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宅貓找房降低75%傭金打價格戰,稱貝殼、58同城只是流量入口

宅貓找房降低75%傭金打價格戰,稱貝殼、58同城只是流量入口

文|AI財經社 謝翊

編輯|李霂軼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房地產中介行業在裂變期。

鏈家在打破自己,故而成立了貝殼找房,我愛我家發展緩慢,58同城被行業倒逼著發展,房天下、愛屋吉屋或早已是明日黃花。中介行業的暗流從未停止,發跡於天津的宅貓找房攜「輕中介」 來勢洶洶地進入行業視線中。

宅貓找房推出的則是S2B2C模式,這是類似滴滴打車的模式。既面對C端的乘客,又面對B端的司機,宅貓找房的C端仍是傳統中介行業面對的消費者,即租客和購房者,但是B端換成了物業公司。

這是一個與物業公司深度合作的模式,業內也有認可也有質疑,「宅貓並沒有把重心放在C端用戶,物業方面又如何控制?」「目前行業都只是雙邊交易,宅貓如果適當改下單邊交易會更好。」「此前都是經紀人最重要,宅貓直接把經紀人換了。」

目前來看,因為是「輕中介」的定位,沒有門店成本,宅貓找房的布局很快,而未來發展擴張或則需要更多的資本支持。在這個前提之下,宅貓才有可能破局。

大部分利潤歸物業公司

目前,中介行業類似於宅貓找房的模式並不多,某中介行業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S2B2C的模式聽起來很美好,但是落地並沒有那麼容易,需要真正去和物業公司的人溝通。」

宅貓找房的盈利模式很大一方面依賴物業公司的合作。目前物業宅貓找房合作的物業公司很多,包括金地物業、富力物業、長城物業等。

宅貓找房創始人楊曉松表示,物業公司自帶流量,但是缺乏的是流量變現的能力,物業有流量,但是並沒有能力把這個流量變成利潤。

毫無疑問,物業公司有著天然的優勢,獲客精準,中介公司也都是在小區里完成最後100米的規定動作。儘管物業公司和業主的對抗性也確實存在。

楊曉松表示,物業公司的物業費很難漲,排名前十的物業企業裡面,很多企業早已開始嘗試做服務社區內房子的租售業務,成立自己的租售中心,但是物業公司一旦成立了租售中心,僱傭了經紀人,他的優勢就都耗散沒了,變成跟傳統中介同樣的起點,同樣的起步。

宅貓找房的打法其實簡單:讓利。目前,宅貓找房房產買賣收佣標準是0.88%,其中,大部分歸物業公司,宅貓找房只留取其中極少的部分。租賃收佣方面,宅貓找房是收取半個月租金,物業公司佔大部分。物業公司所佔的利潤分配比例很高。

但是,長期以來,物業公司並沒有專業的房產中介業務能力,這也是眾多物業公司獨立運作成果並不理想的原因。目前,宅貓找房在每個小區都配備了培訓人員。

模式不一?「58、貝殼只是流量入口」

回首看,房地產中介行業的亂戰不斷,這場戰爭中出現的名單很多,比如房天下、愛屋及屋、我愛我家、貝殼找房、58同城……如果把宅貓找房放到這其中,其並沒有優勢,原因是體量太小,企業發展歷史並不厚重、資本市場表現尚少。

但是,這個痛點眾多的行業本就沒有規律,微小企業可以藉助資本迅速發家,龐然大物也可能因為模式錯誤瞬間倒塌。

從模式上看,宅貓找房與物業公司的合作並不是簡單的形式變化。楊曉松表示,「從經紀人驅動模式上角色變了,房源來源變了,中間服務人員變了,我們把他變成共享經濟驅動模式,這個才有生存空間。」

楊曉松的上述表達語境是這個行業的經紀人驅動模式。他表示,貝殼叫給經紀人賦能,也提出了S2B2C,但是經紀人能力很強,但缺的卻是客戶流量。貝殼和58歸根究底都是流量入口,相對to c。

相較而言,宅貓找房做的不是簡單的C端生意。楊曉松坦言,我們和百度、騰訊都有合作,但是我們的目標還是維護好B端,才能更好的服務C端。

一位中介行業人士表示,房地產中介行業很大的兩個痛點是客戶滿意度和交易成本,他解釋道,「客戶滿意度低到不足20%,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假房源。交易成本方面,現在行業交易成本2.5%,鏈家在北京是2.7%。但是,即使收了2.7%的費用,機構的利潤也是不夠的。」

實際上,在交易成本方面,很多中介行業便做出種種舉動,初衷複雜,有的是打破行業困局,有的是籠絡經紀人和消費者。從中介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關於交易成本的種種創新大多以失敗告終。

愛屋吉屋收佣標準是1%,實行一年半左右,後來這家企業也不復存在。房天下的力度更大,房天下的買賣方面僅收佣標準0.5%,租賃免傭金,不要傭金,在不收傭金的情況下,仍給經紀人發提成。最後,房天下險些淪為「刷單公司」。

就上述問題,楊曉松回答道,「我們定位的是輕中介,成本較低。傭金給物業的公司的部分,就是他的毛利潤,沒有多一分錢的投入。」

在C端方面,宅貓直接將中介成本降低了75%,而這也是眾多消費者需要考慮的地方。

而關於行業一直詬病的假房源問題,楊曉松表示,「房源根本不是問題,現在獨家房源已經被政府叫停了,中介有的房我們都有。對於傳統中介,不能單純的看其公開發布的房源,這個恰好是中介行業最大的痛點。海量房源並不是老百姓真實想要的,老百姓真實想要的還是精準房源。」

近幾年,中介公司幾乎都在喊「真房源」,但是結果仍是假房源屢禁不止。宅貓找房對外宣傳的篩選方式是:利用技術手段,篩選房源,再把房源發給物業公司,物業公司去實地核實。

宅貓找房的S2B2C模式有一個基本假設:B端享受的所有其他偏C的流量,都路過宅貓B端,宅貓如何把這個流量變現,如何把這個流量利用上。這是宅貓找房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讓利模式,或布局房產金融

因為輕中介的定位,宅貓找房的成本較低。這給了楊曉松足夠多的空間「讓利」,不管是將C端的客戶成本降低了75%,還是將大部分的利潤給了物業公司。這是一場模式創新式的貼身肉搏,宅貓找房燒的是真金白銀。

從宅貓找房的財務表現來看,自2017年以來,其租賃端和買賣端的數據均在增長,楊曉松表示,「我們做了一個到2025年的規劃,希望到2025年能做到全國市場佔有率的5%。目前我們在天津的市場份額是10%,深圳我們正在往10%努力,天津已經盈利了。」

在回答是否盈利的問題,楊曉松強調了「天津已盈利」,以表示自我造血能力,他還表示,「以我們目前團隊的規模,一個月賣20套房就可以,這還是一個保守的預估,其實差不多10-20套房財務就可以平衡,這是一個點。最主要的是我們對社區的覆蓋。」

楊曉松的想法不只在中介行業,在回答AI財經社的問題中,楊曉松多次提到,「信任起源於重逢,只有做到日後每天都重逢,才能有更雄厚的信任基礎。」這是一句關於情懷的表達,同時這是楊曉松的盈利模式。

醉翁之意不在酒,楊曉松不只是要經過讓利的居間服務費。據AI財經社了解,宅貓找房還是深圳等城市做贖樓貸等房地產金融產品。這一消息得到了宅貓找房的證實,據知情人士透露,「房產金融業務也是宅貓交易鏈條中的重要收入。」

一位宅貓找房高管透露,在實現基本覆蓋後,宅貓找房會做新房社區推廣,渠道分銷業務等。最終目標是與物業機構及物業人員的強鏈接,做社區服務商入口。

2017年底,行業某巨頭企業曾找到楊曉松,大意是收購宅貓找房,但是在最後敲錘定音時沒能合作,「當時談判到最後環節了,都做完盡調了,但是因為發展區域想法不一樣,並沒有合作。」

宅貓最終沒有「賣身」,楊曉松引進的是物業公司的融資,他表示,「目前來講我們也在做融資,融資方向其實就是頭部的物業開發企業,目前也在做的就是頭部的開發企業,每個開發企業佔一點點部分,集中更多的開發企業形成一個比較高的城牆,目前我們融資方向也很順利,基本上大的開發企業成為我們的股東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大佬風向標:雷軍談小米進五百強:想假裝不算啥,但按耐不住激動
一百平不到15萬,海邊城房價跌成白菜價,一套房僅值北京2平米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