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孩子輸液有的扎頭上,有的紮腳上?醫生不告訴,家長要清楚

為什麼孩子輸液有的扎頭上,有的紮腳上?醫生不告訴,家長要清楚

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日,由於天氣變化大,小明沒有及時增減衣物,所以發燒了。媽媽便帶小明到醫院看醫生。為了及時將小明的體溫降至正常水平,醫生給小明開了葯,讓媽媽帶著小明去輸液。

在輸液室等待時,媽媽發現小孩輸液扎的地方並不一致,有的扎頭上,而有的卻扎在腳上。等到護士來給小明扎針時,小明媽媽發現護士直接將針扎小明頭上。小明媽媽看著護士拿著粗針頭往小明頭上扎時十分揪心。

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小孩輸液時,有的扎在頭上,有的扎在腳上,儘管醫生未和我們說明為何孩子輸液位置不同,但家長要清楚。那麼孩子輸液時針扎在頭上和扎在腳上有什麼區別嗎?

一、輸液扎頭上和紮腳上的區別

1、血管的明顯程度

小寶寶們的手和腳的血管較細,較難找到。而頭上由於頭皮較薄,所以護士更易找到血管。

等寶寶長大後,手腳的血管會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因為頭皮變硬,所以頭上的血管反而更加難找到。

因此,就尋找血管的難易程度而言,年紀較小的孩子大多是扎頭上,而年紀相對較大的孩子更多地選擇紮腳上。

2、孩子的好動程度

小寶寶們較為好動,也較難控制。當他們看見自己腳上有針頭時,會產生不適感。為了擺脫這種不適感,他們會動來動去。這樣一來,便容易跑針。假若跑了針,護士就需要重新給寶寶扎針。這樣不僅給護士增加了工作量,還讓寶寶再遭一次罪。

孩子年紀大後控制能力較強,這時便可以選擇扎在孩子腳上。

3、輸液的舒適程度

由於小寶寶頭頂血管充盈,而手腳末梢循環和毛細血管較缺乏,所以頭部保溫效果比手腳好。因此,選擇血管更充盈、保溫效果更良好的頭部有利於降低寶寶輸液過程中的不適感。

隨著孩子的成長,手腳的末梢循環和毛細血管都較完善。這時,輸液便可以選擇給孩子紮腳。

二、易入誤區

1、給寶寶扎針會影響腦部發育

很多家長會認為扎針在頭上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給寶寶扎針並不會影響其腦部發育。

因為靜脈是相通的,而打吊針屬於靜脈輸液,所以無論是扎頭亦或是紮腳部都是一樣。它們只是換了個部位進行靜脈輸液,效果和影響都是相同的。

2、扎不入針是由於護士技術不過關

錯。年紀越小的孩子血管越細,孩子生病時由於哭鬧好動等原因會增加護士扎針的難度,所以遇見孩子扎針困難的問題時,家長切勿急於責怪護士。這時,家長應配合護士安撫寶寶,順利完成扎針。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尼莫媽媽 的精彩文章:

孩子姓「操」,質問父母,「你們給我取名字是認真的嗎」忍住不笑
夏天到了,寶寶穿衣要做「2暖2涼」,媽媽早知道,寶寶少生病

TAG:尼莫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