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該領域,中國又誕生一里程碑,實現「0」突破,還創「三個首次」

該領域,中國又誕生一里程碑,實現「0」突破,還創「三個首次」

數十年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經歷了從無到有,逐漸將中國航天事業推向了高峰,有力地支撐了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步伐。但是曾幾何時,航天發射一直是「國家隊」的專屬領域,大量的民間衛星發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於是近年來迅速成長地民營航天企業逐漸彌補了這一缺口。

誠然,在商業發射領域,美國依然佔據了很大的優勢,而且已經將航天事業向民營企業轉移,目的就是維持在太空領域的「霸主」地位。反觀我國,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中國民營火箭行業依然面臨著商業航天基礎薄弱、技術門檻高等問題,想要迎頭趕上還要做很多。但事實證明,中國民營火箭必將一飛衝天。

雖然之前歷經了發射失敗,但在7月25日中國航天發射史又誕生一個里程碑時刻,那就是——中國民營運載火箭實現了「0」的突破。原來,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按飛行時序將2顆衛星、3個有效載荷精確送入預定的300公里高度圓軌道,這是國內第3家民營企業嘗試發射運載火箭。

雖然「國家隊」曾成功完成嫦娥奔月、北斗組網、對外商業發射等為代表的國家重大工程發射任務,但民營運載火箭還是首次成功發射並高精度入軌。除此之外,此次發射還創造了:中國民營航天首次一箭多星發射入軌、中國民營航天首次實現太空廣告並視頻回傳共「三個首次」。

在「雙曲線一號」此次送入太空的多顆衛星中,還隱藏了一個「黑科技」,就是「北理工1號」衛星上的「空間帆球技術」。據了解,帆球可以作為衛星的太陽能電池板,未來也可以作為衛星通信的大型天線。而且,由於具有質量輕、體積小的優勢,帆球技術將有效地減輕航天器電池質量,是未來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

更重要的是,此次發射任務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獨立研製和發射民營運載火箭的國家。有消息透露,預計到2020年末,星際榮耀還將繼續完成「雙曲線一號」後續的5次發射任務,從而形成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的規模發射,開啟向大規模商業發射的新征程。

可以說,目前各個航天大國的發射中心裡,民營航天企業已經成為「常客」。曾有分析認為,儘管中國「年輕」的民營航天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仍將是Space X公司在商業發射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人在文章中指出:「尤其是在他們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與航空航天對手之間的差距正在快速縮小,並正在迅速搶佔領先位置,可以說民營太空的未來在中國!」(叮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艦艇科普 的精彩文章:

美對進口伊朗石油發最後通牒,俄羅斯用S400對伊開放強硬回懟
美國對伊朗的威脅再次升級,但就是不敢打,原因已查實

TAG:艦艇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