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水滸傳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母親抱病,一去不返

他是水滸傳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母親抱病,一去不返

《水滸傳》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相信不少人都讀過不少遍。不過一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中也有一千個梁山好漢,這對梁山108好看的看法,自古以來就是褒貶不一。

他們劫富濟貧,看似有情有義,但從另一方面而言,其實內部又有自己的小團體,小打算。梁山好漢最後在宋江的帶領下,回到了朝廷,為國效力,但說到下場,卻並非圓滿,唯一算得上得以善終的,竟只有一個早早離開梁山的人,那就是公孫勝。

公孫勝是最早就投奔梁山的那一批人,在梁山聚義中他排名第四,道號一清。早年他與梁山第二任寨主晁蓋,以及吳用等七人結義,智取生辰綱後上梁山落草為寇,卻在宋江上山之後以母親病重為借口,逃離梁山。

公孫勝作為早先就入了梁山的人物,一身道術神神叨叨的,堪稱梁山上的公孫「半仙」;況且他還算是副軍師一般的人物,林沖就曾說他「公孫先生名聞江湖,善能用兵。」雖然這話有點名不符其實,不過由此也可見,公孫勝在梁山上地位實際上是不低的,那他為什麼會早早就脫離梁山呢?

歸根究底還是因為「看不慣」宋江。而這「看不慣」的緣由,是因為公孫勝比誰都清醒,一早就識破了宋江。公孫勝第一次離開梁山的時候,就在宋江上山的三天後,因為他知道自己原來的老大晁蓋是肯定「玩不過」宋江的。

相比於宋江,晁蓋更像是一個單純的江湖人士,有著最直接的義氣,或者說直白點,那就是「匹夫之勇」。但宋江不同,他更偏向於一種領袖,因此自他上山後,原本的綠林好漢們逐漸有了不同的小團體更流派。

但宋江的理念與公孫勝並不同,宋江太過忠心,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愚忠」,這種忠君愛國思想公孫勝看的很明白,他知道梁山在宋江的帶領下,最終還是得要臣服於宋朝的統治,他不願意,因此選擇借口離開。

在梁山的危急關頭,公孫勝雖說被戴宗多次邀請回梁山,但這第二次上山,他已經不是以梁山好漢的身份,而只是一個「外援」。在走之前,他的師父羅真人說了八個字「逢幽而止,遇汴而還」。

他謹遵師父的話,在征方臘前就選擇第二次離去,及時從已經在宋江的統治下變得失去了自由的梁山組織中抽身。果不其然,梁山108位好漢,最終死傷無數,而公孫勝卻因早早抽身,得以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乾隆患病,太醫確診後很無奈,低調開一方子:請與皇后同住百日
王陽明是否放了寧王給皇帝抓?他沒照做卻在別處滿足皇帝的虛榮心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