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巨頭瓜分鎚子老將: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巨頭瓜分鎚子老將: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黑馬智庫,創業必讀

來源 | 羅超頻道(ID:luochaotmt)

羅永浩:「鎚子科技拆開變成5個團隊,每個都是20億估值,現在在一塊兒還是20億估值。」

鎚子骨幹今何在?答案是:被BAT瓜分,BAT的T不是Tencent,而是Toutiao,更嚴謹的說法是位元組跳動,簡稱B(ByteDance)。

吳德周操盤位元組跳動新手機

7月29日,《金融時報》5月份關於位元組跳動做手機的傳言有了確切消息。位元組跳動向《第一財經》確認,前鎚子科技堅果手機負責人吳德周負責該手機業務。

今年1月,位元組跳動與鎚子手機全部硬體員工和部分軟體員工簽署勞動合同,同時收購了鎚子科技的部分專利使用權,當時位元組跳動表示,這些專利將用於「探索」教育領域相關業務,此前也有傳言稱位元組跳動手機將是一款兒童或教育手機。不過,自媒體「晚點 LatePost」打聽到的消息是:

位元組跳動的首款智能硬體將是一款基礎型手機,最快下半年發布,由於其「設計到樣機到量產面臨很大不確定性」,所以發布日期存在很大變數。

基礎型手機,在我看來有兩層含義。一個是通用。位元組跳動手機將不是此前傳言的教育手機、短視頻手機,短視頻手機是偽需求;基礎的另一層含義是入門。高端智能手機門檻極高,競爭白熱化,位元組跳動不可能去做一個對標iPhone或者華為Mate/P系列的高端手機,做也沒戲。

作為互聯網巨頭,位元組跳動做手機的目的是擴大用戶邊界,提高用戶粘性和獲取用戶時間,智能手機是獲取用戶的一個手段,因此會走量,瞄準Redmi、榮耀和iQOO等互聯網手機品牌的市場。

位元組跳動手機操盤人吳德周此前負責堅果產品線,他畢業後的第一個東家是華為,2004年成為華為手機的第一批員工,加盟鎚子前做到了榮耀產品線總經理,據說「榮耀」這個品牌名就是他親自取的。吳德周率領團隊負責了榮耀6、榮耀7、榮耀4X等經典爆款的研發工作,其中榮耀4X是華為旗下首款銷量一千萬的單品。

位元組跳動對第一財經表示,在收購鎚子科技團隊前,鎚子內部就在規劃這款手機,手機項目更多是「延續之前的規劃」,「滿足鎚子手機老用戶的需求」。

這一說法有些矛盾。在收購鎚子前位元組跳動不可能針對鎚子老用戶規劃產品。鎚子手機老用戶本身很模糊,鎚子用戶更多是羅粉(羅永浩的粉絲,有著文藝、中年、逼格等標籤),堅果則是千元機用戶。而且,在羅超頻道看來,鎚子手機百萬級用戶根本無法滿足位元組跳動的胃口。

位元組跳動的手機究竟是什麼,包袱還要抖一陣子。

位元組跳動做手機的勝算

位元組跳動做手機還有勝算嗎?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沒有吧。

榮耀總裁趙明最近在一個演講中透露,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半年下滑15%。一季度這個比例7%。下滑在加速。很多玩家出局,或者將要出局,行業寒意日漸濃厚。位元組跳動現在做手機,不合時宜。為什麼還要做?

從業務邏輯來看,5月份我在接受採訪時說,開發手機對位元組跳動只是一個跳板,它最終想做的是IoT生態,就是說,手機是練兵,成固然好,不成沒關係,可以繼續做別的,但這中間積累的硬體相關能力(研發、供應鏈、渠道等),很有價值。

硬體和軟體就像游泳和跑步,互聯網公司擅長跑步,不擅長游泳,做硬體一定要先嗆幾口水,百度、阿里做成智能音箱前有大量雜七雜八的硬體項目,幾乎都失敗了。位元組跳動現在就在這個階段(當然,位元組跳動也可能一發即中)。

今天,「晚點」的採訪證實了我的這個看法,「晚點」透露:

位元組跳動想切入硬體領域已久。2018年上半年開始,位元組跳動就開始尋找智能硬體收購標的,希望找到產品能力成熟但同時遇到困境的團隊。彼時他們看向的,還是作為創作輔助工具的拍攝類硬體,以及業內公認「智能語音入口」的音箱。短短几個月時間,位元組跳動戰投團隊的認知和野心都有了變化。

就是說,位元組跳動做手機的目的是軟硬體結合,而不是手機本身。

深層次來看,我們可以找到更多原因。我在《就不信邪張一鳴》一文說,張一鳴有點像互聯網圈的唐·吉訶德,喜歡「為不可為之事」,比如做多閃和飛聊,對手是不可撼動的微信;比如做手機,顯得這麼不合時宜。張一鳴不信邪的原因有三:

1、位元組跳動不差錢。2019年千億級營收,中國沒有幾家互聯網公司可以,有折騰的資本;

2、過去成功的路徑,決定今天的思維。「做成熟市場」成為位元組跳動根深蒂固的底層邏輯,或者說慣性思維。今日頭條出現前搜狐和網易兩大新聞客戶端已大戰三百回合,抖音出現前快手在短視頻市場已耕耘四年,微頭條、悟空問答、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極速版、穿山甲推出前,其對標產品微博、知乎、秒拍、趣頭條和百度聯盟都已做得很好,看上去無法被撼動;

3、張一鳴的思維方式。

2016年,接受新經濟100採訪時,張一鳴談到了公司的邊界問題:

「我希望不斷探索邊界,看一個公司究竟能做多好,技術能創造多大價值,影響多少用戶,業務能做多大延伸,組織能有多高的效率。」張一鳴同時表示,「應對巨頭圍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快速奔跑。」

張一鳴一直在突破位元組跳動的邊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做手機同樣是如此,這意味著這家公司一定會做各種讓外界意想不到的事情。

據「晚點」報道,張一鳴在內部講話說:「如果沒有搜索場景的拓展和優質內容,頭條的增長空間可能只剩4000萬DAU」。

互聯網公司突破增長的大方向就是「變硬」。5G的最大價值不是手機而是IoT,IoT帶來的用戶數是互聯網用戶大盤的百十倍,這是互聯網公司的增長空間之一。硬體對互聯網公司極具價值,大家都在軟硬結合。

軟硬體結合最激進的三家公司,恰好就是瓜分鎚子高管的BAT(這裡的T是頭條)。

BAT瓜分鎚子高管

鎚子科技創業元老、前CTO錢晨已加入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mart Living Group,簡稱SLG),負責硬體研發與供應鏈生態。

SLG負責百度智能語音平台小度助手(DuerOS)和小度系列智能音箱的開發,來自IDC、Canalys、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均顯示,2019年一季度小度智能音箱已經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小度音箱是百度最成功的硬體,操盤手景鯤今年被李彥宏提拔為副總裁。

錢晨出身於昔日手機之王摩托羅拉,在摩托的13年主持過A6188、A388、A388C、E680、E6、A1600、MT 710、MT620等經典產品的硬體研發工作,離開摩托羅拉後先是加盟Marvell科技,擔任硬體總監一職。

在加盟鎚子前,曾被小米雷軍「追求」,不過最終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談攏。2016年,錢晨離開鎚子鬧得沸沸揚揚,接任者正是位元組跳動手機操盤手吳德周。

百度和頭條有直接競爭關係,不過兩家在硬體業務上尚無衝突,但可預見,最終互聯網巨頭都會從不同出發點、經不同路徑,來到IoT這個點上。互聯網競爭轉為物聯網競爭在所難免。到時候,是不是錢晨和吳德周交鋒就難說了,科技圈變化太快,硬體圈變化更快。

鎚子還有一員猛將則被阿里收入帳中。

2018年7月,前鎚子工業設計副總裁李劍葉從鎚子離職入職阿里巴巴達摩院人工智慧實驗室,成為天貓精靈首席設計師,他親自操刀的第一款產品是天貓精靈方糖(魔岩灰)。在鎚子科技時,李劍葉的壓力來自於老羅對產品的苛求,在天貓精靈團隊他擁有最高設計自由度,設計能力得到釋放,天貓精靈設計水平整體上了全新台階。

天貓精靈、百度小度和小米小愛,是中國智能音箱三巨頭,三者競爭十分激烈。

阿里和鎚子一度走得很近,甚至曾有傳言稱阿里將投資鎚子,後來卻僅限於傳言,兩者唯一的交集是,羅永浩曾以股權質押的方式從阿里獲得貸款。

昔日羅永浩麾下三員大將,李劍葉、錢晨和吳德周如今已各為其主。羅永浩此前曾公開表示:「鎚子科技拆開變成5個團隊,每個都是20億估值,現在在一塊兒還是20億估值。」現在,鎚子真的被拆得七零八落了,以讓人意外的方式。

羅永浩當時還表示:

「我們也想做智能音箱,它不會馬上賺錢,它是一個方向,並不是說它是投資熱點所以是個方向,而是我們嘗試從觸控屏設備去下一代計算平台的過程里,語音和人工智慧必然是交互里的重要構成部分,我們早做音箱肯定會更好,它有戰略意義,我們就做。」

鎚子智能音箱沒成,鎚子的老將卻成為智能音箱市場的核心力量。

創業的黃金時代已遠去

鎚子科技是硬體市場的一隻鯰魚。

它沒有改變市場格局,卻給行業帶來一些不同的東西。

比如一些理念:關於設計、關於品牌,關於產品;

比如一些大膽的想法,特別是堅果TNT;

比如一些熱議的話題,老羅的相聲發布會堪稱科技圈一景;

比如一些影響深遠的概念,工匠精神、情懷……不是老羅首創,卻是被他普及;

比如一些笑話,東半球最好的手機,收購蘋果……

……

時勢造英雄,英雄終究敵不過時勢。不只是智能手機市場最終成為華OV的天下,整個智能硬體市場的創業者幾乎全都踏空,只有小米(以及小米生態鏈)等少數勝出者。

而且,鎚子科技沒有如願實現類似於被巨頭收購這樣的軟著陸。

前些年,在媒體的刻畫中,創業者最好的結局,是做大做強,上市敲鐘或悶聲發財;退而求其次是被巨頭收購,2014年前後BAT大手筆買買買一堆創業者財務自由,在大公司謀得高位。

現在,不論是上市還是被收購,對創業者而言難度係數都呈現出幾何級增長,軟著陸不易,「硬著陸」成為更可能的結局。

風投和巨頭的錢變少了,越來越「小氣」,更多地流向了傳統實體產業,科技行業都要做重、做深和下沉。創業不再那麼容易,成功變得奢侈,結局變得凄慘。鎚子科技的散落,或許只是創業黃金時代不再的一個縮影而已。

吳德周、李劍葉和錢晨三位前鎚子高管是幸運的,他們依然能夠身處智能硬體核心戰場,從創業公司走向大公司。BAT平台更大,可調撥資源更多,發揮空間更大,環境更穩定,然而文化環境與創業公司截然不同。孰優孰劣,如人飲水。

鎚子二號員工,產品體驗副總裁朱蕭木創辦了電子煙品牌FLOW 福祿電子煙;鎚子科技顧問,前華為榮耀副總裁、前Fiil耳機CEO彭錦洲創辦了電子煙「小野」。

鎚子其餘骨幹,研發副總裁、Smartisan OS研發負責人蔡輝耀,文案策劃草威,媒體總監唐拉拉,去向不詳。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正在社交網路上忙著跟網友開懟的老羅,看到昔日麾下大將散落各方,不知會心生什麼感慨呢?

*本文羅超頻道授權i黑馬發布。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小電合作網紅景點集錦 盤點城市旅遊打卡勝地
一塊積木里的中國傳統文化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