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食不孤獨,上海有最不落魄的單身生活
一人食的奧秘在於
不用遷就對方口味,豐儉由人
可以心無旁騖的對待事物
真正享受食物帶來的美好
在傳統的印象里,一個人吃飯似乎總和「將就」、「心酸」等字眼分不開。
最近,DT財經和餓了么就臨摹出了上海最「孤獨」的一人食榜單。其中,浦東新區貢獻了上海近一半的最孤獨區域,而像張江、漕河涇這樣的地區更是被打上「孤獨」的重災區。
DT財經
在這份報告里,不光從事IT、金融業的程序員們,就連光鮮的外企白領們也沒逃過一人食的命運。
雖然區域不同,職業不同,但生活在上海這樣的城市,一個人吃飯更像成年世界裡無需多言的潛規則。
只是,這其中越多越多的人是主動選擇一人食,拋棄上海2400萬人,他們一個人吃飯的快樂你可能想像不到。
01
想一個人安靜地吃口飯
中國的「空巢青年」人數已經達到5800萬,並且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國家統計年鑒》顯示,全國一人戶佔比最高是上海,每四戶人家裡就有一個在獨居。
當空巢青年像星星一樣散落在上海各個角落時,獨居潮引發的一人食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
《我家那閨女》吳昕的生活堪稱獨居青年真實寫照
在靜安寺上班的的LiLi,下班進地鐵前,她就在網上買好了新鮮的蔬菜。她住在寶山站,經過計算,一小時後到家,今天第一個電話會響起——來自熟悉的外賣小哥。
大學畢業後獨居5年,LiLi實際上還挺享受一個人安靜吃飯的感受。「獨居不代表就要放棄享受美食吧,就算一個人吃飯其實也可以精緻一點。」
像LiLi這樣將孤獨的一人食過出了新滋味的人不再少數。豆瓣上一則關於獨居好處的帖子,就有一千多條內容,其中,大部分人都曬出了自己的精心準備的一人食。
即使在外面吃飯,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一個人。
平常工作繁忙的程序員小張就坦言,「和朋友約個飯的成本真的太大了,不僅要花時間商量吃什麼,還得互相遷就。最重要的還有交通問題,工作日里約的稍微晚一點就沒地鐵了。」
對於當代年輕人,其實不光是中午會選擇快餐, 25%的人在晚上也會選擇吃獨食。在一天忙碌結束,這一刻留給自己喘息和獨處顯得猶外珍貴。
如果約不到人吃飯總有千奇百怪的理由,那麼「社恐」的人選擇獨食似乎就更天經地義了。
二次元愛好者小彩,表示已經很不適合呼朋喚友一起出門吃飯了,「當電話和互聯網越來越方便,和人面對面地交流其實會讓我有恐懼感,如果是這樣的一頓飯,我真的吃不下去。」
《小森林裡》獨居的市子治癒了無數人
02
一場單人食的狂歡
一個人吃飯可以算是一種孤獨,那麼一群人選擇一個人吃飯就是一場單人食的狂歡。
早在上世紀末,日本一人食的開山鼻祖,一蘭拉麵,就領悟到了孤獨經濟背後的精髓所在。
在一蘭,你連營業員都不用見,在點餐機上就能選到想吃的拉麵。一個人坐的小格子間,左右都有擋板,面前的隔板還可以打開上菜,完美了阻擋了跟任何人寒暄的可能。
如果這樣的空間,你嫌還有點逼促擁擠,那麼一家日本餐廳推出的「完全一人席」絕對滿足 「一人食重度患者」所有的想像。
店裡,每個席位都有一個半封閉、安全感十足的小包廂,不僅配有電源、WIFI、餐具盒、各種調味品也都一應俱全。最重要的是不限時間,一日三餐在這裡窩上一整天都沒問題。
除了在硬體上給予了 「單身狗」食客滿滿的關懷,在菜品上,日本一人食也從放棄過突破。
在日本,甚至還有單人烤肉店、一人旋轉壽司,更誇張的連單人燒烤野營都有。外灘君覺得是不是期待一下中式的滿漢全席。
單人燒烤野營
而在中國,一人食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根據一項調查,46%的人在過去24小時都曾獨自用餐,而這個比例更是逐年增長。
在受訪者中,16%的人就表示自己更喜歡一個人在外面吃飯。
日常就餐的食客就佔比在35%;
在中國,一人食的選擇很多。然而近幾年,在大家印象里,要呼朋結伴一起吃的火鍋,如今一個人吃也毫無違和感了。
其中,不得不提的王者食物海底撈,它甚至一度開創玩具熊「陪吃」的風潮。儘管這一舉措,被人不斷吐槽太尷尬,但是選擇模仿的商家從來就沒少過。
明星劉亦菲也會一個人吃飯
如果在海底撈,你覺得一個人點一個大鍋難以消化,那麼這兩年如雨後春筍般開遍全國的各式小火鍋就將一人食的精髓潤物化無聲了。
一份肉、一個蔬菜拼盤、一個鍋底、一份小料的量,佔據吧台的一小方天地,將一人食的身影完美隱藏在諸多背影中。
小火鍋的形式不僅可以解饞,而且不擔心浪費,吃起來還輕鬆自在,堪稱一人食餐廳的楷模。
在中國青年報社的調查問卷中,曾有71.5%的受訪青年明確表達商家有必要設置單人就餐空間。
對於當代人年輕人而言,選擇「怎麼吃」似乎越來越比吃什麼更重要。
03
上海有最不落魄的「一人食」
如果你是單身,恰好又不喜歡熱鬧的人群,那上海無疑是最適合一人食的城市。
作為一線城市,上海壓力大,上海人也常常被認為功利、冷淡。但正是這種保持距離的疏離感,從小吃攤到高級飯店,讓你在任何地方一個人吃飯都不會被人側目,以及覺得奇怪。
在上海,一人食的選擇也有很多,你可以在便利店簡單的解決,全家、羅森、7-11、喜士多……遍布了上海的大街小巷。
無論多晚,街邊的拐角永遠都有24小時的便利店在等你。夏天,打開瓶蓋聽到可樂刺啦刺啦的冒泡聲,冬天,則是關東煮咕嚕咕嚕的蒸氣聲。
願意買菜回家做飯的人在上海也不會失望。
當南北方差異已經大戰了五百回合,在買菜這件事上,贏得人永遠都是南方人。
不管是一個人西紅柿還一顆白菜,在上海你都可以盡情地精挑細,哪怕只買一根蔥,老阿姨和老爺叔們也會拿個塑料袋幫你裝起來。
這對於獨居一人食的人無疑是種暗戳戳的鼓勵了。
北方買菜VS南方買菜
在食物種類上,作為國際化的上海,可選擇的種類也是緊跟時代的潮流。
在大眾點評上, 搜尋關於一人食,你能找3千多個結果。不管是在日本火爆的單人烤肉店還是拉麵店,你都可以在上海嘗到同款。
開在上海的一人食拉麵館
如果你要點外賣,上海適合一人食的外賣更是匯聚著天南海北的美食,默默慰藉每一個異鄉的靈魂。
在「魔都一人食外賣」數據中,像居住在大華地區的人愛的就是西北菜和廣式茶餐廳。
而張江、三林的小夥伴則更喜歡胡辣湯、炸醬麵,另外,牛排、烤肉,他們也常常作為鼓勵一餐犒勞自己。
DT財經
在上海,獨自生活或許有孤獨,有寂寞,但是由此催生的「一人食」,帶給年輕人的也恰是一份治癒。
正如《孤獨的美食家》裡面說過的那樣,「孤獨也是有正能量的,它代表著每個人所能擁有的自由和獨立」。
所以,快到中午了,現在可以靜下來想一想,我的胃現在想吃什麼。
文 /圈圈
圖片來自網路、DT財經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外灘君開始招聘啦!有才能的小夥伴們快來投簡歷~
酒店編輯 /資深編輯:2位
品味好、熱愛酒店,喜歡旅行體驗,能拍好圖、會寫好文的優先
商務拓展:2位
熱情開朗,有品牌服務意識,具備資源整合和策劃理念,有一到兩年數字媒體經驗
電商運營專員:1位
喜歡網路購物,有好的文字、圖片表達功底、有1-2年電商運營經驗和策劃經歷者的優先
十六鋪生活家愛買好物
廣告聯絡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我們試穿了優衣庫的這個系列,居然可以越穿越涼快!
※赫本女神的復古時髦感,這條西裝短褲功勞少不了
TAG:新外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