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阜內大街景觀環境設計及建築立面改造

阜內大街景觀環境設計及建築立面改造

阜成門內大街景觀環境設計及建築立面改造

Landscape and Fa?ade Renovations of Fuchengmennei Dajie

阜成門內大街(後簡稱「阜內大街」)形成於元代,西起西二環阜成門橋,東至西四十字路口,全長670m,是北京 「一軸一線」中朝阜路「一線」的西起點。1990年,阜內大街街區被確定為歷史文化保護街區,沿線分布妙應寺白塔、歷代帝王廟、廣濟寺、魯迅故居等多處國家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北京最古老的大街之一。通過現狀調研,阜內大街現有交通空間凌亂、分車帶不連續、行道樹缺位較多,局部空間過於寬敞、街道尺度感低,部分設施布置凌亂、空間利用效率低下、缺少休閑場所等問題存在。

阜成門內大街區位示意

原狀

2015年4月,阜內大街街區整理與復興一期項目主體立項,2015年5月- 2017年3月,阜內大街景觀環境設計及建築立面改造方案出台並通過市規土委、市城市管理委的審批,方案以重點解決「道與街、車與人、景與境」3組關係為指導思想,在交通動線整理、沿街立面改造、「綜合桿」整合、道旁綠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整治,2017年5月- 2018年10月,陸續完成的各項整改包括道路工程,鋪裝工程,城市家居、小品,排水工程,夜景照明,合桿、並桿、架空線入地等工程實施工作。

阜成門內大街一期項目改造後

立面整治

改造前街麵店鋪中存在店面招牌雜亂、門窗比例過大等諸多與傳統風貌不符的情況,遵循城市建設、街區治理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對一部分商鋪和門面房恢復傳統牆面樣式,外貼真磚切片和石材,拆除違章店面招牌,統一形式,滿足「一店一招」要求。

阜成門內大街255、257號

阜成門內大街273號

阜成門內大街295號

道路交通

道路路面

浙商銀行前及南側公交站

阜成門站B出口周邊

阜成門站B出口周邊

公共環境

阜成門地鐵站B口西側改造前出站口朝西北,乘客往往選擇穿越公交站場的捷徑,造成人車混行存在安全隱患,並存在居民藉助廢棄線桿私搭電線的情況,存在用電隱患。改造後首先拆除多餘的鐵柵,騰退出向北疏散出站人群的通道,同時用綠籬和欄杆對公交站場一側徹底封堵,避免行人橫穿。站口西側小廣場改為城市小微綠地,美化環境。

浙商銀行前及南側公交站改造前缺少步道和遮陽,地面全部硬化,站台設置零散,乘車人常從步道跨越護欄橫穿輔路乘車,存在安全隱患。針對這些問題,改造後補植行道樹,將站台集中設置,東西兩側補設綠籬,引導乘客集中通過人行橫道穿越輔路。地面有序增設休息凳、垃圾桶等公共服務設施。

阜成門地鐵B出口周邊

東方資產大廈前景觀

白塔寺山門改造前圍牆過高,影響山門效果,前廣場過渡空間未加以利用,缺少綠色空間。改造後首先降低圍牆的高度,露出山門整體面貌,增補綠植空間,提升整個廣場綠化效果。

白塔寺山門前

綜合桿

「綜合桿」是華融金盈公司在街區整理項目中創新提出的概念。據統計,改造前阜內大街各類指示類電杆共計183根,相關管理部門涉及多個市屬、區屬單位和部門,其中還存在許多老舊廢棄電杆且桿體權屬、使用管理單位交叉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在西城區政府的指導下,華融金盈公司作為總協調員,除對布點位置有要求無法移除的,對老舊桿、廢棄桿及非必要備用桿、標識進行歸納整理,將必需的交通指示功能、電車線桿功能、路燈照明功能、交通治安監控功能、旅遊引導功能統籌綜合。整合後的各類線桿標識數量減少到55個,其中綜合桿36根,多為對向布置,不僅滿足相應的市政功能,對市容市貌整治也起到積極的意義。

綜合桿整治前

綜合桿整治前(左)整治方案(中)實際應用(右)

整合前183根線桿(上)整合後55根(下)(來源:帝都繪)

綜上所述,阜成門內大街改造項目以「城市空間、配套功能加減法」為策略,即去除城市街道非必要的零散功能性設施,進一步釋放公共空間;以人為本,重塑街道生態基底,植入文化,增加城市交往空間服務設施,加強本土文化元素和文脈傳承,通過系統的設計使街道擁有舒適的尺度、安全的秩序、宜人的空間、有生活情調的氛圍,重塑一條連續、安全、符合街道尺度且充滿人文氣息的老街。據悉,2019年5月15日阜內大街改造一期工程已竣工並通過項目驗收。(資料來源:華融金盈公司)

感謝帝都繪對本文的繪圖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建築 的精彩文章:

廁所:一種釋放的哲學
為每個人尋求體面的如廁體驗

TAG:世界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