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他是清代著名詩人,卻寫出「百無一用是書生」,道盡讀書人的辛酸

他是清代著名詩人,卻寫出「百無一用是書生」,道盡讀書人的辛酸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詩「百無一用是書生」,它出自於清代著名詩人黃景仁的一首詩《雜感》。那麼,身為讀書人的黃景仁,為何會有這樣的感慨呢?主要還是因為古往今來讀書人共通的辛酸之處,即懷才不遇、生活艱苦。所以這句詩還寄寓了黃景仁極大的悲憤力量,是憤世嫉俗的不平之鳴。

他是清代著名詩人,卻寫出「百無一用是書生」,道盡讀書人的辛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雜感》是黃景仁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前後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據說當時黃景仁的授業恩師邵齊燾不忍看弟子鏤心苦吟,增病勞形,便屢加勸誡,但黃景仁不願放棄不平則鳴的詩藝追求,所以寫下了這首詩。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黃景仁的這首《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他是清代著名詩人,卻寫出「百無一用是書生」,道盡讀書人的辛酸

首聯「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意思是說,我知道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只能做個讀書人在深夜獨自作詩,抒發心中的不平。這裡的「不平鳴」,指的是黃景仁所看到的所謂的「乾隆盛世」,不過是一個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世道,且當時的文字獄,讓讀書人噤若寒蟬。所以種種歸結在一起,便激發了黃景仁對社會的不平之氣。

頷聯「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則寫出了黃景仁一生飄零痛苦的身世。意思是說,漂泊無定的生活,把我詩中的慷概激昂之氣消磨而盡。從來沒有因自己的詩名而輕狂過,卻被那些權貴們,認為我是不識抬舉和不近人情的「薄倖」之人。無疑被人誤解,更是加劇了黃景仁心中的牢騷和憤世嫉俗。於是便自然有了頸聯中的不平之鳴。

他是清代著名詩人,卻寫出「百無一用是書生」,道盡讀書人的辛酸

頸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兩句是名句,意思是說,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這世道最沒有用處的就是書生。從這兩句詩中,可以看到黃景仁心中的悲憤,他慨嘆這個世道不屬於自己這類書生。大有一種生不逢時的感慨,也透露了他在困境中的無奈。

尾聯「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意思是說,不要憂愁自己寫的愁苦之詩會成為吉凶的預言,春天的鳥兒和秋天的蟲兒都會發出自己的聲音。這兩句詩,主要表達了黃景仁的一種觀念,即每個人都有權抒發自己的聲音。暗示了文字獄,也就是說人人都在謹防文字闖禍,但他卻敢於發出自己的不平之鳴。

他是清代著名詩人,卻寫出「百無一用是書生」,道盡讀書人的辛酸

綜觀黃景仁的這首詩,「百無一用是書生」無疑道出了封建社會,古往今來讀書人的辛酸。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首詩無疑是感人而能產生同情之心的。好在這種「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情況,現在不會有了,但是也不能只會死讀書,脫離社會。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 的精彩文章:

蘇軾被一貶再貶,寫下千古悲涼之作,短短4句令人斷腸
古代沒有空調,詩人如何消暑納涼?楊萬里這首詩中便有答案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