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為什麼「大人不計小人過」,因為大人和小人有這幾個區別

心理學:為什麼「大人不計小人過」,因為大人和小人有這幾個區別

心理學:為什麼「大人不計小人過」,因為大人和小人有這幾個區別

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古話說,大人不記小人過,其實是一句非常聰明與智慧的警告語。聰明的大人從來不會與小人計較,這體現了大人的一種智慧與處世之道。

首先申明的是,這裡所說的大人,往往是擁有一番事業的人,他們為人處事會考慮更為長遠,才會保持長盛不衰。

心理學:為什麼「大人不計小人過」,因為大人和小人有這幾個區別


第一:大人的層次與小人層次不同,所以追求的價值不同

夏蟲不可以語冰,大人之所以不會跟小人生氣,根本的是大人的格局層次與小人不同。當小人還在為自己的利益還在斤斤計較的時候,大人的格局與胸懷往往會更寬廣。

我曾經在旅遊的地方,有一個被稱為「六尺巷」地方,這個地方原來也有故事。清朝康熙年間張英是禮部尚書。有一天他收到老家寄過來的書信,書信上說,他老家有一個鄰居,吳家想要侵佔原本屬於兩家共同通用的巷子,張家不讓,雙方爭執不下。

心理學:為什麼「大人不計小人過」,因為大人和小人有這幾個區別

於是家裡人派人寫書信告訴張英,想讓張英主持公道。見多了大事的張英看到張家和吳家還為這個小事吵架,於是大筆一揮,就寫了一首詩寄給家裡人,這首詩寫道,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的信明確讓張家讓出吳家三尺,以示厚道。

而吳家看到這封信後,也面面相覷。於是修房的時候,也讓出三尺。六尺巷就是這樣來的。

大人和小人格局不同,所以看到的東西與境界也不同。大人追求是擔當與大任,而小人只是關注自己眼前的利益,大人不與小人過,最根本是大人知道,只有超脫眼前,才會知道這件事影響大小,更能帶來不一樣的命運與結局。

心理學:為什麼「大人不計小人過」,因為大人和小人有這幾個區別


二、大人和小人時間成本不同,在乎的事情也不一樣

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大人不會和小人計較,也是因為時間成本不同。我們或許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段子,暫且不論真假。

有人曾說比爾蓋茨若是掉了100塊錢,一定不會彎腰撿,因為在他彎腰的一瞬間,他用這個時間創造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過100快。

但是對於我們身邊普通人來說,100元依然是個不小的數目。大人不會和小人計較,這是因為他們會考慮自己的時間成本的價值,自己和小人計較這件事是是否能夠創造價值?

他們會尤為注重自己的時間,會把時間用在更多創造價值的地方,這是他們不同小人的地方,也是他們不和小人計較的根本。

大人的時間都是用於更多大事上的處理,這些事情的處理往往帶來扭轉大局的根本。大人與小人不計較,體現了他們內在的修養與智慧。

他們深知事情二八原則,只有做好了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才會對我們人生命運產生最根本的影響。

而現實生活中較小的事情,他們不是不知道,而是懂得選擇,取捨與平衡,這是他們背後的智慧。

心理學:為什麼「大人不計小人過」,因為大人和小人有這幾個區別

三、大人和小人計較,往往不利於自己的形象往往不利於自己的形象與影響力

大人之所以不會和小人計較,也是源於自我的形象。大人深知自己的形象是較為偉岸的,如果我們和小人計較,在某些方面,也代表著我們也是這樣的人。

所以一個人越是格局大, 事業大,越不會在小事上和小人計較糾纏。在他們心目中,當一個小人挑戰大人的權威時,得志的是小人,並不是大人,而以沉默或者不計較的方式才會遏制他們的行為與想法,不讓他們小心思得逞。

一個人到了一定的格局與高度,他們影響力更為寬廣,所以無論是做人做事更加需要慎重考慮其後果與影響,他們不濫用自己自己的權利,才會帶來更好的影響。

大人的自我形象價值從本質上來說,也是無形中的招牌,所以他們做事的時候,會充分考慮到事情的整體影響,這往往能讓他們擁有更為高效決策。

心理學:為什麼「大人不計小人過」,因為大人和小人有這幾個區別

真正的大人不會與小人計較,是因為他們彼此不在同一個世界上,即使交流也無法讓雙方獲得收入,當一個人帶著挑釁態度來時,學會沉默或許是最好的方式。

從本質上來說,大人學會不與小人計較,是大人理性與博弈思考的結果,是大人從時間成本,從自我的形象與格局做出的充分判斷。

在生活中,大人不計小人過,這是非常睿智的話語,也是良好的建議,它能讓我們在關鍵時刻不捲入到瑣碎的事情中,而能保持獨善其身,做出最好的決策。

今日話題:你認為大人不計小人過的根本是什麼?歡迎探討與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若心學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如何建立成長型人脈關係,這四個方法最有效
為什麼我們會重色輕友,心理學告訴你三個原因

TAG:唐若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