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冒死從國外「偷回」一根藤,卻成為無數百姓的救星,了不起

此人冒死從國外「偷回」一根藤,卻成為無數百姓的救星,了不起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只有食物方能讓生命延續下去,而只有生命能夠得以延續,其他的事情才有了完成的可能性。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袁隆平老爺子發明的「雜交水稻」等的功勞,讓如今的人們不再為了飽腹而煩惱,甚至於我們中國的美食品種成千上萬,豐富程度難以置信,吃飽不再是人們的渴求,吃好才是人們日常的考慮。

然而,在古代時候可不是這個樣子,古時百姓日日為食不果腹而擔憂,而拯救他們的人名為陳振龍。

陳振龍,他上世業儒,自幼吟讀詩書,年未二十即中秀才,後厭倦科舉,棄儒經商,移家於閩縣南台達道鋪,並隨眾商人赴呂宋島(今菲律賓)經商。被後人稱為「甘薯之父」。這個稱號是如何而來的呢?

甘薯,由於當初是由「外番」引進的,所以又稱「番薯」。因地下塊如瓜,我國北方又稱地瓜。甘薯有紅、白、黃、紫等多種,可充饑,制澱粉,釀酒。釀出的酒,當地人稱「番薯燒」。陳振龍能夠被人稱為「甘薯之父」是因為一個故事。

話說,古時的人民大多都靠農種為生,但是卻收成甚少,並且古時的農作物對於天災人禍等的抵抗能力極差,很容易便收成大減,再加上人力有效土地有限,在經歷災害的摧殘,加上繳納賦稅之後,留給百姓們自己的,甚至連養活一家人的都不夠,因此古時有很多人是因為挨餓而死的。

而遠到菲律賓經商的陳振龍,意外的見發現當地種有一種農作物,不僅耐旱易活,並且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一想到這種農作物如此好養活,又能夠飽腹,如果帶回家鄉的話,那麼父老鄉親們就不用天天挨餓了。於是他趕緊打聽如何種植這種農作物。

然而,在打聽的過程中,他卻意外的發現,當時的那塊地方正處於西班牙政府的控制之下,若是沒有得到其同意的話,將甘薯帶出去是會惹來殺身之禍的。但是,陳振龍聯想到家鄉「閩都隘山阨海,土瘠民貧,賜雨少愆,饑饉存至,偶遭歉歲,待食嗷嗷」於是他便不顧西班牙政府不許朱薯出口的禁令,將薯藤絞入吸水繩中,渡海帶回福州培植。

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飢。振龍子經綸白於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大有收穫,可充穀食之半。自是磽确之地遍行栽播。」

甘薯引入我國,改善了我國農作物的結構和食譜,成為我國舊時代度荒解飢的重要食物之一。據古籍記載,荒年時,「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清乾隆年間,甘薯已推廣到全國大部分地區。而這都得益於陳振龍冒死帶來的一根藤,他也因此而成為了無數百姓的救星,所以才被稱之為「甘薯之父」。

甘薯有多好?除了充饑之外,甘薯也有很多好處。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明確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海中之人多壽,而食甘薯故也」。

甚至於,乾隆皇帝為推廣朱薯,每餐必吃朱薯並贊:「好個紅薯!功勝人蔘!」並且在乾隆四十一年,皇帝下詔書:「推栽番薯,以為救荒之備」。

而得益於番薯的推廣、畝產量的提高,以及水利工程的完善、賑災政策的推行,清代的人口實現了爆炸式增長。當時西漢人口已達六千萬,然而直到明末人口還只有一億人,可是到了乾隆就猛增到兩億,清末就是四萬萬同胞了。

晚晴時期,中國陷入內憂外患,底層百姓背負著沉重的賦稅,好在有番薯果腹,終不至餓死,熬過了屈辱的百年近代。

可以說,甘薯的引入,給古代的中國帶來的好處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更是大大的緩解了古代中國人民食物嚴重缺乏的問題,成為了億萬百姓的救命補給。

如今經過了千百年,甘薯依然還活躍於中國境內,並且是發展為諸多菜品的食材。而為了感激將甘薯帶來中國的陳振龍,在清道光年間,福州人便在烏石山建「先薯亭」以紀念這一成功的引進。

對此,你怎麼看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度歷史觀說 的精彩文章:

甄嬛:甄嬛至死都不知,蘇培盛效忠的不是皇帝也不是她,而是此人
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華妃,為雍正生育4個孩子,比「甄嬛」更受寵

TAG:一度歷史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