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哪吒》燃爆全網:敢讓孩子做自己,是一種很高級的教育

《哪吒》燃爆全網:敢讓孩子做自己,是一種很高級的教育

澳洲折扣資訊

最勁爆的折扣,詳盡的產品信息

本周最熱的院線片,無疑就是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

豆瓣近20萬人評價,仍然是8.7分的高評分。

數據平台的票房預測也都超過20億了,儼然暑期檔頭號華語片的架勢。

可以說,在大家都毫無預期的前提下,有一個暑期檔爆款,就這麼非常低調的誕生了。當然,也不能叫低調,實際上,在前幾天大規模點映之後,很多人就已經對哪吒的大熱有所預期,並一輪又一輪的上調期待值。

尤其是豆瓣開分之後,一直在8.7-8.8分左右晃。這樣的高評分,無疑是暑期檔的現象級。

可以說是相當火了。

不過,如果之前關注過我們的前瞻,則會發現。其實一開始,我對哪吒是沒什麼期待的。

理由特別簡單,哪吒太丑了!

好吧,我檢討自己,作為一個顏狗,我又一次以貌取人了,因為這個煙熏妝、大板牙、塌鼻子,接受起來真是好吃力。

所以,接下來我就被打臉了唄,無論是如今的高口碑、高票房,以及我自己對影片的觀感,都需要承認,對哪吒這片,我確實是有點以貌取人了。

作為一部華語片,尤其是華語原創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很多值得推崇的地方。比如製作,能看出創作者很花了特別多的心血,製作真的很不錯,尤其是動作場面,這是動畫工業化最看重的一點,人家做得非常流暢,也很好看。

而劇情方面也明顯是用了心思,相當於是哪吒又一版的故事新編,在原作基礎上,做了很多新的修改和變化。

尤其是,影片在娛樂性上非常用心思,這也是影片能受歡迎的原因。作為一部大眾向的娛樂電影,娛樂性總是要把握的,而這部動畫,也做到了有笑點、有淚點、也有燃點,這基本上是成功的動畫作品最需要的一些元素,哪吒都具備了。

尤其是,這還是一部本土原創的華語動畫。這本身就是加分項嘛。

相比影迷,動漫迷對本土原創作品的榮譽感也更強烈一些,會更期待,也會更支持。

就好像當年大聖的自來水們,也是讓人領教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華語原創動畫確實不太爭氣,精品實在太少。自從大聖的成功之後,基本每年暑期檔,都會有華語原創動畫號稱是新一部大聖,但是看下來,似乎都差著那麼一口氣。

包括那部讓無數人寄予厚望,眾籌支持的《大魚海棠》,最後表現也是不溫不火。

之後的幾部,同樣是是各有野心,卻又各有缺憾,沒有辦法真正成為全民話題和熱點。一直到了這次的《哪吒》,似乎又可以接棒大聖了。果然還是傳統神話中的兩大經典形象受歡迎啊!

在我看,《哪吒》的熱度,首先源自其娛樂性,《哪吒》是部娛樂性很高的動畫片,從頭到尾都是各種笑點,情感上還有父子情的暗線,又有我命由我不由天這種中二式燃點。觀賞上給觀眾點其實很多。

尤其是,製作本身也非常出色,有幾場戲在場景上,真是很好看。比如,哪吒與敖丙在夕陽下的海邊踢毽子的場景,就是相當美了。

起碼在我這,算全片至美場景了。

還有,哪吒與敖丙的相愛相殺兄弟情,也是很多粉絲會關注的一條感情線,

兩個人一個頑劣淘氣,一個是秀氣內斂,很多人都是可以的

包括哪吒的形象,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很醜的,但是,變身賽亞人之後,確實是超級帥啊!

或者,是因為之前實在是太丑了吧。所以變身之後,有點醜小鴨變天鵝的感覺,給觀眾,尤其是我這種看顏的觀眾,帶來的衝擊力會更大。

劇情方面,則是在我們熟悉的哪吒基礎上,做了很多變化和改編。在這裡,為哪吒代入了一個新的身份,就是魔童轉世,是天生的妖魔。

也是因為生下來就帶有的妖性,讓百姓和外人都非常懼怕,甚至是恨他。這其中,有很多對於種姓身份的探討。除了哪吒、包括龍族敖丙、甚至大惡人申公豹,其實,他們都是被身份成見所傷害的一批人。

因為出身不好,受歧視,被排擠,最終,也改變了他們。

所以,哪吒最後才會要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樣的中二狂言,對抗的就是這個身份問題。這樣的設定,當然很熱血,也很容易讓觀眾嗨。據說,這樣的主題,也與導演自身的事業經歷有關,也算是心聲了。

與之相對應的是哪吒的父母:李靖夫婦形象倒是逆轉了。

尤其是這陳塘關的總兵李靖,已經變成了一個心有大愛,甘願為子犧牲的慈父,這甚至成為片中一個很關鍵的淚點,還有朋友表示看哭了哦。

而上面兩點變化,也是新版哪吒與79版哪吒最大的不同,甚至成為這個動畫最大爭議的一個地方。

因為,在很多人記憶的哪吒故事裡,大多源自1979年版的《哪吒鬧海》。而那一版的哪吒,其實是個非常典型的反叛者,而他最主要想反抗的,就是他老爹李靖了。

在那個的故事裡,哪吒有些地方跟孫悟空是很像的,都是那種徹頭徹尾反叛者,有著特彆強的造反精神,對皇、父等等一律不鳥。誰管你們什麼身份,該干就干你,它其實也呼應著那個時代的精神。

所以,那一版的《哪吒鬧海》,最精彩的那場戲其實就是哪吒自刎了,傷又狠,你們的血肉骨皮都還給你們,這也是相當造反精神了,並有其時代特色和意義。

真是讓人懷念的好動畫啊!

其實,能夠理解《哪吒之魔童轉世》對哪吒以及其父子關係的變化。畢竟時隔40年之後,新一版的故事,不能照抄上一版,必須要有新的變化,有對新的時代的反饋。

況且,1979版原本也是改編,因為原著的哪吒,其實更兇悍和頑劣,最後打得他爹四處跑,他爹才有了玲瓏寶塔,來降服這個逆子。

79版的哪吒,是美化之後,並賦予那個時代的時代精神的哪吒。而2019版的哪吒,則需要再次推翻之前的故事與設定,增加新的內容和變化。

所以,才會有這個從小被歧視,渴望被認同的丑娃哪吒。包括哪吒與敖丙的雙人糾結情,也是這個時代,觀眾更歡迎的。從劇作上,2019的魔童哪吒,改得挺好的,劇情也非常順暢和吸引人,新編的邏輯與人物關係也都解釋透了。

而關於這兩版,也很難說是誰好誰壞,是不同時代的特徵吧。只能說,從我個人的角度,我更愛1979版的哪吒自刎,包括它背後所蘊含的內容,是跨越時代的。

見仁見智吧。

當然,用1979的《哪吒鬧海》來評價《哪吒之魔童降世》,有點欺負人。就好像我們覺得大聖歸來好,也不會將之與《大鬧天宮》相比一樣。

客觀的說,《哪吒之降世魔童》,放在近幾年的華語原創動畫裡面,還是很值得一說的,尤其製作和動作場面非常精彩。遺憾當然有,包括有些朋友吐槽的喜劇或搞笑部分(有幾處確實挺low的),但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或者,這也再次證明,好的華語動畫,首先是要用心打磨,才可以出來的。因為這部哪吒,同樣耗費了非常多的時間。

挺好的。

1. 魔童降世

前幾天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預告片,我對這個鯊魚齒、掛著黑眼圈的魔童形象,內心是抵觸的。

但電影上映後,一個半小時票房破億,首日破 2 億,3 天破 7 億,連豆瓣都打出了 8.7 的高分!

我坐不住了,大半夜跑去看了個夜場。

看完,哪吒雙手插兜、面帶壞笑、喪萌喪萌的小樣,一直在我腦子裡晃悠~

耳邊也不由響起「是他,是他,就是他」,哪吒的形象就是他了!魔丸轉世,可不就得帶點邪氣

整部影片最大的淚點,集中在兩個孩子身上:哪吒和敖丙

兩個不同資質的孩子,兩種不同的養育方式,兩種迥異的人生。

(下文會有劇透)

2. 哪吒與敖丙

哪吒是個「怪胎」,一出生就為世人所不容。

他抗爭,但越抗爭,越坐實「魔童」的形象。

於是他自嘲: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尿褲子的年紀,就承受如此的成見,真讓人心疼。

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兒童」,李靖夫婦身心俱疲,但從未放棄。

父親上天庭求醫問葯,母親為了給哪吒積累功德,整日斬妖除魔。

為了讓哪吒接受更好的教育,早日擺脫魔童的標籤,他們給孩子找特教(太乙真人),可謂操碎了心。(這樣的家庭隨處可見,所以才引起共鳴,拉來那麼多票房吧)

不僅如此,片中的李靖也顛覆了以往「以父權自居」的形象,他包容哪吒魔性的一面,不僅沒有逼哪吒自殺,還做好了關鍵時刻與子換命的準備。

和魔童哪吒相比,靈珠轉世的敖丙堪稱乖順好少年。

他聽從父親的安排,認真向師父彙報學習進度(按時交作業的乖孩子),甚至連和誰交了朋友都要彙報,真的是萬千家長心目中省心的乖乖寶。

這樣的孩子,輔以好的教育,結局是不會太壞的。

只可惜,他從小背負著整個龍族千年的重託,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有的壓力。所以即便處處優秀,可他並不開心。

尤其是萬龍甲,真有點帶著全族的期望參加高考的感覺,「我們把最好的都給了你,你必須考好」!

可憐的敖丙,活成了龍族的「人質」!

3. 兩種養育方式,兩個迥異人生

我們來對比這兩種養育方式:

哪吒:魔丸轉世,天生戾氣

母親:反正只有 3 年壽命,不如咱們辭了公職,陪他遊山玩水,讓他有個快樂童年?

父親:此生雖短,但希望他將來不背妖怪的罵名,得找個好老師,讓他走正道。

老師(太乙真人):慈眉善目的炮灰挨揍型體質,被徒弟整蠱,也從不氣惱,還給他各種尖端裝備。

結果,魔丸被教化

敖丙:靈珠轉世,天性溫潤

父親:你是龍族的希望!一句話壓倒一條龍!

老師(申公豹):妖族是不會被認可的,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結果,靈珠黑化傷人

在不同的養育方式下,魔童哪吒和三好少年敖丙,像太極圖裡的陰陽魚,各自游向兩個極端。

相比之下,無論是表現出魔性還是靈性,敖丙,一出生就活在期望和責任里。

敢讓孩子做自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育,這種父母有著高層次的眼界和格局,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獨特而優秀

相對而言,低層次的教育,會像一個早已定型的模具,它把孩子框進去,最後教出來的孩子,中規中矩,甚至無法駕馭自己的人生。

4. 魔童與「熊孩子」

魔童哪吒,放到現實中,其實就是調皮搗蛋四處惹禍的「熊孩子」。

他們本質上不壞,甚至很多時候是出於純真善良才闖禍。但是他們總是把最差的那一面表現出來,他們的執拗和讓人無法容忍的「破壞行為」,常常遮蓋了其優點,讓他們自己,也讓周圍的人苦惱不已。

作為父母,我們能看到孩子「熊」的一面,更應該知道他為什麼「熊」。

從兒童發展的角度,兩歲之前的孩子,會有很多「野蠻粗魯」的行為,比如揪頭髮、咬人、推人、打人,這種「熊」,其實孩子自我意識增強,卻不懂表達的表現,再加上動作發育不到位,就會顯得沒輕沒重

美國兒童成長專家哈韋·卡普(Harvey Neil Karp)曾戲稱:寶寶要到一歲半之後,才會從「小野人」,進化成「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有一些暴脾氣小孩,一旦打定主意,什麼話都聽不進去,什麼過分的事都敢做,像極了魔丸轉世的哪吒。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用「神經綁架」(neural hijacking)來解釋孩子的這種挑戰性行為。就是說,脾氣上來之後,孩子的神經細胞就好像被情緒綁架了,那一刻,他的思維是不在線的。

《暴脾氣小孩》一書的作者羅斯·格林博士認為:暴脾氣小孩只是缺乏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語言能力,認知靈活性,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等。

想讓孩子少發脾氣,我們有必要多關注孩子這些方面的能力。

語言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的孩子,更容易發脾氣,動手打人,甚至咬人。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惹怒了這種孩子,就好像不小心踩到了小狗的尾巴,它要麼逃跑,要麼只能咬你,沖你叫。

平常要多跟孩子聊天,聊天不僅僅是溝通,更是在教孩子學表達。

認知靈活性

小孩子之所以執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缺乏認知的靈活性。他們的思維模式,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

哪吒不會理解他身上善、惡交織的矛盾性。於是,父母安慰他:你是靈珠

這是在正面暗示他:你是個好孩子,只不過你的某些行為不太妥當,讓世人誤解了你。

養育中,我們有必要通過期望效應,將認死理的孩子引向光明。

分析問題的能力

大腦面臨挫敗感時,首要任務是找到導致挫敗感的原因。找到了原因,才能規劃解決方案,並預見可能產生的後果。如果孩子連原因都分析不清楚,那就談補上解決問題了。

哪吒明明渴望跟小夥伴一起玩耍,明明渴望得到百姓的認可,但由於得不到承認,所以他竭力迴避,並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

這在心理學上叫「假性疏離」。這種情況,常見於兒時。孩子試圖相信依賴,卻因此受到傷害,就容易變得叛逆

母親幫他分析說:你表面上不說,但內心可是想得到大家認可的,不是嗎?

一句話說中了哪吒的心事,撕掉了他假性疏離的防護層,給了他正視自己的勇氣。

管理情緒的能力

發脾氣的時候,保持清晰的思維非常關鍵。

而孩子很難做到情感分離,他們無法做到暫時「擱置」情感。

有研究發現,在平時,很多孩子具備成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一旦產生挫敗感,強烈的情緒就會阻止其能力的發揮。

這時,他們發脾氣,不是存心不配合,而是在挫敗感的衝擊下不知所措,他們無法讓自己冷靜下來,更無法調用理性和智慧。

5. 小 結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哪吒。有時他很聰明,有時他也犯傻。

天底下沒有完美的孩子,但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哪吒強大的攻擊性,是可怕的破壞力,不也正是天賦的戰鬥力嗎?

理解孩子,知道哪些是他成長中的正常表現;寬容孩子,不斷犯錯,是孩子成長的必然歷程。

敢讓孩子做自己,能用適合孩子的方式去引導他揚長避短,他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場修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贏得愛和寬容,都能做更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澳洲潮流時尚 的精彩文章:

劇情反轉!第1位澳洲籍教練力挺孫楊:孫楊清白,霍頓為人虛偽!
年中大促今天開始!最高5折,售完為止!

TAG:澳洲潮流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