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花木蘭代父從軍幾十年,是如何隱藏自己真實性別的?她不洗澡嗎?

花木蘭代父從軍幾十年,是如何隱藏自己真實性別的?她不洗澡嗎?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首《木蘭辭》可謂是家喻戶曉,花木蘭替父從軍之事不僅在民間口口相傳,現在更是被搬到了各種影視作品中,連著名的迪士尼動畫集團都改編了《花木蘭》這一故事。

那麼有人大概會好奇,花木蘭此人真的存在嗎?據史料來看,應該是真實存在過的。《木蘭辭》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最初收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講述的是北魏常年受游牧民族柔然的侵擾,便規定每戶都需要派一名男子上前線,從而有了木蘭替父從軍之事。

該事件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被中國偉大數學家祖沖之記錄在《述異記》中;到了唐朝時,有皇帝感其行徑,特追封她為「孝烈將軍」,始建木蘭祠,而正史上亦有此戰相關記載。

公元429年,北魏率軍大破柔然,《魏書》記載「車駕東轅,至黑山。」「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渡燕然山。」而《木蘭辭》中正好有一句「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既然有史料證明真有此事,那麼更讓人奇怪的事情出來了,木蘭既然代父從軍這麼久,為何軍營中竟無一人察覺她是女人?難道洗澡,上廁所,甚至來例假等事都不會暴露出她的身份嗎?

首先就涉及到最重要的一點,木蘭到底代父從軍了多久?《木蘭辭》中有這麼一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還有一句是「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因此普遍觀念認為大概是十年或者十二年。但需要注意,古代詩詞中,數字基本多為虛數,像什麼「三、九、十、十二」等,均表示多數的意思,而不是具體有這麼多年。

具體多少年,只能根據北魏與柔然的戰役時間來確定。根據上文中的地域名來看,花木蘭參加的應為公元429年北魏攻打柔然的那場戰役,且《木蘭辭》結尾處有這麼幾句「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而公元429年那場戰役打完後,魏帝的確有大肆封賞將士。

所以結合史料以及《木蘭辭》來看,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具體時間頂多就是半年至一年。十年軍旅生涯如果想要隱瞞性別,大概是很難的一件事,但如果只有半年多的急行軍,花木蘭想要隱瞞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大軍出征之時,私人時間本就不多,再加上北魏的地理位置偏北,氣候乾燥寒冷,半年下來不洗澡也不是不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乾隆患病,太醫確診後很無奈,低調開一方子:請與皇后同住百日
嘉靖皇帝繼承皇位,首輔給他起了個年號,朱厚熜說:這個不行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