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兒子把父母關進墓中,每送一頓飯就加一塊青磚,直到出口完全堵死

兒子把父母關進墓中,每送一頓飯就加一塊青磚,直到出口完全堵死

由於古代戰爭頻繁,加上醫療結束有限,古人平均的壽命都不是很高,杜甫46歲時寫下《羌村三首》中就有「晚歲迫偷生」,蘇軾38歲時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也曾寫道:「老夫聊發少年狂」。

古人大多數在三十多歲就開始籌辦自己的葬禮,在古時成喪葬習俗非常多,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喪禮、葬禮、服喪,在服喪期間,家屬要給死者換上新衣,還需要在口鼻之間放置一塊棉花。

除了這些最基本的葬禮外,一些地方還保留著自己的特殊的墓葬方式,好比藏民,他們實行天葬,而在唐朝時,「瓦罐墳」是墓葬的主要方式,顧名思義,「瓦罐墳」就是在在地下挖一個類似瓦罐的墳墓。

周邊用青磚封死,只留下一個小出口,這個小出口,是為了方便家屬送飯,既然下葬,為什麼還要送飯呢?其實下葬的並不是「死者」,而是已經過了60歲還沒有逝去的老者,由於封建思想,古人認為老者過了60歲不下葬,就會「偷取」後代的壽命。

為了保留後代的血脈,只能將老者關進墳墓當中,一天送一頓飯,持續三百六十五天,墳墓的小出口就完全就被堵死,在他們看來,這種方式就是安葬了家屬,而被安葬的家屬,大多數都是心甘情願。

至於「瓦罐墳」的傳聞,專門研究民俗的史學家,通過多地造訪,查閱史記,得到了一些答案,但疑問也更多了,關於「瓦罐墳」在野史和正史都沒有太多的記載,這種習俗只存在民間傳說。

而且從秦朝秦始皇、宋朝包拯、元朝都各有關於「瓦罐墳」的傳聞,相互流傳下來的版本也各不相同,而且古代並不缺乏高壽的人,東漢末年,華佗約生於公元145,去世時是公元208年,享年97歲。

東晉的抱朴子葛洪也活了80歲,而葯聖孫思邈更是活了101歲,而民間流傳最早的「瓦罐墳」版本是在先秦時期,但是在先秦之前,高齡老人也出現過,所有這種民間流傳的「瓦罐墳」習俗不太可能出現在封建時代。

但對於這個習俗更加有可能出現在史前部落,由於史前部落生產力低下,糧食不足,照顧60歲的老人就變得十分的麻煩,因此可能出現「瓦罐墳」習俗,而「瓦罐墳」習俗確實是存在的,並沒有被史學家否定,只是難以考究「瓦罐墳」到底出現在那一年。

這種將60歲老人送進墳墓的習俗也被稱為「六十還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史 的精彩文章:

他揚言要炸開喜馬拉雅山,因詐騙入獄,出獄後只剩北京264套房
皇帝怒斥宰相整日不做事,宰相回懟了一句,皇帝:原來你是對的!

TAG: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