個月的電影拍完之後,她的學業也因此中斷,後來她曾一度想考中央戲劇學院學習表演,但遭到家裡的反對而作罷。)對一生中只拍過一部電影的阿依夏木來說,如今古蘭丹姆已成了她遙遠記憶中永遠的絕唱。儘管以後經歷了家庭的變故和下崗的遭遇,人生的路走得很艱難,但她自已卻因成功飾演了古蘭丹姆這個角色而無怨無悔。

阿依夏木戲演得好,飾演阿米爾的阿木都力力提表現得也很出彩。在他所有的戲中,拍阿米爾初遇結婚的假古蘭丹姆這場戲難度最大。古蘭丹姆是阿米爾多年失去聯繫的戀人,此番相遇,阿米爾的心情之複雜是可以想見的。當時導演趙心水要求阿木都力力提眼神里要包含三種東西:一是對「古蘭丹姆」的愛,二是對「古蘭丹姆」嫁人的怨,三是作為解放軍戰士要剋制和迴避自已的情感。這對初次演戲的阿木都力力提來說真是太難了。為了攻克這一難關,他仔細揣摸人物的性情,「練眼」不止,待拍到第八遍,他終於通過眼神將阿米爾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受到了導演的稱讚。由於他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影片播出後,他竟收到了一口袋情書,還得到了長影廠里的頒發的最高獎——小百花獎。

除了上述兩位男女主角外,影片中的楊排長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角色可以說是傾注了趙心水的更多情感。趙心水本人在部隊當過排長和連長,他從不簡單地描寫他的戰友們,由梁音飾演的楊排長在劇中很多習慣和愛好都是趙心水精心設計的,其中就包括他隨身攜帶的那支笛子。楊排長不僅喜歡吹笛子,而且還用笛子來指揮他手下的士兵,笛子在影片中成了楊排長的標誌。這個在現在看來完全合情合理的小道具當時給梁音還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因為在那個年代,「吹笛子」是很可能被扣上「小知識分子情結」的大帽子的。當趙心水當時將那隻笛子,實際上只是一根鑽了幾個眼兒的小木頭交到梁音手中的時候,他覺得有點發矇。幸運的是這隻「笛子」非但沒給梁音惹來禍患,反倒給「楊排長」這個形象增色不少。而梁音也憑藉自已深厚的演員功底,將楊排長這個角色演得有分有寸。影片放映後,很多認識趙心水的人都說楊排長就是趙心水。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誕生幕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差點被掐斷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誕生幕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差點被掐斷

帕米爾高原上真正的「冰山來客」

《冰山上的來客》不僅以其曲折的故事扣人心弦,同時片中那別具風格的邊疆風光也令人難忘。看過《冰山上來客》的人對影片中那冷峻的冰峰景色一定會記憶猶新。為了拍攝到最精彩的冰峰,劇組成員們攀爬到帕米爾高原上的博克達冰峰,在這個從來沒有人煙、連地質隊都不會到的地方竟然生活了20多天,真正成了「冰山上的來客」。博克達冰峰海拔三千多米,空氣稀簿,連喘氣都感到因難。尤其是這裡氣候變化無常,一會兒艷陽高照,一會兒又是雨雪交加。白天氣溫接近三十度,穿背心都覺得熱,晚上卻是天寒地凍。但劇組對此沒有一個叫累叫苦,一門心思要將戲拍好。在影片中有這樣一場情節:在愈來愈烈的暴風雪中,哨所和山下失去了聯繫,尼孜老漢冒險帶著楊排長上冰峰支援,但已經晚了,堅強的一班長沒能抗住天災,凍死在了山上。此情此景,使導演趙心水也禁不住淚流滿面。劇中那首《懷念戰友》的歌詞就是這時候從他心底里飛出來的。

拍外景苦,在內景也不輕鬆。出於劇情需要,在長影廠攝影棚內拍內景時也要製造出冰山的氣氛,演員嘴裡必須要冒白氣。就為了這股子「白氣」,演員每拍一段戲都要吃一大塊冰,幾場戲拍下來,嘴都被碩大的冰塊弄得麻木不堪。儘管吃了不少苦,然而,當大家看到影片中那些「真實」的場景時還是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誕生幕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差點被掐斷

險些被「掐斷」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花兒為什麼這樣鮮,哎,鮮得使人不忍離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來澆灌……」當年這首歌頌純潔的愛情和友情,充滿柔情和感傷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隨著《冰山上的來客》的上映響遍了大江南北,並且至今還經久不衰。這首歌實際上來源於兩首帶有濃郁民族色彩的新疆民歌。作曲家雷振邦當時創作這首曲子時還特地把上一年級的女兒雷蕾拉過來試唱,邊唱邊改,直到滿意為止。為了使歌曲在唱法上更符合影片的主題,雷振邦還對在影片中擔任這首歌主唱的李世榮反覆地進行指導。李世榮後來在回憶當時練唱這首歌情景時說:「那時候思想確實是比較單純、很簡單,要迴避情歌。那時候這個歌應該怎麼唱呢?還應該按照革命歌曲唱。故事中有關這首歌的情節是這樣的:阿米爾唱給古蘭丹姆不是表達愛情,而在試探她是真古蘭丹姆還是假古蘭丹姆。假古蘭丹姆不會唱這個歌。雷振邦啟發我說,在這個時候出現《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所以你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時候,你要有機警的心理,別有求愛的那種感覺。花兒在歌里,花兒象徵著友誼,也象徵著阿米爾和古蘭丹姆的愛情。經過反覆練習,我終於把握住了阿米爾當時的唱這首歌的感覺。」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誕生幕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差點被掐斷

《冰山上的來客》與影片的主題相互映照,成為建國後影片插曲的經典之作。然而,就是這樣一首好歌在當時卻差點被有關方面從影片中刪除。當年由趙心水修改後的劇本《冰山上的來客》送到電影局審查時,電影局領導提出了兩點修改意見:一是一班長不能死;二是主題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內容「不健康」,必須要拿掉。這兩個地方正是劇本出彩之處,個性極強的趙心水哪裡肯接受,為這事他和領導吵開了。

領導說:「你這樣會犯錯誤的。」

趙心水哭著說:「你就讓我犯一次錯誤吧!」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誕生幕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差點被掐斷

吵得結果,領導最終沒能說服倔強的趙心水。正是趙心水的執著使《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在影片中得以保留,並在影片公映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在那個「左」風盛行的時代,人們每每聽到影片中如此充滿傷感和柔情的歌曲時,內心裡的激動和驚喜真是可想而知了!然而趙心水本人日後卻為這次「錯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這部「象徵著友誼和愛情」的影片在「文革」時被打成「大毒草」,主創人員也相繼遭到迫害。作為影片導演,趙心水更是受到戴高帽、蹲牛棚等種種磨難。儘管如此,每當回顧那些難忘的日子,想到自已能在電影史上留下這麼一部受到觀眾喜愛的影片,他覺得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事實上,自《冰山上的來客》問世以來,這部影片便以其獨特的風格而受到觀眾的青睞,片中的歌曲更是成為從那個年代過來人心中永恆的旋律。

2004年,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原班人馬應中央電視台之邀作客由朱軍主持的《藝術人生》欄目,當大家在《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懷念戰友》等背景音樂中談起當年拍片的種種經歷,不僅感概萬千;想到已離開人世的趙心水等,心中更是充滿了對昔日戰友的懷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