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夜雨:今天我們總是埋怨大雨爽約,為何古人談到雨卻那麼傷感?

夜雨:今天我們總是埋怨大雨爽約,為何古人談到雨卻那麼傷感?

說來也很奇怪,今天我們(尤其是北方的童鞋)對於大雨遲遲不來很是憤怒。有時候天氣預報預報的是有大雨,是有雷陣雨,是有小到中雨,但在每個人的眼中卻總是艷陽高照。

因為我們每個人對於雨雪太渴望了,這幾天的天氣實在是太尷尬了,因為這幾天的溫度實在是太高了,太難熬了,每個人都期待著一場大雨,能夠讓這天地間的溫度稍微低少一點兒。

有了盼望,有了期待,而這種期待卻遲遲不來,就會讓人內心非常煩躁,就會埋怨。但是在古典詩詞當中,人們的心情可並不是如此,但凡寫到有雨的詩詞,大多數都表達的一種悲涼的情緒。今天分享的這首詩詞也是如此。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這首詩詞是万俟詠的《長相思·雨》,作者是一個宋代詞人。題目當中就能夠看出,主題寫的是「雨」,而且是夜雨。「一聲聲,一更更」,在這樣一個凄冷的夜晚,詩人聽著窗外的雨聲,敲打著梧桐葉芭蕉葉的聲音,徹夜難眠。一更二更,三更都過去了,直到深夜也無法安然入睡。

無奈詩人披衣坐起來,給了這首詩詞於更為悲涼凄冷的氛圍。「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窗外的夜雨聲聲打著芭蕉葉,而在窗內只有一盞微弱的油燈隨風搖曳。四處一片寂靜,只有窗外雨聲叩打著詩人的心。此情此景有無限的情愫生出來,甚至連著孤獨的燈也都在安慰孤獨的詩人。

這首古詩寫於詩人的早期,早年家為了科舉而遠走他鄉,為了能夠一舉成名而多年羈旅他鄉。在這樣一個深秋的夜晚,聽到連外的雨聲更是感覺到惆悵萬分。想到的是故鄉,想到的是遙不可及的未來,想到的是自己此時此刻一個人的孤獨。

所以下片一開始詞人的狀態是「夢難成,恨難平」,在這樣一個夜晚,他無法安睡總也沒有辦法做個好夢,而內心的遺憾、對故鄉的思念、對未來的盼望等等都在心中難以磨滅。但是此刻窗外的雨聲呢,可不管的憂愁的人不喜歡聽這種聲音,自顧自的一直滴滴答答直到天明。「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古典詩詞當中的詩人聽到這樣的雨聲,基本上都會有這樣的感觸。他們把窗外的雨聲和自己漂泊和自己孤苦身影聯繫到了一起表達的情感非常真切。雖然創造的氛圍比較凄涼,但是這樣的情景和婉約宋詞的意境,早已經融為了一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絕筆之作,14字中有2個「恨」,第三句7字是其一生的總結
李白26歲在他鄉看到月亮,寫了一首20字唐詩,傳承千年而不衰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