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好人」馮鑫:資本新手敗走麥城 市值400億崩至20億

「好人」馮鑫:資本新手敗走麥城 市值400億崩至20億

47歲的馮鑫是個搖滾迷,朋友圈動態多關於電影、音樂。

文?|?鉛筆道記者?南柯

4年過去了,馮鑫手中的核武器一步步又變回了小米加步槍。但這次,槍手也出問題了。

7月28日,暴風集團公告稱,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關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根據報道,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是與暴風集團在2016年和光大資本共同發起的對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的收購有關,馮鑫在此項目的融資過程中存在行賄行為。

在眾人眼中,馮鑫是有擔當的,與其打過交道的人多評價他是好人。在融資渠道不暢的情況下,馮鑫多次質押自己的股權來籌備資金。但馮鑫不是資本運作和管理的高手。一路走來,這個資本新手在資本幻象面前,像一個生澀的、迷了路的誤闖者。

「我不能將暴風的失誤歸結到任何人身上,99.999%的錯誤都來自自己。」馮鑫曾說,自己的人生是莽撞的。上市4年,在業務上,馮鑫一路摸索。跌跌撞撞,暴風的市值跌落9成,從400億變成不足20億。

創業十餘載,在接近知天命的年紀,走進鐵窗,文青馮鑫這學費交得有點貴。

註: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路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大家眼裡的「好人」馮鑫

「馮鑫私下是個很好的人。」這是不少與馮鑫打過交道的人形成的共識。

據媒體報道,許多採訪過馮鑫的記者同樣對他留有好印象。他真實,喜歡電影和搖滾,笑起來甚至有點憨,即使在聊業務,也沒有什麼距離感。多位來自暴風魔鏡、體育、TV等各個業務線的前員工在採訪中表示,馮鑫是一個「沒有架子的性情中人」,一個「文藝的好人」。

此次,馮鑫被抓,很多朋友也為他感到遺憾。

他在金山時期的老上司、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在朋友圈髮長文談自己眼中的馮鑫,直言他沒有敵人,絕對不是作惡之人。並呼籲眾人,「不能幫上什麼忙,但也別落井下石。」

美圖董事長蔡文勝在朋友圈表示,心裡非常難受。暴風影音免費服務過無數用戶,馮鑫也成就過很多人,創業者要謹記一條紀律:任何時候不要簽「個人連帶無限責任」。

「好人」馮鑫的另一個體現在於勇於擔責和承認錯誤。

2017年,暴風魔鏡的一個股東中信資本提出要提前撤資,涉及金額8000萬元。馮鑫擔心給暴風帶來負面影響,答應自己出資回購這部分股份,目前已經還了5000萬元,算上利息還差4000萬元。

「我自己風險挺大的,但我問心無愧,努力為公吧。」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暴風,在融資渠道不暢的情況下,馮鑫多次質押自己的股權來籌備資金。Wind資訊數據顯示,馮鑫個人持有暴風股權21.34%,已100%質押。

去年7月,馮鑫做了兩個小時近9000字的自我檢討。他在檢討中反思道:不能將暴風的失誤歸結到任何人身上,99.999%的錯誤都來自自己,怪自己沒有資本控制能力,怪自己沒有業務嚴謹性的能力,怪自己好的時候膨脹,壞的時候矇混過關。

「在可以的情況下,一直努力下去。這樣的話,暴風的信譽不會受損失,最多大家可以笑話一下馮鑫這哥們不懂,只會幹那點事,有些事他幹不了。」他說,自己仍在盡最大可能專註於業務本身,也願意對所有的債務人、暴風股民,為他們投入暴風的每一分錢盡到最後的責任。

從2005年創業、收購暴風影音,到在視頻行業千錘百鍊,馮鑫經歷了大小無數次戰鬥。他曾說自己心裡埋了一把刀子,每天早晨起床刷牙,抬頭看到鏡子中的自己,他得自我灌輸,「出門別忘了帶把刀」,然後,「咬緊牙關走出門,一路戰鬥,一路浴血奮戰,一直打,一直打。」

「繼續跑,帶著赤子的驕傲,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這首《追夢赤子心》是PPS創始人張洪禹在兩人一起去看演唱會時推薦給馮鑫的。

後來,在暴風十周年慶典上,馮鑫把這首歌唱給自己聽,也唱給每一個知道暴風的人聽。

「膨脹」了的馮鑫

4年前,若不是A股開閘,暴風現已是阿里視頻布局的第一棋。當時,暴風正與阿里CEO陸兆禧接觸。如果成功,阿里巴巴將收購暴風,並在未來幾年投資約9億美元。

但馮鑫天生反骨,學的是工程,做的是銷售;開完維修店,還能去做老師;賣得了文曲星,也能幫雷軍賣軟體。此前,A股本來就是暴風的戰略之地,隨著A股開閘,所以馮鑫毅然決定還是自己干。2015年3月24日,暴風上市。

不過,闖入二級市場的馮鑫,還是感受到些許不一樣。「對我們來說,上市等於重新掌握了一樣核武器。我創業十年,從來沒有過核武器,都是小米加步槍,一槍一個子彈。突然給你一個核武器,你一按,就有巨大威力。」

拿上核武器的暴風,打出的第一發彈是DT大文娛戰略,也就是N421暴風蟲。依託4塊屏幕(PC、手機、VR、TV),打造2塊核心的內容再生平台(影業、體育),以DT這1項核心技術打通平台與服務,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互聯網娛樂服務。N代表著廣告、電商、金融、硬體、O2O和遊戲等多種商業形式和載體。這是馮鑫多次在公開場合關於該戰略的解釋。

N421暴風蟲並非馮鑫一拍腦袋的決定,這其中雷軍對馮鑫的影響不小。當年,在和阿里談判的半年裡,馮鑫找過雷軍兩次。他問雷軍他的問題在哪,雷軍告訴他,「第一,你沒有選擇一個特別大的事,你選擇的事不夠大;第二,沒有找到足夠多的錢;第三,沒有找到足夠好的人。」

聽了雷軍建議的馮鑫,一直琢磨,未來到底會出現什麼。據報道,2014年五一假期,馮鑫一個人在辦公室待了一整天。他不停地抽煙,問自己,「這個事情我能不能幹,適不適合我干?未來大概到什麼時間,誰會進入這個市場,我能不能扛得住?如果幹,要怎麼干?如果下定決心,我又能放棄什麼?」

「感覺冥冥之中,老天爺給了一次巨大的機會。」最終,馮鑫的判斷是,未來十年,VR/AR、智能電視、物聯網/場聯網、聲音交互將成為新的四大互聯網平台。

上市成為暴風的轉折點,上市後,暴風一改小米加步槍的節奏,乘著上市的核武器,走上多元化拓展之路。當時,馮鑫相繼做了暴風魔鏡VR、暴風TV、暴風體育、暴風金融等。

2016年,馮鑫接受媒體採訪時估計,暴風體育和暴風TV兩個業務板塊,盈利時間要到2018年,VR板塊的盈利時間可能更後,「等到VR眼鏡和暴風TV真正盈利,公司的凈利潤會迎來爆髮式增長。」

在發展之初,VR硬體、TV、體育等新業務雖然勢頭都十分強勁,但卻結局潦草。2018年1月,在年度的戰略研討會上,馮鑫又明確提出要「All For TV」。他認為,2025年之前,中國互聯網真正的核心價值正在跟屏幕走向兩個場景:一個是客廳互聯網,一個就是汽車互聯網。

後來,在近9000字的自我檢討中,馮鑫提到,「現在回頭來看,當時還是有膨脹的心態。比如有100塊錢做50塊錢的事是一種狀態,100塊錢干200塊錢的事,是另一個狀態。或者覺得有五件事都對,但以你和團隊的能力來說,只能幹一到兩件事。挑戰是你是否能控制自己,是否甘心。」

就VR行業,暴風進入的時機還太早,市場上內容、硬體、用戶習慣等各種條件都沒有成熟,行業都還沒有到達爆發的階段,較早入局就需要企業有足夠的資金和時間等待。

在暴風TV業務上,無論是樂視,還是暴風,都曾希望通過硬體低利潤甚至賠錢來搶佔市場份額,然後通過互聯網服務和內容付費獲得盈利。但這條路的玩家,除了傳統電視企業,還有新興的互聯網企業;這條路的投入,除了智能硬體研發成本、還有不菲的銷售成本。

4年時間,在業務上,從亂花迷人眼走到all for TV,馮鑫一路摸索。最終,暴風的盈利狀況卻始終沒有讓股民看到曙光。

不善管理的「新手」馮鑫

馮鑫不是資本運作和管理的高手。這一點他自己也承認。父親曾經評價他,「這孩子應該搞科學研究」。馮鑫卻說,「其實可能他說得對,但我碰到這個時代了。」

作為資本新手,其實馮鑫是「幸運」的。

2015年A股開閘,彼時A股科技股的稀缺,這使得暴風一登陸,就大受歡迎。再加上碰巧趕上的VR熱,暴風講出的VR故事立刻獲得了市場認可。

暴風在隨後的40天里迎來高光時刻,拉出了34個漲停板,成為了風光無二的「股王」。股價最高時曾達到327元,市值突破408億元,1000倍的PE,創始人馮鑫的賬面財富超過了100億元。

同時,馮鑫也是不幸的。在資本的幻象面前,他像是一個生澀的、迷了路的誤闖者。

不懂資本,不懂管理的他被推上高位。應接不暇的問題中,尚未解決的、沒有發現的,都成為隱患埋在暴風的發展中。比如,公司換了三次CFO也沒有將公司拉上正軌,上市4年也沒有成功完成一起併購案。

「股價最高的時候,我們是主角,卻表現得像個吃瓜群眾,把這當作表演在看。」馮鑫曾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此說。暴風股價的最高點發生在2015年的5月底6月初,曾一度摸高到327.01元每股。但當時,暴風在資本上並無動作。到7月,隨著A股市場環境變化,暴風股價呈現下跌趨勢。在這一時期,馮鑫才後知後覺開始謀劃併購定增。

在這樁把暴風拉入深淵的海外收購案中,暴風犯了讓人匪夷所思的錯誤:沒有與MPS原股東簽訂「禁止競業協議」,導致兩位原股東套現離場後又另起爐灶;在無法保證可以獲得續約的情況下,就投入52億巨款(實際出資2.6億,通過槓桿以小博大);對監管風險毫無預案,買下MPS後沒能獲得批准裝入上市公司。

「怪不得別人,只能怨自己。」馮鑫曾在自我檢討中說,從暴風沒上市到上市,有太多的不適應了,也犯了很多錯誤,自己和團隊在融資和併購問題上「零經驗」,導致公司失去了作為上市公司的優勢。在問題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又很被動。

如今,暴風集團總市值僅剩20億元。相比高點時,已經跌去九成以上,已無力承擔自己的債務。馮鑫的上市公司股票,早已經全數被質押或凍結。

熟悉資本市場的人士稱,目前的情況下,由於暴風、ofo等新經濟公司輕資產等特點,比較難重整。暴風最壞的結果是破產清算。

文青善於思考。馮鑫一直也都是一個學習者,踉踉蹌蹌地走進資本場、商業場。4年過後,主營播放器業務早已丟失,暴風已不再是當的暴風。鐵窗之內,接近知天命的年紀,馮鑫或許有更多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就亞馬遜與谷歌問題,美兩大反壟斷機構已劃分審查職責
智能家居市場的新增與更換需求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