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起名叫「哪吒」?哪和吒的本意很通俗,卻不簡單

為什麼起名叫「哪吒」?哪和吒的本意很通俗,卻不簡單

作者:坐照入神

每個名字背後都有故事,比如孫悟空,是菩提老祖為美猴王點化起名,自然要定住心猿意馬,悟破虛空。那哪吒呢?

近來新版《哪吒》以魔丸之姿橫掃動漫界,觀者如雲好評如潮。我也激動,中國的動漫又衝上一座高山。

冷靜下來才發現,我對哪吒所知不多,充其量也就是皮毛,想來與我一樣想法的人也不少,不如探究一下哪吒這個名字。

印象中的哪叱就是蹬著風火輪,玩變形三頭六臂遊戲的小神仙,在《封神演義》中出現,又在《西遊記》中與孫悟空過招。真相如何?

首先哪吒不是獨生子,還有兩個哥哥,分別是李金吒和李木吒,那他自然是李哪吒,都是李家吒字輩的高手。

我們如果查李靖的三代恐怕沒什麼意義,歷史上有個唐朝的李靖將軍,還有一個是太監,不查也罷。

李靖成了托塔李天王,李家這哥三也都很厲害,都是神仙中人,憑本事行走三界。而哪吒一詞有深意,如果說李靖為兒子起名有深意,還不如說《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有安排。

哪吒,哪當發音是(nǎ)時,比較通俗,比如去哪兒了。

讀(né)時,就是哪(né)吒。在清朝的《康熙字典》中,哪也就是儺。驅邪除惡之像。吒是嚇阻邪惡。哪吒兩字的本意就是驅逐戰勝邪惡之意,神威凜凜,無往不勝之意。

儺,也是遠古時的祭禮形式,在各種重要活動中出現。比如很早時就有神荼、鬱壘二位桃樹上的捉鬼大師,後來成了早期的門神。儺,也是一種祝福祈禱活動,在很多地區還有儺戲,往往是一批專職人員戴著特殊面具,莊嚴地唱歌跳舞,趨吉避凶。

仔細推敲哪吒這個名字,顯然也是《封神演義》作者寄予厚望的名字。李哪吒是太乙真人弟子,有人說作者想必參考了佛教傳說中的那吒,但是你看哪吒更多的是中國本土傳統中的小神仙形象,紅肚兜、光小腳丫 、光小屁股,如果不手持槍和圈,你叫他人蔘娃娃也行。

可是憤怒的哪吒好像從《山海經》化生出來,有挑戰權威的刑天之勇,對各類大神毫無懼意,敢想敢做。惹毛了他,打得龍王無處躲藏。即使他失去人的骨和肉,也要以蓮花身戰鬥到底……

啰嗦這麼多,你有發現嗎,中國古代人早就有善惡擬神化認知,懂得從對立統一正反兩方面看世界,而不是一廂情願地覺得世界總是光明,沒有黑暗。

那路遇黑暗怎麼辦?有些被黑化了成了申公豹之類的惡,有時喊出「道友請留步」,有時發出別有用心的感嘆: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憑你怎樣努力都休想搬動。

而有些人要主導自己的未來,絕不承認別人的指責和所謂的命運安排。

他們的口號常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哪怕面對「人們的偏見大山」也要勇敢地推開,穿過閃電雷鳴,闖過去……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哪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的精彩文章: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你真的明白嗎?
讀《周易》為什麼有千百種看法,逃不出最根本一條

TAG: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