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說諜」民國初期到抗戰-北方青幫里的日本大特務們碎片

「說諜」民國初期到抗戰-北方青幫里的日本大特務們碎片

青幫洪門,在很多普通人的思維中,條件反射的會反映出,黑社會,流氓等字眼,並以此成為了這些江湖社團的代號標記。但實則,中國社會由於有了這兩個幫會組織,幾百年來,在中國歷史上屢屢呼風喚雨。更是在中國近代史上,改變了中國政治格局及國家走向。同樣,也由於組織過於龐大,上至軍政名流,下至販夫走卒,無所不容,無所不包。而中國金字塔式的社會結構,也決定了它們的幫眾往往以最底層的社會人員為主要群落。這些群落中又集中了一大批以打砸搶、販毒包娼,橫行街市為主業的地痞無賴。因此人們將其認定為黑社會和流氓團伙也不足為奇。

儘管如此,青幫洪門仍是中國近代社會的主要且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青幫,更是縱橫了民國時期中國的大江南北。

「說諜」民國初期到抗戰-北方青幫里的日本大特務們碎片

網上的幫會社團插畫圖

天津土產的黑社會「天津混混」在中國北方可謂名噪一時,甚至在整個中國,也是響噹噹的一個字型大小。可以說,在其最鼎盛之期,並不輸給青幫、洪門,白蓮教這些馳名的社團組織。但在在20世紀初遭袁世凱所創的中國警察重創,大大收斂,鋒芒不再。天津社會出現了短暫的社團力量真空時間,唯有腳行還在維持著各個碼頭的力量平衡。

「說諜」民國初期到抗戰-北方青幫里的日本大特務們碎片

天津青幫大字輩袁克文書法扇面

1926年,奉系軍閥褚玉璞的軍警督察處處長厲大森到天津「跑海(開闢地盤)」,青幫開始逐漸成為津門一霸。厲大森在警察系統發展大批徒子徒孫,最底層的嘍啰就是原先的天津混混。而天津青幫首先控制的就是天津腳行,如後來有名的把持日租界碼頭運輸的中局腳行頭子袁文會,法租界紫竹林腳行頭子「三霸天」,德租界小劉庄腳行張鳳樓,大連碼頭腳行楊聚祥,招商局腳行的「八大金剛」,俄租界和比租界把持直沽一帶的通和成腳行,英租界把持頤中、啟新、卜內門、亞細亞四個公司的雙議局腳行,以及把持棉紡一廠和美孚油行的同立腳行等皆是。

「說諜」民國初期到抗戰-北方青幫里的日本大特務們碎片

解放後被鎮壓時的袁文會

天津青幫花開兩枝,一枝便是警察與社會閑雜,一般在華界活動;一枝是名流與知識分子,在租界活動。這些具有一定身份和高級知識分子的青幫多為編輯、記者、教師、醫生,政界遺老等。會眾的身份魚龍混雜,天津青幫下可入地,上可通天。著名的青幫分子有後世奉為北方青幫老大的袁世凱的次子『大字輩』袁寒雲《大公報》採訪部主任張遜之、北洋財政總長張英華、曾任德興鹽務公司董事長、恆源紗廠副董事長的王慕沂、天津賃貸業頭子、人稱「魏小辮」的魏子文、北洋戲院經理管興權、國民飯店董事長潘子欣、袁克文的弟子,安利洋行買辦畢馨齋、天津駁船公司買辦李漢臣(以上「通」字輩)等等。無一不是青幫老大。

覬覦中國時久的日本政府及其諜報人員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可利用拉攏的機會。青紅幫會源遠流長,盤根錯節,分布面廣,社會潛能大,多次進行過反對清政府的鬥爭和反洋教鬥爭,它的聲勢、規模引起了日本各個諜報機構的注意,並早就著手開始了滲透行動。

1887年,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第一局局長小川又次大佐在《清國征討方略》中就提出「廣東有三合會。。。中央以南有哥老會、販賣私鹽團伙。此黨有數萬之眾,實清延之所懼,」「日本若在侵華戰爭中直接攻擊明朝故都南京,」「此黨將蜂起於各地,抗拒清廷。至此,小黨相率雲起,清廷必出現土崩瓦解之勢。」

「說諜」民國初期到抗戰-北方青幫里的日本大特務們碎片

《清國征討方略》

1896年,日本軍人荒尾精在漢口設立樂善堂特務機關,執行軍部下達的刺探軍事情報的任務,就同時要求其外勤人員將觸角伸進哥老會、九龍會等秘密社團中去,與「豪傑」、「俠客」結交,調查其思想組織及實力等狀況。」甲午戰爭期間,日本加強了對中國幫會的調查和研究。戰後日本外務省又撥出一大筆秘密經費委託犬養毅(後任日本首相)深入調查哥老會等中國幫會,犬養毅又轉派平山周等人赴中國南方執行。在興中會的幫助下,平山周得以結交湖南、湖北、浙江等地的哥老會首領,寫出了《中國秘密社會史》,1911年11月作為《日本及日本人》志《附錄》出版,次年中國的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它的漢譯本。

「說諜」民國初期到抗戰-北方青幫里的日本大特務們碎片

1910年,受日本外務省派遣來華調查東南一帶秘密幫會的山口也提出了長達500頁的調查報告, 題為《清國形勢與秘密結社》,其中有些內容是平山周不曾收集到的。上述調查資料對日寇了解民國幫會的習性、特點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他們繼續調查的新起點。

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夜,末光高義於8 月間在旅順寫成了《支那的秘密結社與慈善結社》,該書於次年5月由滿洲評論社正式出版,其中第一編秘密結社詳細介紹了青幫、紅幫等幫會組織的起源、規約、入會手續、組織體系。至1940年10月該書已出了四版。幾乎與此同時,富永啟堂將青幫手冊《通漕》譯成日文,於1932年在大阪公開發行,以後也多次再版。在日文版《通漕》卷首刊有富永啟堂、土肥原和他們的師父青幫大字輩魏大可的照片,書後時有國民黨軍統局和C.C.組織概況,「號召日本人參加青幫」同國民黨爭奪中國的幫會。

「說諜」民國初期到抗戰-北方青幫里的日本大特務們碎片

一些的日本間諜利用了各種機會紛紛打入了幫會。早在甲午戰爭前夕就有日本人相澤謙在南京加入了哥老會。1894年9月1日日本《時事新報》《哥老會中的一日本人》為題發表了此人回國後的談話錄。

「說諜」民國初期到抗戰-北方青幫里的日本大特務們碎片

日本老報紙《時事新報》

1921年3月,日本著名間諜頭目土肥原賢二、 富永啟堂在天津拜了青幫大字輩魏大可為師,加入青幫。九一八事變後,中尾一德拜青幫大字輩張英華為師,加入北平安清道義會。

1932年春,小日向白郎(外號『小白龍』,中國名字尚旭東)在瀋陽(奉天)拜青幫大字輩王約瑟(王大同)為師。

「說諜」民國初期到抗戰-北方青幫里的日本大特務們碎片

1933年,東北青幫赴日訪問團合影

另還有日本浪人(間諜)平野武七、鷲崎研太、吉村智正等,紛紛加入了青幫。成員分屬「興武六」、「興武四」、「嘉海衛」、「江淮泗」、「嘉白」、「杭三」等「幫」。

「說諜」民國初期到抗戰-北方青幫里的日本大特務們碎片

天津青幫大字輩魏大可書法捲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