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生鮮新零售行業洗牌加劇,大賣場如何奮力突圍?

生鮮新零售行業洗牌加劇,大賣場如何奮力突圍?

炎炎夏日,我國生鮮銷售市場呈現出一派火爆的局面,香甜可口的西瓜、肉質細膩的口味蝦等生鮮產品紛紛出現在了普通市民的餐桌上。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生鮮在零售消費市場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被稱為電商細分領域的最後一片「藍海」,並已引起了各大科技企業及零售巨頭的重點關注。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紅利以及廣闊市場前景等因素推動下,我國生鮮電商呈爆髮式增長。根據上海商情信息中心發布的《生鮮電商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17年,以互聯網為基本,通過AI、大數據等技術對商品的生產、配送、銷售等過程進行升級改造的「新零售」概念席捲業界,生鮮電商市場規模也繼續直線飆升,2017年就達到1391.3億元,首度破千億元。

讓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據云格數據發布的《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全行業回顧報告》顯示,自2016年便保持著40%超高增長率的生鮮電商在2018年市場規模已經增至2000億,而線下體驗、線上服務以及現代物流深度融合的「生鮮新零售」市場則被稱為「萬億市場」。

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著老牌零售服務供應商、新創零售生鮮企業及科技巨頭等入局,而行業洗牌加劇的狀況也使傳統大賣場面臨新的考驗。

縱觀國際市場可以發現,當前全球大賣場業態都在走向衰退進入凜冬。在英國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零售巨頭馬莎百貨宣布2022年前要在英國關閉100家門店,將注意力轉向線上銷售;英國另一家歷史更悠久的零售百貨Debenhams則申請了破產保護,宣布進行破產重組。

讓我們把視線轉回國內。從2017年開始,整個中國的零售業態受新生代消費思維和理念影響的程度日益深入。隨之而來的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生鮮大賣場商業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大賣場決策層也開始積極尋求提升產品品質以及個性化服務水平的新方式。

綜合來看,大賣場是各種零售業態的有機組合,既要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的需求,又要滿足附近居民對便利性的新需求。面對來自生鮮便利店的挑戰,許多大賣場在決定各種商品品類所佔比例時,更加註重全面考慮附近居民在消費品類和頻率上的需求,同時把線上和線下也進行了合理區分。換言之,就是決定哪些產品在線上銷售,哪些產品在線下銷售,縮小賣場所需的合理面積,進而減低大賣場的租金、人員等成本。

與過去不同的是,如今規模較小的賣場越來越多。無論是從供應鏈角度出發,還是從運營效率角度考慮,商家都有必要在某一區域集中開店,而一個區域內賣場的數量相對有限,開小型賣場則更為靈活,更容易形成規模。對於購買商品的消費者來說,小規模的賣場貨物擺放相對集中,這有助節約場地資源。

如今,在新零售的推動下,幾乎所有的零售企業都在探討創新、實踐創新,而要想使傳統大賣場迸發出新的活力,就更需要注重創新所起到的作用,這種創新可能體現為生鮮銷售模式、儲運模式的升級等方面。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蘇寧易購再次對線下優質零售資源發起進攻,阿里、騰訊、蘇寧等巨頭在大快消零售中已成「三國殺」局面。時間進入「新零售」概念提出的第三年,實體零售業態進行數字化改造的目標越來越清晰,國內零售快消領域、生鮮市場等或許會迎來新一輪的賽跑。而傳統大賣場要想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實現長遠健康發展,還需要跨過多道難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啥是「5G田」?5G讓智慧農業再迎新發展!
有了這項技術,機器人就能化身成人類的「阿凡達」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