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皈依為何很重要?相當於進入佛門,轉折人生!

皈依為何很重要?相當於進入佛門,轉折人生!

文:達真堪布

學佛修行,皈依是最基本的,相當於進入佛門。皈依要如理如法,否則僅僅走過場、走儀式,也沒有多大意義。所以,希望大家都有一個正確的發心。其實,皈依有皈依的基礎等前提條件。如果沒有這些基礎,皈依也很難。皈依包括皈依的分類、方式方法以及皈依的學處。並不是舉行完皈依儀式就結束了,要了知皈依的功德,還要學很多東西。僅僅是皈依,功德也不可思議的。

那什麼是皈依的基礎?皈依的基礎是信心。佛法是從恭敬心和信心中得來的,以恭敬心和信心才能得到佛法。否則,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成就。我經常講,信心有多大,加持就有多大;信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這種信心不是一種迷信,而是一種明信。信佛一定要明明白白地信,學佛一定要明明白白地學。如果不明白就信就學,就是做表面上的文章,就是迷信。迷信不是佛法,國家反對迷信,佛家更反對迷信。佛是覺不是迷,學佛就要學佛的慈悲與智慧,學佛是要做一個覺悟的人,明白的人。我們不能糊裡糊塗,要明明白白地生活工作,明明白白地做事情。

佛講過三種信心:第一個是清凈信心,第二個是欲樂信心,第三個是勝解信心。

第一個,清凈信心。清凈信心就是清凈的歡喜之心,比如你喜歡上師三寶具有的這些無漏的功德——廣大的智慧、無偽的慈悲心、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清凈的戒律、深廣的願力,你還喜歡具有這些無漏功德的人,這都是一種歡喜之心。

為什麼叫清凈信心呢?如果你喜歡世間這些有漏的福報,就是貪心,是不清凈的。如果你喜歡出世間的這些無漏的功德,就是信心,是清凈的。你喜歡的對境是世間的、有漏的,就是貪心;你喜歡的對境是出世間的、無漏的,就是信心。對境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

信心是我們修行的動力,它相當於發動機。我們為什麼不精進、不成就呢?就是沒有這個發動機,或者說發動機有問題了,總是發動不起來。信心是從明理中產生的,如果對佛法缺乏了解、不明理,就很難有信心。

我們首先要了解佛法,了解上師三寶到底是怎麼回事。什麼叫佛?什麼叫法?什麼叫僧?什麼叫上師?這些不是空話,都是有甚深含義的。不是誰都可以是佛、法、僧和上師的。如果明白它們的甚深含義,自然就能生起歡喜之心,自然就有信心了。

我們現在就喜歡錢財,喜歡世間的這些福報,每天拚命地、不擇手段地追求這些。我們不應該成為貪心的奴隸,應該成為信心的主人。如果我們成了貪心的奴隸,被貪心控制或者牽引,就要六道輪迴。如果我們成了信心的主人,就能自在、解脫了。其實信心是一種自信,也是掌握自己的一種能力。

第二個,欲樂信心。剛才是只有歡喜之心,現在是有慾望。自己也要學習,也要擁有這些無漏的功德,也要成為具有這些無漏功德的偉大的人。有這樣的願望和慾望,這叫欲樂信心。

第三個,勝解信心,也叫不退轉信心。佛在經中講過:一切眾生都具如來智慧德相,也就是說都有佛性。佛性是什麼?佛是什麼?就是功德圓滿,福德圓滿,智慧圓滿。我們不像那些石頭或木頭,我們都有學功德、積福德的本能,這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佛性,所以我們都可以成佛。功德是學來的,我們也可以學;福報是修來的,我們也可以修。今年我們可能沒有功德,但是到明年就可以有功德了;現在我們沒有福德,但是到了明年或者以後,就可以具足福德了。你這樣學功德、積福德,也可以圓滿。你的功德圓滿了,福德圓滿了,就是佛了。明白這些,你對自己就徹底有信心了:「啊!我完全可以有這些無漏的功德,可以成為偉大的佛、菩薩那樣的人!」這叫勝解信心。

這三種信心都是修行的動力、加持的來源、成就的根本。佛在經中講過,我可以教你解脫成佛的方法,最終能否解脫成佛,還要靠你自己。如果沒有這三種信心,佛也無能為力。佛的慈悲是無偽的,是無分別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你這裡沒有水,就照不出月亮的影子。同樣,如果你沒有信心,佛再給你加持,再給你力量,你也接收不到。

如果你不爭氣,佛也沒辦法。我在這邊攝受你、拽你、教你,讓你學、讓你修,但是你根本不上進,那也沒辦法。就像現在的父母教育孩子一樣,父母非常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並且不斷地努力。但是如果孩子不聽話、不上進,父母也沒辦法。所以要將自己的信心與佛菩薩的加持,這兩種力量合在一起才能成就。成就靠佛力也要靠自力,只靠佛力或只靠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這三種信心是皈依的基礎,也是皈依的前提與條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是我問 的精彩文章:

修行是不是出家最好呢?
為什麼好多學佛的居士還有那麼多的煩惱和不安呢?

TAG:如是我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