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海外網評:都9012了,印度性別歧視竟還這麼嚴重

海外網評:都9012了,印度性別歧視竟還這麼嚴重

據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近日援引印度官方數據報道稱,印度北部的132個村莊中,在過去三個月內,誕生了216名新生兒,卻沒有一名女孩。印度官員已開始調查這現象的背後的原因是否因為進行了性別選擇性墮胎。

性別選擇性墮胎行為是指女性在懷孕期間,通過B超檢查確定胎兒性別,男嬰會被留下,女嬰會被墮胎。1994年,印度已經明令禁止「選擇性將女性胎兒墮胎」的行為,但此次出現的極端案列表明,印度性別選擇性墮胎問題的嚴重性。據醫學期刊《柳葉刀》報道,印度因為性別歧視導致死亡的5歲以下女童,每年多達近24萬人。

印度民間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是造成性別選擇性墮胎的根源。在印度,家族財產基本只傳男、不傳女,為了家產有人繼承,必須要生男孩。此外,在印度結婚時女方需要置辦豐厚的嫁妝,儘管這一風俗在1961年就被禁止,但在民間依然流行,這無疑加重了女方家庭的經濟負擔。對於男方家庭而言,結婚是「賺錢的買賣」何樂而不為。換言之,男孩能養家糊口,能讓父母老有所依,女孩卻被當成家庭的負擔。嫁妝,成為印度女性難以擺脫的承重負擔。

印度的「天價」陪嫁傳統來源於印度的種姓制度。作為印度古代法和印度法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典,《摩奴法典》禁止了彩禮制度,但沒有對陪嫁制度作出規定。根據《摩奴法典》,男方給予女方本人和父母彩禮的婚姻被認為是賣女,是為社會和法律所不能認可的。隨著種姓制度的穩固和種姓階層的細分,嫁妝的意義就改變了。種姓制度規定,男方不可以娶比自己地位高的女方,但可以娶比自己地位低下的種姓。這就導致了一個後果,嫁妝開始成為女方家族「賄賂」男方家庭的一項手段,以求通過嫁女提高自身地位。而嫁妝也從原先的自願,變成了一種義務,而且金額越來越高。

及至近代,英國殖民者曾試圖對印度人的觀念進行改造,在給印度的政治制度、教育體系留下「西方印記」後,卻沒能觸動印度社會。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的原因之一正是由於英國殖民者試圖改變印度社會,特別是其宗教文化,引發了印度人民的擔憂。之後,英國殖民者便放棄了對印度社會的改革和改造,殖民者同印度社會也完全隔絕開來。

印度獨立後,當時的印度領導人認識到,種姓制度是造成印度社會割裂、種姓衝突和社會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憲法》上廢除種姓制度,並選擇對社會進行改革。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表示,印度的許多封建思想是根深蒂固的,精英們認可的改良制度並未獲得全民認為,印度也缺少對近現代文化的全民學習,因此形成了上層社會精英的現代化與下層社會封建主義並存的局面。

同時,家長制的管理模式有時能夠凌駕於法律之上,在規範人們行為中有實質性的作用。印度部分村落中長依然存在種姓長老會議,一些「地方鄉紳」可直接越過法律,對村裡人進行處罰,印度地方政府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管理。2014年,印度北方邦就發生了一起慘烈的婚姻衝突。一名賤民男子與一名高種姓女子私奔被抓回後,村中賈特人的種姓長老會議就宣布報復措施,強暴這個賤民家庭的兩個女孩,把姐妹倆的臉塗黑後裸身示眾,而且這個家庭不得重返村落。因此,下層社會封建主義在印度很難破除,女性在印度的生存環境依然不容樂觀。

當然,印度政府一直沒有停止和歧視女性等傳統思想做鬥爭。印度總理莫迪曾在2015年發起「拯救女兒,教育女兒」的活動,希望改變人們的陳舊觀念,從根源上解決性別選擇性墮胎和女性人口比例下降的問題。但是印度教徒人數眾多,莫迪總理所在的人民黨又堅定地站在印度教徒這邊。想要真正實現現代化,讓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的阻力不僅來源於宗教,還有政治。(海外網評論員 戴尚昀)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北約在俄家門口大搞軍演 俄軍蘇-27攔截美瑞軍機
國際經貿局勢不確定性增加 竺彩華:大變局也是大機遇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