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全球唯一繼承蘇聯的國家,文化制度從未改變,民眾不富裕但很幸福

全球唯一繼承蘇聯的國家,文化制度從未改變,民眾不富裕但很幸福

放眼全球,對於人和一個國家來說,社會制度是保障人民生活穩定的重要因素,而文化則是一個民族甚至於國家存在的重要象徵。如果社會制度徹底發生轉變,本土文化也被外來文化所侵佔,那麼即使領土完整,過去的那個國家也早已消失。說起來,中國之所以還是中國,就在於中華文化綿延五千年而不斷絕。

遺憾的是,蘇聯卻沒有這樣的好運氣。1991年12月25日,紅旗落地,大廈轟然倒塌。解體之後,蘇聯的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紛紛改旗易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為此大力引入西方文化或是復興本土文化,只剩下孤零零的白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文化。在如今的白俄羅斯,冷峻對稱的蘇聯式建築、蘇聯歷任領導人畫像、大小形態不一的列寧雕像依然隨處可見,主要街道的名稱也符合紅色主旋律風格。這些具有蘇聯烙印的意象,在其他加盟國早已不剩,就連俄羅斯境內都有許多列寧雕像被摧毀或者推倒。

當然,建築也好雕塑也罷,說起來都只是表象,是否真正繼承蘇聯,還得看實質。在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國都選擇改頭換面,大力推行市場化,俄羅斯甚至還採取激進的「休克療法」。在改變舊有體制的同時,僅剩的和蘇聯相關的東西也被一併消滅。還是以俄羅斯為例,葉利欽把蘇聯時代的制度徹底推翻,導致國家差點兒二次解體,白俄羅斯則恰恰相反,經過慎重考慮後選擇保留傳統。

需要指出的是,白俄羅斯是蘇聯時代的斯拉夫三國之一,從人種上說,白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人的一支,和俄羅斯和烏克蘭比起來,血統更加純正,這也是「白」字的含義。白俄羅斯獨立後,完整保留了蘇聯式的制度與建築,街道名稱也幾乎和原來一樣。在白俄羅斯,蘇聯時代的印記隨處可見。酒店名稱還是十月、勝利40周年、老戰士、紅星這樣的名字,電影院叫的還是是少先隊員、禮炮等,街道上保留著蘇聯時代的風格,列寧、斯大林的雕像也都還在。從白俄羅斯,人們依然可以看見蘇聯時代的影子,甚至這個國家就是一個「活著的蘇聯」。毫無疑問,白俄羅斯是當今世界上保留蘇聯文化最完整的國家。

更耐人尋味的是,白俄羅斯的經濟制度和福利制度也繼承了蘇聯時期的相應制度,沒有像其他加盟國那樣盲目推行私有化,依舊發展平均主義,以大型國有企業為基礎,允許少量私有化存在。因此,白俄羅斯人的生活非常和諧穩定,雖然人均GDP只有6289.94美元(2018年數據),談不上富裕,但是貧富差距不大,而且壓力很小,所以人們的幸福指數很高。對於白俄羅斯而言,唯一的改變,或許就是國家元首的稱呼從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變成總統而已 。

對那些渴望了解蘇聯時代和文化的人們來說,白俄羅斯無疑是其最佳選擇。就像在其他加盟共和國已經基本消失了的國家節日,在白俄羅斯也都保留下來,十月革命日、衛國戰爭紀念日等依然是該國的法定節日。因此,有很多懷念前蘇聯時代的人和老兵們紛紛遷居白俄羅斯,只有在這個小小的國家裡才能找到曾經的記憶,這裡才是屬於他們的精神家園。如果說俄羅斯聯邦是繼承了蘇聯的軀體,那麼白俄羅斯便真正繼承了蘇聯的靈魂。

參考文獻:

《列國志:俄羅斯》《列國志:白俄羅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人生中最大敗筆,培養三個錯誤的人,結果葬送了蜀漢江山
三國家底最雄厚的武將,連曹操都自愧弗如,因拒絕曹丕借錢被貶黜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