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本是與岳飛齊名的抗金名將,只因做了此事,至今跪在岳飛墓前

他本是與岳飛齊名的抗金名將,只因做了此事,至今跪在岳飛墓前

後人在讀歷史的時候,常常會有一個錯覺,那就是好人一輩子都是好人,壞人一輩子都是壞人,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白居易就有一首詩來說道這種人心上的轉變,如「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就被廣為流傳,一個人想要一輩子保持本心不改變,確實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能夠做到的如岳飛,不能夠做到的如秦檜、張俊。

很多人認為秦檜一出現就是奸臣,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一開始的時候他是堅定的主戰派,並且極有才能,然而在金國住了幾年以後就成為了堅定的主和派,這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視為他是在威逼利誘之下給腐蝕了。而張俊雖然與秦檜一起跪在岳飛的墓前,也是後人眼中的大奸臣,但是這種人性轉變的途徑卻明顯不同。

張俊出身很普通,是邊遠地區的「良家子」,也就是說沒有不良記錄的農耕家庭的一個孩子,在十六歲那年參軍成為一個弓箭手,這說明他的體質很強大,畢竟古時候的弓箭手基本是對於體質要求最高的兵種了。並且不久就在軍隊之中聲名鵲起,他在被金兵圍困,主帥被殺的情況下,率領著幾百人馬突出重圍,並且斬殺敵軍數百人,他因此而名動天下,也因此功而成為了最為低級的底層武官承信郎。

對於張俊來說,那是他名將之路的起點,如果不出意外他會成為像岳飛那樣的人,並且在很長時間裡都是如此。他的官職越來越大,所統領著的軍隊數量也越來越大,被人們稱為「張家軍」,先是掃平了山東、河北等地的農民起義,隨後又阻擊金軍南侵,甚至好幾次率軍北上,收復很多失地。

然而秦檜表示皇帝要諸將退兵,於是張俊率先南下回宋,所有收復的失地全都拱手讓人,筆者認為那一個曾經一腔熱血的少年張俊,正是在這一次又一次地皇命後撤下開始心冷,於是開始了轉變。他少年從軍,以良家子之身轉戰天下,十數年間揚名天下,成為與岳飛齊名的抗金名將,天下人皆頌之,然而他發現這並沒有什麼用。

儘管前方將士用命,但是後方的皇帝卻不想打過去,而在那一個時代不管張俊的官職做到什麼地位,他還是不能不聽皇帝的,於是他成為了主和派,也許有很多人會不理解這種轉變,那麼只要知道後來他參與陷害岳飛一案的時候,秦檜對他說的那一句話就能夠懂了。

當時張俊對於陷害岳飛尚且有一些猶豫,秦檜表示:「何糊塗邪?此上意也!」於是張俊極為果斷地做了這件事,也正是因為此事,他的雕像至今跪在岳飛墓前,不過在歷史中他後半生的生活極為奢華,在六十九歲高齡善終,被追封為循王,與被追封為鄂王的岳飛並列為「七王」。對此,你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他與展昭齊名,為包拯設計出開封府三口鍘刀,卻亡於包拯虎頭鍘下
關羽去世千年後,一部禁書還原了歷史,難怪劉備不願意去救關羽

TAG:小佛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