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達森:溥儀盜運故宮古籍始末新探

達森:溥儀盜運故宮古籍始末新探

「賞」出去的故宮國寶

末代皇帝溥儀(1906—1967)遜位後,民國政府允許年僅6歲的溥儀等清朝皇室「暫居宮禁」,並擇機「移居頤和園」。溥儀及其身後的攝政王諸大臣依舊養尊處優,揮霍無度,還仍舊殫精竭慮,密謀復辟;而民國政府因內外交困,入不敷出,又連年拖欠原來允諾供給的皇室生活經費。無論是為復辟計,還是為眼前與未來的生活計,溥儀等盜運、變賣故宮歷代寶藏的行徑開始上演,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據考,首先從故宮珍藏的金銀器、珠寶古董、歷代字畫開始,溥儀以「賞賜」的名義,將這些文物交由溥傑、溥佳等皇親國戚,偷帶出宮。1924年被驅逐出宮的溥儀等不得不遷至天津「清室駐津辦事處」張園,因沒有收入來源又需巨額生活花銷,便把大型器物或重要文物抵押給外國銀行、富商巨賈。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又將偷運到長春偽皇宮的文物安置在「小白樓」里。偽「滿洲國」垮台前夕,看守護軍群起鬨搶,這批文物一時流散,世稱「東北貨」。1949年之後,「東北貨」或繳或收,尚有一批回歸國庫。但那些被「皇上恩賜」的、被臣子求索的、被太監偷盜的、被護軍私拿的……更有為「皇上委託」夾帶出宮的歷代文物則大多遺散各地,至今不可確考。

在這些不可確考的故宮流散文物中,最難取證的乃是溥儀或以賞賜名義,或以委託方式盜運出去的歷代古籍。與市面上備受各方關注,各方傾力搜求的故宮舊藏金銀器、珠寶古董、歷代字畫不同,這批流散出去的歷代古籍,在當時尚不那麼引人注目;與上述品類的文物相比,市場追捧的程度也相對較低。且古籍極易為水火、蛀蝕而自然毀損,故留存下來更為不易。

從史料記載來看,一方面無法確證溥儀當年究竟「賞」了多少古籍出去;另一方面,這批「賞書」的下落至今也不十分明朗,究竟存世多少、品類若何也無從確證。所以,近百年來,這批「賞書」的命運,關注者並不多,即使有所關注、有所研究,也大多泛泛而談,不能得出確切數據與結論。

賞書目錄浮出「冰山一角」

目前能查證到的溥儀「賞書」清單,最重要的一種,只有所謂的「溥儀賞溥傑書籍書畫目」。這個目錄最早是由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五年(1926)六月,輯入《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中刊布出來,才首次為世人所知。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偽滿州國成立。為警示國人,牢記國恥,故宮博物院又於1934年9月再版印行《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四種》。1946年12月,抗戰勝利已整整一年過去,偽滿州國也早已覆滅,為盡最大可能避免偽滿皇宮中的故宮珍寶流散,故宮博物院又重版《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之一》,再次將溥儀以「賞賜」名義,盜運故宮古籍及歷代書畫的事實,鄭重通告全國民眾。至此,上個世紀20、30、40年代的三次公開刊布,終將溥儀盜運故宮文物之事,大白於天下了。

事實上,與溥儀被驅逐出宮同步,清室善後委員會即宣告成立,該機構的首要任務就是清點清宮物品,防止清宮珍寶與文物流散。1924年11月7日大總統令曰:「著國務院組織善後委員會會同清室近支人員協同清理公產私產,昭示大公。所有接收各公產,暫責成該委員會妥慎保管。俟全部結束,即將宮禁一律開放,備充國立圖書館、博物館等項之用,藉彰文化,而垂永遠。」一年之後,1925年10月,故宮博物院成立,象徵君主法統的清宮舊藏,終為國民所共有並同享。

1925年7月,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查養心殿時,發現的「溥儀賞溥傑書籍書畫目」,正是在上述清室私產盡充公、君主寶藏心盡為公的歷史背景下,被公開發布出來的。這是一份溥儀自記自備的私人清單,是日記式的賬簿,從「宣統十四年」(1921)七月十三日起,至九月二十五日止,記的是賞出宋元版本書籍;從九月二十八日起到十二月十二日止,記的是晉唐宋元明清的名畫法書。與這個目錄同時被發現,隨即也被彙輯刊布的還有,「溥傑收到書籍書畫目」「諸位大人借去書籍字畫玩物等糙帳」「外借浮記簿」三種。清室善後委員會在將這些清查時發現的目錄刊布時,特意加撰了一段「弁言」,鄭重公告天下。

從弁言中來看,溥儀盜運出宮的這批古籍「內計宋、元、明版書籍約二百餘種,唐、宋、元、明、清五朝字畫一千餘件,皆屬琳琅秘籍,縹湘精品,天祿書目所載,寶笈三編所收」,他「擇其精華,大都移運宮外」。那麼,這二百餘種「精華」古籍,在目錄刊布當年及之後,有沒有被政府追繳或收購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些目錄中的「精華」,既然已作為溥儀私產「賞賜」了出去,溥儀本人對其下落自然無可奉告,受賞人溥傑等也屬合法「受賜」,當時的國民政府自然無從追究。

這批溥儀「賞書」,不但沒能被政府追繳,而且還迅即在當年的北平書肆及藏書家中流通開來。面對這樣的「歷史機遇」,來自大江南北的訪書者摩肩接踵而至,欲求購這些國寶珍本者,大有人在。北平藏書大家傅增湘就在1926年致張元濟的信中,為張氏訪書提供過一則重要信息,信中寫道:「宣統十四年七月十五日由昭仁殿找來賞溥傑,凡宋本及影宋抄十七種;十六日十種;十八日四種,皆溥儀自宮內盜出出售之物也。」至於信中提及的數十種宋本書去向如何,傅氏也沒有明言,言下之意卻是勸張氏不妨求購。總之,當年這批溥儀「賞書」公然在民間流通,或正待價而沽,或早已易手多次,並無避諱可言,就是在政府當局已然公布「溥儀賞溥傑書籍書畫目」的當年(1926),也仍是如此。

溥儀自傳揭露國寶去向

溥儀本人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曾憶述過這段「賞書」佚事。

按照溥儀的憶述,這批故宮舊藏善本,在天津變賣了幾十件之後,曾經運至長春。後來,這剩餘部分中的一部分又被他帶到了通化。不過,再到後來,他也不知道這最後這一丁點剩餘的善本確切下落了。顛沛流離的傀儡皇帝,他手中變賣出去的故宮珍寶何止千萬,哪裡還有心思去挂念這些殘紙零篇,這批古籍從他記憶中消逝而去,原本亦不足為奇。

據1946年12月印製的《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之一》序言稱,據統計,被溥儀巧立名目,私自移出宋元明書籍二百餘種,唐宋元明清書畫一千餘件。抗戰勝利後,除東北行轅經濟委員會收拾殘餘,得書籍九十二種,分裝十三箱,自長春運往瀋陽暫存外,其餘文物,多散落民間。當局為了回購這批散落民間的文物,特意將「溥儀賞溥傑書籍書畫目錄」一種抽印小冊,廣為傳布。對外宣稱,凡持有此項已佚書籍書畫者,希逕送或函知故宮博物院,從事審定議價收回工作。

如果序言的說法確切,那麼,溥儀「賞書」在當時,至少還有一百餘種散落民間。至於故宮博物院方面回購了多少,則無從可知了。實際上,《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之一》印出不到三年之後,國民黨當局即潰逃到台灣,回購溥儀「賞書」之事,恐怕亦早無下文了。已經收回的那一部分,如何飄洋過海被轉運至台灣,才是當時最為迫切需要定奪之事了罷。

國寶珍本終遷台 片羽鴻跡留存照

殊不知,除了東北行轅經濟委員會收拾殘餘的92種、13箱故宮古籍,曾暫存瀋陽之外。溥儀還曾在抗戰勝利後,於瀋陽一家銀行,秘密存有4箱古籍,應當皆是當年以「賞書」名以運出宮外者。後來,這4箱古籍由瀋陽博物院接收,與故宮博物院交換了一批宋元明之織物。但這批古籍並非全部留在了現在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中的一部分後來遷往了台北故宮博物院。

原來,在1948年底,共有3502箱文物遷往台灣,是抗戰勝利後遷往台灣文物數量最多的一次。這其中包括故宮1680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486箱、中央圖書館462箱、中研院史語所856箱、北平圖書館18箱。其中故宮運出的文物尤為重要,不僅有宋元瓷器精品和暫存南京的全部青銅器,還包括全套文淵閣《四庫全書》和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等重要古籍。在這批精中選精的遷台文物頂級精品中,當年由瀋陽博物院接收而來的溥儀「賞書」序列中,也被挑選了一部分出來。當時由國學大師羅振玉之子、著名文物鑒賞家羅福頤(1905—1981)先生拍攝存照,他將這批「賞書」的首頁全部精準拍攝,並統一編號,以作存檔備考。

據筆者所知,這批挑選遷台的溥儀「賞書」究竟有多少種,至今尚未見相關資料公布出來。幸運的是,約三四年前,筆者曾有幸獲見北京大學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俞偉超(1933—2003)舊藏的一批照片,對探研溥儀「賞書」曾有多少被遷往台灣這一問題有了更為形象直觀的線索。

這批照片共計57張,附卡片一枚。卡片上為俞偉超鋼筆題記:「一九七八年閻文儒持贈。抗戰勝利後,溥儀有四箱書籍存於瀋陽之銀行。由瀋陽博物院接收,後與故宮交換了一批宋元明之織物。當時,由羅福頤攝其首頁之景。此即羅之攝影照片。」

這批照片背後均寫有編號,現存最高編號為91,可能有缺失。經逐一比對,發現這批照片編號並非只是「攝其首頁之景」;有同一冊古籍不同頁面被各自拍攝,這樣的情況出現過5次。換句話說,即不能按現有編號,認定為91張照片即為91冊不同的古籍之影像。經核查,這批照片實際拍攝的古籍冊數為52冊。

值得注意的是,從「溥儀賞溥傑書畫書籍目」中所著錄古籍來考察,溥儀當年賞書均是成套整部地賞出,鮮見有殘本、零散的種類。而這批照片中的古籍顯然已經過長時期流散,大部分已殘缺不全了;一些多卷本、冊數較多的古籍,均已無法湊齊卷冊,無法完整成套了。即便如此,從這些照片上的圖像來看,大部分仍然是宋、元版本的珍罕古籍,且保存完好如新,讓人驚嘆不已。

遺憾的是,因並不確知這批照片究竟原有多少張,所以仍無法確證當年挑選遷台的溥儀「賞書」究竟有多少種出自這批曾秘藏於瀋陽銀行的古籍,同時也不能因之確定,最終留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賞書」,又有多少種源出於此了。看來,要徹底解開這一謎團,還得留待更多的相關文獻「浮出水面」,歷史的真相方才會露出「冰山一角」。

來源:收藏快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孟國祥:抗戰時期的中國圖書典籍損失
榮新江: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敦煌學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