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看好千億潛力的即食海鮮市場,「大鮮浪」要做海鮮版「絕味」

看好千億潛力的即食海鮮市場,「大鮮浪」要做海鮮版「絕味」

海鮮是一個典型的伴隨消費升級快速增長的品類。水產本身已是萬億級市場,農業部發布的《 2018-2027 年農業展望》預測,中國水、海產品消費量將增加到人均 25 公斤;而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2015 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水產品消費量為 14.7 公斤,也即意味著,水產品市場仍有接近一倍的增長空間

目前,大眾消費還基本以生鮮、凍品為主,「盒馬」一類的新零售商超們也將新鮮水產作為一大賣點。我們最近接觸到的即食海鮮品牌「大鮮浪」創始人沈文君則表示,雖然現階段國內「即食」類產品在海鮮里只佔到 1% 左右,但在歐美成熟市場,即食海鮮卻有接近 50%,龐大的存量和增量市場足以證明這一賽道的潛力。

2500 億的滷製品市場誕生了絕味、周黑鴨、煌上煌這三家上市公司,那即食海鮮方向是否可以延續同樣的邏輯,至少跑出三家百億級企業?

看好這一機會,沈文君於 2019 年初推出「大鮮浪」品牌,成立之初即獲得齊一創投領投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目前,大鮮浪在線上渠道的單月銷量已經超過 300 萬元,正在規劃以「外賣店」的形式開拓線下市場,計劃年底開出 300 家門店。

為什麼即食海鮮有機會?

沈文君告訴36氪,海鮮的痛點是好吃不好做,且受限於季節、物流距離等因素,內陸地區的消費者往往很難接觸到物美價廉的海鮮產品。歐美的即食海鮮產業相對成熟,而國內這一市場尚處萌芽期,品牌有機會成為市場教育者和行業龍頭。

大鮮浪目前有十多個 SKU,不同於市面上其他品牌大多選擇「鎖鮮裝」包裝,大鮮浪選擇罐裝密封、不添加防腐劑、-18℃冷凍保存、解凍開蓋即食。在口味方面,大鮮浪做的是撈汁海鮮,要點是強調「鮮」,不會加入過重的滷味,以麻、辣去除腥味併產生一定的「成癮性」。在產品創新方面,每月會推出新品淘汰低銷量產品,目前的產品線有澇汁小海鮮、蒜蓉小海鮮、花膠粥、佛跳牆和即食燕窩漱口水。

具體發展策略上,沈文君認為首先要立足於大鮮浪團隊的核心優勢,「我們在供應鏈生產和品牌打造上都有成功經驗」。沈文君於 2005 年就進入電商行業,曾先後創立過海參、燕窩品牌,目前有 7 個銷售超千萬元的天貓店鋪,年銷售額突破 1.5 億元;團隊此前便積累了海鮮市場資源,配套的供應鏈工廠超過 1 萬平米,每年加工產值超過 3 億元。

沈文君告訴36氪,即食海鮮市場近兩年來處於高速增長,上游生產很不穩定,代工廠很容易出現斷貨、斷供、質量參差不齊的狀況,許多品牌的發展都會受限於供應鏈,這也是大鮮浪前期會在自有工廠上投入較大精力的原因。大鮮浪目前也在籌備新的生產線,計劃在 10 月份達到日產 5 萬罐,能夠支撐一年 3 億元以上的銷售額。

目前,由於自有產能有限,大鮮浪並未大規模啟動團隊最擅長的電商板塊,而是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線下渠道的拓展中。

沈文君表示,快銷品的門檻是品牌心智,我國正在經歷一場大規模的品牌創造活動,單一的線上或線下策略不足以支撐一個品牌的崛起,流量互通才是最佳解決方案,而如今線下的流量成本遠低於線上。以一家店覆蓋周邊 3km 人群來看,當線下店足夠密集時,會是指數級的品牌露出。

具體門店模式上,以小型外賣店為主,大鮮浪將提供海鮮半成品,門店只需做簡單加熱配餐,前期規劃以直營 2:加盟 8 的比例拓展。

大鮮浪已經啟動新一輪融資,主要用於配套供應鏈升級、採購囤貨、團隊搭建以及市場公關。

——————————

本文頭圖來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金科集美杯圓滿落幕,超百萬人次收看
澳洲旅行箱品牌「July」完成百元澳元Pre-A輪融資,今年將進入中國市場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