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觸電中國 EP1:從荷東到銳舞,中國電音的起源與脈絡

觸電中國 EP1:從荷東到銳舞,中國電音的起源與脈絡

80年代的香港,「Disco 廣場」 先出現,還不叫 「club」,裡面放的是荷東舞曲,也稱不上是 「電子樂」。荷東製作人 Alex 說,一眾名人如梁朝偉、劉嘉玲、梅艷芳都會來迪廳跳舞,門外最多能排一千人的隊。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全世界的信息撲面而來,搖滾樂和電子樂進入年輕人的視野。當時張有待在做電台節目,雖然 「披頭士都解散十幾年了中國人才開始聽」,雖然 「國內音樂環境慢了國際潮流十幾年」,但彼時彼刻在世界風頭正勁的電子樂,中國人卻能同步聽到同樣的聲音。

「電子音樂的時代到來了,全世界的年輕人都在跳舞,我們也要加入。」 於是,在90年代的最後幾年,北京金山嶺長城出現了一場名為 「Cheese」 的 rave party。長城一角搭起了臨時的簡易帳篷,張有待、楊兵和瑞士人 Michael Fresh 是那場 party 的 DJ,他們把巨大的音箱裝在船上運過河,搬上長城,開始放起電子音樂。

唱片是 Michael 從國外帶回來的,他們一直放到第二天早上十點,太陽快把唱片曬化了才回去。現場有一面印著 「Cheese」 的大旗子,穿著露背弔帶的年輕女孩和大學生、搖滾樂迷和外國人,初代 「party animal」 們圍了一大圈,一個穿著短袖白襯衫套夾克的哥們兒站在長城上搖擺甩頭,已達忘我之境。雖然說起來已離很多人太過遙遠,但那卻是中國電子樂發展迅猛蓬勃的草創時期。

時間線繼續往前走,北京漸漸開始出現一批俱樂部和電子樂廠牌,DD』s、Vogue,到後來的白兔、九霄、燈籠。2007年,最早 「放下吉他拿起唱片」 的翁嗡和 Elvis. T 做了一個團隊 「針刺療法」,到了2011年也解散了,大家選擇了不同的道路繼續前行。

不過十年之後,有待在望京新開的咖啡館裡還是留出了給九霄俱樂部的位置,翁嗡的燈籠俱樂部在工體一眾夜店的城頭變幻中也巋然不動,荷東老炮 Alex 則改名 Jamaster A 選擇放起了 「EDM」。歷經了這些年的變遷,電子樂場景翻天覆地,你現在去的 ZhaoDai、Dada、Elevator、Arkham,是無數之前的道路鋪成的,你的蹦迪夜生活中永不消逝的鼓點,以微妙的情感連結了過去和未來。

90年代的中國派對文化最具魔力的一點,在於它奇蹟般地團結起了每一個次文化群體的參與者,一場 rave party 的來客可能來自全然不同的群體,醫生與律師、混子與外交官、本地朋克和觀光留學生、嚮往大撒把的年輕女孩或是厭倦了搖滾樂的地下先鋒,但在電子音樂籠罩的舞池中,沒人談論理想與主義,行動與問題,大家把所有的爭端都放到了身體與舞動之後。

音樂可能是娛樂,也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嚴肅一些,但電子音樂不會主動宣稱承擔什麼觀念,它能承諾的是讓城市中每個踴動的陌生靈魂,都能在美妙的音樂中獲得長達整晚的慰藉和安寧。

下面的圖片是 《觸電中國》 第一集 「起源與脈絡 —— 從荷東到銳舞文化」 的正片鏈接,這一集里,他們講述了90年代的一小撮地下音樂先鋒是怎麼決定放下吉他,拿起唱片的。別猶豫,直接點開。

《觸電中國》一共5集,第二集 今晚 21:00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暫時需要騰訊視頻會員收看全片,如果你能按捺得住等待,過一周可以免費觀看。

// Producer: VICE 團隊

// 編輯:周歪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二戰題材遊戲一直在把納粹洗成 「德國士兵」,我受夠了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