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禁聲,恐怖片玩的是「心理戰」

禁聲,恐怖片玩的是「心理戰」

由康斯坦丁影業公司(《生化危機》系列)出品的電影《死寂逃亡》定檔於8月30日全國上映。該片由恐怖片的黃金班底打造,預告片與海報中,禁聲世界的設定令人毛骨悚然。

回顧近兩年引進的電影,我們不難發現,除了傳統的恐怖片之外,很多其他類型的電影都開始「沾染」一定的恐怖元素,包括各類怪獸、禁聲世界的設定等等,而此類電影在近兩年中國電影市場中表現良好。

《寂靜之地》的票房達到2.2089億元;《水形物語》的票房1.0542億元,《巨齒鯊》的票房10.5178億元;《狂暴巨獸》的票房10.0396億元;而在今年,除了上文提到的《死寂逃亡》外,有望在內地上映的該類作品或還有《騾子》、《小丑回魂2》、《哭泣的女人的詛咒》、《駝背人》等等。

在電影里添加恐怖元素的這陣潮流,也逐漸從好萊塢吹向了華語市場。在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華語電影也開始嘗試恐怖元素。不論是去年的《雲南蟲谷》《風語咒》,還是今年的《看不見的小孩》《凌晨兩點半2》《童童的風鈴密室》《古窯迷蹤》《血鯊》《消失的木偶》,恐怖元素都有所見。

禁聲之風盛行

從這些流行的帶有恐怖元素的好萊塢電影中,我們也能夠發現一些共通的元素。

首先來說一說,近年來大熱的「感官喪失」類的恐怖片題材。這類影片,一方面,將主角置於「禁聲」的環境中,對人的心理造成極大壓迫,另一方面,又有怪獸等一系列外部刺激,內外交困給觀眾製造了雙重恐懼。越是靜謐不能感知的環境,越讓人感到恐懼。

去年大熱作品,由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蒙上你的眼》同樣是個「禁聲電影」。電影中甚至不曾有具體的怪獸露面,影片中的人類需要蒙上眼睛,防止自己看到神秘力量才能夠倖存。

在另一部禁聲電影代表作——爛番茄97%新鮮度的高口碑電影《寂靜之地》中,恐怖力量——外來的「獵人」是靠聲音來捕獵,因此,無助的人類只能屏氣禁聲,影片總人類的生存法則是不能發出任何聲音。這部創意十足的恐怖片拿下了IMDb8.3分的高分。

由預告片可知,文章開頭提到的電影《死寂逃亡》,講述的同樣是個典型的「禁聲」故事:一家人寂靜中求生。在視覺審美疲乏的當下,將「聲音」創新性地作為恐怖元素融入作品中,成為了不少電影的通行操作。

熟悉的元素陌生化

其次,該類影片中的恐怖元素,越來越常見、越來越為人所熟知。熟悉元素陌生化,反而進一步強化了恐懼感。比如《巨齒鯊》中的鯊魚、《死寂逃亡》的蝙蝠、《動物墳場》里的貓狗等等。

(《死寂逃亡》中的蝙蝠場景)

「動物」這一元素在通過技術處理後產生了「恐怖谷效應」。更加強大的力量,或者更為奇特的造型,為電影增添一種怪異、神秘和離奇的感覺,對觀眾產生的衝擊性也更強。

「恐怖谷效應」是指當一個事物與自然的,活生生的人或者動物非常相似,但是不完全相似的時候,會讓人產生一種反感厭惡的情緒。

恐怖元素越真實,給觀眾情感上的衝擊就越大,因此很多電影也開始採用現實生活和恐怖元素結合的編排方式。而這種不斷放大的情感衝擊,讓好萊塢電影帶給觀眾的除了恐怖之外,還有共鳴和思考。

一方面,現實與虛幻交雜的劇情安排,奪人眼球的恐怖形象,觀眾對於電影中刺激情節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而另一方面,越來越多並不以恐懼為主要導向的電影也在不斷嘗試融入恐懼元素來增加電影看點。比如愛情與恐懼的結合、家庭與恐懼的結合、秘境與恐懼、犯罪與恐懼的結合等等,不斷拓展邊界的同時,也給影迷帶了全新的觀影體驗乃至情感觸動。

去年大火的電影《水形物語》,人與魚獸的愛情成為了最大的看點。即使影片中魚獸的形象不為大眾所接受,但這樣的形象則深化了在以愛為主導的電影主題。跨越種族的愛戀,正如台詞一般「我無法描述你的形狀,我感覺你圍繞著我。「

對於電影中恐懼元素的解讀,《戰慄的藝術》這篇文章中的觀點引起了輿情官的共鳴。「它利用恐怖來排解恐怖,利用壓力來緩解壓力,人們通過品味凝結成形式符號的恐怖元素,把潛意識中擠壓的焦灼情緒發泄一空。這種符號化了、形式化了的恐怖感覺,同人類的死亡意識一行,是恐怖電影具有文化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換句話說,對於所害怕的東西、被禁忌的東西又會產生接近和嚮往。從害怕到嘗試接近、了解,再到克服恐懼,在消解恐懼的過程也成為了一個獲得新知的過程。

國產「恐怖片」任重道遠

搜索「華語恐怖片」關鍵詞,看到的,卻是諸如此類的評論:「越拍越爛,越爛越拍」「國產恐怖片的爛,才是真的細思極恐」「國產恐怖片迷惑行為大賞」。由此可以看出國產恐怖片需要進步的地方還有很多。

而國產恐怖片或者恐怖元素的爛,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套路化,二是低俗化。套路化主要表現在「主題、場景、時間」的套路化。《台仙魔記》《筆仙》《碟仙》,只要有恐怖元素就有仙。

場景的套路化則表現為固定、單一的地點,比如舊宅、學校。而大部分的時間設定則在午夜和凌晨。

低俗化則體現在用軟色情博人眼球。《女生宿舍》的海報上直接寫著「私家開放、欲窺無罪」;《恐怖游泳館》的海報是一張泳裝秀;《孤島驚魂》中女主角服飾暴露;還有名字就很奇葩的《四大美人之貂蟬大戰喪屍》《夜闖寡婦村》。

隨著觀眾喜好的不斷變化,國內的恐怖片,或者具有恐怖元素的電影理應打破原有「低成本,爛劇情」的老路子。「為了恐怖而恐怖」「隨便拍拍賺成本」的電影已然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對於恐怖元素的電影,觀眾期待的是恐怖畫面背後的「心理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孤島真人版吃雞大賽,玩命的那種,你想試試嗎?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