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到手的武夷岩茶,為什麼建議馬上喝掉?四個角度道出背後真諦

到手的武夷岩茶,為什麼建議馬上喝掉?四個角度道出背後真諦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最近娛樂圈有點熱鬧,說出「且行且珍惜」金句的夫婦,終究分道揚鑣。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偶爾八卦的李麻花,看了一波熱鬧。

一場本該五年前就該結束的婚姻,竟然捱了1825天。

牛。

這換作李麻花,要暴走,估計會如張姓女星一樣剽悍,捍衛自己的主權。

婚內出軌,比在一道吃了兩口的珍饈里,看到了一隻蒼蠅,還讓人膈應。

不忠誠的婚姻,握在手上,那就是負資產。

它只會拖垮你,摧毀你,經營了一段失敗的婚姻,比投資失敗還要慘痛。比80億身家到破產,只用了四年還讓人唏噓,當年「妖股」的風光,終究成了過去式。

錯誤,就該及時改正。

當機立斷,才能讓自己全身而退。

一如喝岩茶,到手後就該馬上喝掉。一旦岩茶的火全部退乾淨,岩茶將面臨返青,或者已經返青。

這些品質下降的岩茶握在手上,將成為負資產。

它的存在,只會添堵。

《2》

喝茶,有種常態。

「這茶,太好喝了,我都捨不得喝完。」

惜物,人之常情。

曾經的李麻花,每次遇到好茶,總有藏起來的習慣。尤其是遇到那類只有幾斤茶,市面上難找,但自己又特別喜歡的品種時,它能總激發出潛藏在身體里的「葛朗台」本色。

趁著月黑風高。

哦,不,趁著村姑陳專心碼字時,偷偷地將岩茶藏匿在潘多拉寶盒中。

有的茶,藏在柜子里。

有的茶,藏在書架上。

有的茶,藏在博古架上。

而且還不能被村姑陳發現,否則這些茶,將被「沒收」,贈予茶友們。

事實證明。

村姑陳將這些孤品,贈與愛茶人,是正確的做法。本麻花,太健忘!

這些被視若珍寶的茶,多數的命運——在角落裡積滿了灰,品質隨著歲月一切流失。

大多數茶,返青了。或者正處於臨近返青的階段,香氣、滋味完全變了模樣。哪裡還是當初那款讓你悸動的茶,皓齒紅唇的美嬌娘,卻變成了黃臉婆。能不讓人唏噓嗎?

唯有老蘇的一句話,能形容此刻的心情。

塵滿面,鬢如霜,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後悔嗎?

當然。

漸漸地,好茶被麻花埋汰了幾次後,越發深刻地體會到一個真理——人生得意須盡歡。

岩茶,還是在到手後,馬上喝完。

《3》

岩茶,有適飲期。

在適飲期內喝茶,才是賺到,還是穩賺不賠那種。

所謂適飲期,是一款岩茶的黃金時期。適飲期的岩茶,通常具備以下特徵:

香氣明顯。

在適飲期里,岩茶的品種香、工藝香,甚至是山場賦予的獨特香氣,都能被清楚感知到。

如肉桂,在黃金期里的它,可以讓人輕鬆感受到清晰且張揚的桂皮香。要是工藝到位,發酵好的肉桂,還有清甜的果香。或者是花香和桂皮香在杯蓋上輪番出現。

似彩虹一般,層次分明,各種香氣組合在一起,美好卻又突兀。

適飲期里的梅占,能讓人眼前一亮,驚為天人。

更長一歲的梅占,叢香越發明顯,梅花香越發清新脫俗,更神奇的地方,是你能感受到像老叢鐵羅漢一樣的葯香!

叢香、梅花香、葯香交替,這是本階段梅占的花香特點,要是再等待,這些香氣怕是會默默消失。

有花堪折直須折。

湯水協調。

處在適飲期里的岩茶,它的湯水也基本無可挑剔。

茶湯入口,你會覺得它是協調的。

何為協調?

即這款茶,它給你的感受,是舒服的,舉個例子,最近喝到的馬頭岩桃樹窠肉桂,竹窠肉桂,碧石岩肉桂等茶。這些肉桂在入口後,湯水平衡,並不會有一種物質特別的拔尖。這一比例協調的岩茶,並沒有濃烈的苦澀味。

並且茶湯是清爽的,甘醇的,柔和的,細膩的,順滑的。加上茶湯里挺拔的桂皮香,以及若隱若現的花香、果香,讓整肉桂的湯感更加立體,飽滿。

是一款似薛寶釵一樣的茶。

臉若銀盤,眼似水杏,是一款豐滿的茶。

而這些美好的感受,僅限於適飲期。

一旦錯過了岩茶的適飲期,原本那些美好的品質,將遭遇滑鐵盧。如綻放到極艷的曇花,單薄而又瑩白的花瓣,透出淡藍色的光澤,但這些美好,不過三四個小時就結束了,換來的只有滿心惋惜。

《4》

曾聽聞,朋友要特意買品質好的水仙,存成老茶。

刻意存岩茶,實在太少見!

聽過存黑茶、磚茶、普洱茶、老白茶,卻很難得聽到將岩茶存成老茶。

存岩茶,堪比長線投資,要花的成本,不少。

簡單來算筆賬,你就知道存岩茶,其實是一種衝動的行為。

首先,存岩茶有門檻。

並不是所有的岩茶,都適合存成老茶。

它最好的是正岩山場,核心的最好。這意味著它的內在物質多,經得起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八年的轉化。

內質匱乏,實在不是經不起後期的陳化,存著存著,物質消耗,茶香消失,茶味變淡。

這類內含物質越存越窮的茶,還有什麼留下的理由呢?

而通常,正岩茶的價格不菲。大量購茶,成本不低。

其次,火功選擇要慎重。

長期保存的岩茶,對焙火要求不能馬虎。

焙火足,還不夠,火要焙得透。

這對茶葉的工藝的挑剔程度,不值一點點。

稍稍沒焙透的岩茶,茶葉中的含水量不達標,那就是或根深種。存著存著,茶就返青了。

對火功的把控,又是一項技能。並非高火功的茶,就等於焙火焙透了,焙足了。

如何判斷岩茶焙火焙透了,焙足了?

另文再表。

其三,存茶過程有返青的風險。

這世上,不存在永遠不返青的岩茶,只是返青時間早晚的問題。

在長期存放的過程中,我們要非常小心地給岩茶營造一個適合存放的環境。

這個環境,溫度不能太高,最好不高於25℃。濕度不能太大,最好控制在50%左右。光線不能太猛烈,要避光保存。空氣還要清新,不能有雜味,像是煙味、香水味、榴槤味。

這些條件都滿足,才比較適合岩茶存放。

要是一個不留神,存茶時濕度太大,茶就返青了。

返青,茶就不值錢了,之前花的高額成本,將打水漂。

渠道廣一些,人緣好一點,可以找茶農重新復焙。

然而,那又是另一外一筆成本。

最後,復焙要成本。

存岩茶,在此過程中茶返青了,扔了可惜,此時我們都會考慮復焙。

復焙,即岩茶重新復火,通過焙火,讓岩茶的水汽蒸發,青味消失。

但復焙,需要成本。

在武夷山,打個焙的成本,要五六千,沒點實力,復焙成了硬傷。

如果平時只是存個一斤兩斤岩茶,卻要大費周章的復焙,成本太高。五六千的成本,都夠重新買一斤山場正一點的肉桂了。

這筆賬算下來,成本太高。

更何況,岩茶存老了,還未必好喝。有的岩茶,存成老茶後,香氣變得越來越單一,茶湯變得越來越薄,滋味越來越差。

一款品質走下坡路的茶,還有存的意義嗎?

沒有。

存老岩茶,最怕賠了夫人又折兵。

《5》

通常而言,到手的岩茶,已經褪過火,適合當下喝。

再不濟,頂多再放十天半個月,火氣徹底消失,茶已進入適飲期。

此時岩茶的香氣、口感,達到峰值,是它最好的年華。

此時不喝茶,更待何時?

反觀老岩茶,未必是最好的狀態。

在經年的保存中,岩茶可能不止一次進行復焙,茶葉中大部分的香氣消弭,滋味越來越濃烈,喝它,需要勇氣,需要段位,更需要強大的味蕾,否則該如何承受濃釅的茶湯?

過來人的經驗,喝岩茶,要趁早。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2018年的白毫銀針,不香也不甜了?這三招幫你找出原因
面對不小心撬碎後的白茶餅,如何是好呢?教你幾招錦囊妙計!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