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很講究,不是什麼人都靈的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很講究,不是什麼人都靈的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很講究,不是什麼人都靈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蓍英盛會圖》司馬光(圖右)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唐紀十七》里,講了個看似波瀾不驚,實則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01

故事的主人公,是唐高宗時期名將李勣和他的女婿杜懷恭。

公元666年,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病死,大權落入其子泉南生之手。

泉南生的兩個弟弟(泉南建和泉男產)想奪權,並且把泉南生趕跑了。

泉南生跑到唐朝,請求唐朝發兵幫他。

唐高宗李治便任命名將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兼安撫大使,率軍討伐。

出發之前,李勣叫女婿杜懷恭也跟他去。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老丈人這是要他去戰場上鍍金,對今後的前程,大大地有好處。

可惜這個女婿不識好歹,以各種理由推辭。

先是說他沒錢,買不起武器,李勣:你沒錢,我有啊,可以給你。

杜懷恭又說他沒馬,總不能大步量著去高句麗吧。

李勣:這也沒關係,你沒馬,我也可以給你。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很講究,不是什麼人都靈的

李勣畫像

杜懷恭還是不幹,老丈人「逼」急了,他乾脆來了個溜之大吉,逃到岐陽山裡躲了起來。

這就有點傻叉了——知道這件事的人都這麼認為。

事情真是這樣的嗎?

當然不是。

後來杜懷恭對他的朋友說:老頭的心,太狠了,他是想借我的人頭立法啊!

杜懷恭所說的「立法」,通俗點說就是「殺人立威」。

「殺人立威」好理解,不好理解的是,李勣為何想借女婿的腦袋來立威?

原來他這個女婿為人有點弔兒郎當。

到了軍隊,免不了會做點「出格之事」,李勣又存了借他的頭立威的心,隨便來一次雞蛋裡挑骨頭,便可找到借口咔嚓一刀。

到時候大家一看,我去,那是他女婿啊,他女婿犯事都會丟命,別說其他人了。

李勣知道女婿逃走後,流著淚說:「杜郎疏放,此或有之。」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很講究,不是什麼人都靈的

油畫作品《戚繼光》

02

軍隊出征打仗,最重要的是軍紀,每個主帥都明白這一點。

所以肅整軍紀,「殺人立威」就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明朝抗倭英雄戚繼光,果斷殺了違抗軍令的兒子,應該就屬於這個範疇(也有人認為這個故事是傳說,並未真實發生過)。

據《仙游縣誌》記載:

有一年,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海門一帶抗倭。

一次,大約三千倭寇在海門上岸,準備去臨海、仙居一帶搶劫。

戚繼光命令兒子領兵在花冠岩一帶設伏,自己出兵佯敗。

打算把倭寇引到上界嶺的包圍圈,然後兩軍夾擊,一網打盡。

豈料年輕氣盛的兒子交戰心切,倭寇未全部進入包圍圈就下令攻擊,結果導致一部分倭寇逃脫。

戰鬥結束後,戚繼光以兒子違反軍令為由,下令斬首。

無論手下將領如何求情,也無濟於事。

從此以後,誰也不敢違抗他的軍令,用兒子換來鐵一般的紀律。

03

「殺人立威」雖然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但這卻是個技術活,運用得不好,也不是那麼靈。

也就是說,殺什麼樣的人是很有講究的,並非殺什麼人都管用。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很講究,不是什麼人都靈的

孫武練兵圖

效果最好的,當然是這三種人:

一是殺親。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里有個很好的「殺親」例子:

春秋末期,軍事家孫子把他自己寫的兵法獻給吳王闔閭。

闔閭看後覺得非常好,但不知「實際效果」如何,希望他在宮中演示一番,就以宮女為士。

孫子答應後,吳王選出180個宮女供孫子操練,孫子將她們分為兩隊,隊長分別由吳王兩位寵妃擔任。

剛開始了,宮女們都不聽命令,嘻嘻哈哈,覺得超好玩。

孫子便把兩個隊長殺了。

其他宮女立即老老實實,認真操練。

戚繼光斬子,也應該屬於「殺親」。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很講究,不是什麼人都靈的

曾國藩

二是殺首。

「殺首」的意思是殺第一個犯錯的傢伙,這樣能夠起到警示其他人的作用。

這事兒曾國藩干過,殺的是湘軍重要將領金松齡。

有一次,湘軍創始人之一羅澤南被太平軍包圍,金松齡拒絕救援,第二天就被曾國藩砍了腦殼。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很講究,不是什麼人都靈的

田穰苴畫像

三是殺貴。

說到「殺貴」,比較著名的例子發生在春秋末期,當事人是著名軍事家田穰苴(又叫司馬穰苴)。

據《史記·卷六十四·司馬穰苴列傳》,司馬穰苴系齊國人,田完(陳完)的後代,被譽為繼姜尚(姜子牙)之後一位承上啟下的軍事家。

據《史記·陳杞世家》,作為戰國時期田氏齊國的始祖,這個田完(陳完)可不得了,除了軍事家田穰苴,孟嘗君田文、軍事家孫武和孫臏、新朝皇帝王莽、三國時吳國大帝孫權等牛人,都是他的後裔!

陳完是齊桓公時期陳國發生內亂,為了避禍而跑到齊國的,到齊國後就把姓氏改了,改姓田。

而田穰苴是齊景公時期登上歷史舞台的。

齊景公某年,晉國進攻齊國的阿城和甄城,與此同時,燕國也趁火打劫,入侵齊國黃河南岸一帶。

雙拳難敵四手,齊國軍隊兩面作戰,連打敗仗,齊景公憂心忡忡,再這樣下去,國家就完了!

大夫晏嬰向齊景公推薦了田穰苴,齊景公顯然對他不了解,不相信這人有力挽狂瀾的本事,晏嬰說沒關係,您可以試試。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很講究,不是什麼人都靈的

齊景公畫像

齊景公便召見田穰苴,與他擺龍門陣,當然重點是軍事,一番交談過後,齊景公對其大為欣賞,馬上任命他為大將軍,命他領兵抗敵。

那時候的田穰苴畢竟默默無聞,人微言輕。

擔心軍隊不聽他指揮、老百姓也不信任他,希望齊景公派一個他寵信、有威望的大臣擔任監軍。

這個要求合情合理,齊景公便派他最寵信的大臣庄賈擔任監軍。

田穰苴馬上去拜會庄賈,和他約好,第二天正午率軍出發。

第二天,田穰苴早早就來到軍營,做了一些其他安排,然後等待庄賈到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約定的出發時間已到,卻連莊賈的影子也沒看到!

田穰苴繼續耐心地等待,雙眼緊緊盯著觀測時間......

監軍大人,在幹什麼呢?

在府里大宴賓客!

因為是皇帝寵臣的緣故,庄賈「朋友」眾多。

得知消息後紛紛前來送行,「大王選您當監軍,就沒有打不敗的敵人」之類的馬屁話,不知說了幾籮筐。

庄賈那個得意勁。

本來就恃寵而驕,此次又「榮任」監軍,庄賈更飄了,所以對約定的時間,根本沒當回事。

手下人提醒,他也充耳不聞。

次數多了,他還很不耐煩:再啰嗦,信不信老子砍了你!

手下人只好閉嘴。

到了定好的出發時間,田穰苴見庄賈仍然不來,只好派人去請。

派去的人來到庄府,迎來的卻是嘲笑。

庄賈嘲笑的不是副將,而是田穰苴。

大意是說:一個之前屁都不是的人,靠三寸不爛之舌,突然一下子混了個將軍,也不知有沒有真本事,就想管老子,也不看看老子是誰!

直到下午,依然不見庄賈的影子,田穰苴不得不讓副將親自去請。

來到庄府,庄賈早已喝得東倒西歪。

庄賈見了副將,反而指責他為何擅闖私宅。

副將說:田將軍一直在等您出發。

庄賈似乎這才想起有這麼回事,很不耐煩:你先走,我隨後就到。

而那時,田穰苴再次接到快馬報告,又有一座城池沒守住,被敵人佔領了。

心急如焚的田穰苴,正打算親自去庄府請監軍大人,監軍大人到了。

田穰苴聞到,從馬車上下來的庄賈一身酒氣,搖搖晃晃地進了軍營。

他急忙上前,責問他為何現在才到,庄賈白了他一眼。

彷彿怪他大驚小怪:「朋友來為我送行,陪他們喝了兩杯,故而來遲。」

田穰苴忍了半天的怒火,已經到了火山口,怎麼壓也壓不住了,嚴肅地對他說:

「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今敵國深侵,邦內騷動,士卒暴露於境,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何謂相送乎!」

大意是說,將領從接到出征命令那時起,就應該忘掉家庭,到了軍隊,就連父母也應該忘掉,如今敵人已經打到我們家門口了,國家很危險,就在剛才,又有報告說敵人佔了我們的城,君王吃不好睡不好,如此危急時刻,你作為監軍,竟然,竟然…...

田穰苴說完,不等庄賈分辨,把軍法官叫來問道:「按照軍法,這種情況該當何罪?」

「當斬!」軍法官乾脆利落地回答。

聽到一個「斬」字,庄賈嚇得一激靈,酒醒了大半。

立馬派手下馳報齊景公,請景公救他。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很講究,不是什麼人都靈的

派去的人還沒回來,庄賈就被田穰苴下令斬了,然後大聲向三軍宣示,「三軍之士皆振栗(嚇得發抖)」。

殺了庄賈,齊景公派來赦免庄賈的使者才打馬馳入軍營。

田穰苴又問軍法官:「有人在軍營打馬疾馳,該當何罪?」

「按律當斬!」軍法官還是那麼乾脆利落。

使者頓時呆若木雞。

好在田穰苴雖然很憤怒,但頭腦還是清醒的,規矩還沒忘,所以他最後沒有處死使者,僅處死了使者的隨從。

因為按照規矩,君王的使者是不能處死的。

鐵面無私的將士們個個精神振奮、鬥志昂揚。

加上他愛兵如子,士兵們都願意替他「賣命」,甚至「病者皆求行,爭奮出為之赴戰」。

晉國軍隊得知消息,不敢交戰,急忙退兵;

燕國軍隊同樣如此,慌忙從黃河南岸退到黃河北岸。

田穰苴率領齊軍追擊,所有失地悉數收回。

田穰苴率軍凱旋的那一天,齊景公和文武百官到郊外迎接。

不但對他殺庄賈隻字未提,還拜他為大司馬,把齊國的軍政大權,全部交到他手裡。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很講究,不是什麼人都靈的

殺人立威,確實是個技術活。

你應該也遇到過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