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佛說:聰明人,一輩子,兩個字!早課第104期

佛說:聰明人,一輩子,兩個字!早課第104期

本文系日行一善共修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這裡是日行一善共修平台,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佛門常講,發心如初,成佛有餘。領悟到一切法就是自心,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所以,這一念初心很重要。聰明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於是不會被外界雜念所干擾,能夠堅守初心,永遠保持開始第一天那樣的心念,則永遠沒有失敗,永遠是進步的。

人生路漫漫,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看似簡單,紛擾卻眾多。而你現在走的這條路是否是你想要的呢?

慧遠禪師年輕時曾四處雲遊,有一次,他與一位嗜煙人同行了很長一段山路,坐在河邊休息時,那人遞給慧遠禪師一袋煙,慧遠禪師高興地接受了。兩人聊天很是投機,分別時,那人便給禪師送了一管煙袋和一些煙草。

慧遠禪師看著這兩樣東西,心中卻想:「這個東西抽了之後令人十分舒服,肯定會打擾我禪定,長此以往,定是會上癮,還是趁早戒掉的好!」於是就把煙袋和煙草全部扔掉了。

後來他又迷上了書法,由於每日精心鑽研,竟然小有所成,就連書法名家都對他讚不絕口。慧遠禪師心中突然警鈴大作:「我又偏離了自己的正道,再這樣下去,我很有可能就成為書法家了,而成不了禪師!」於是,他又放棄了書法。

就這樣,在參禪路上,慧遠禪師放棄了許多東西,多年後,終於成為一位禪宗大師。

人這一輩子,總會遇到各種干擾,也有損友、諍友。在面對這些的時候,如何選擇很重要。選擇不是為了比較哪個更好,而是對自己的審問。

聰明人會先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再去選擇。只有這樣的選擇才是遵照本心的成功。

凡事沒有絕對的標準,不能因為一樣東西比另一樣東西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利益就認定它是對的,還要考慮那樣東西是否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如果不是,不妨放棄。

只有正念堅固,不被假象所迷惑,不為名利而動心的人,才能終有所成。

有位年事已高的寺廟住持想在一眾弟子中選出接班人。

這天,他將兩個得意弟子叫道面前,這兩個弟子一個叫慧明,一個叫塵元。

住持對他們說:「你們誰能憑自己的力量,從寺院後面懸崖的下面攀爬上來,誰將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塵元來到懸崖下,陡峭的懸崖能令人望而生畏。

慧明身強體壯,於是首先開始奮力攀爬。

可是懸崖太過陡峭,沒一會兒,他就滑了下來。

慧明爬起來重新開始,儘管這次更小心些,還是摔倒了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後又開始攀爬,無數次的摔倒也不能讓他放棄。

可惜的是,慧明最後一次奮進全力的攀爬並沒有如他所願,由於力氣用盡,不慎從半山腰摔了下來昏了過去。住持不得不讓幾個僧人救他回去休息。

再看塵元,一開始他也是同慧明一樣,竭力攀爬,結果自然是屢爬屢摔。

塵元爬了一會站在一塊山石上面休息的時候,不經意向下看了一眼,突然把繩索放下轉身向著山下走去!圍觀的一種僧人都在議論塵元這是就此放棄了吧。

住持卻默默看著塵元的去向。眼見得塵元到了山下,沿著一條小溪流順水而上,穿過樹林,越過山谷……

最後沒費什麼力氣就到達了崖頂。當塵元重新站到住持面前時,眾人以為住持定為說他貪生怕死,不懂堅持,甚至可能會把他趕走!誰知住持卻笑著宣布,新一任的住持人選已經確定,那就是塵元。眾僧皆面面相覷,不知所以。

住持笑著解釋道:「寺後懸崖人力難以攀登,然而在山腰處低頭往下看,就能發現一條上山之路。如果被名利所困,那心中就只想著眼前的懸崖絕壁。天不設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面前,忘卻本心,徒勞苦爭,輕者苦惱傷心,重者傷身損肢,極重者粉身碎骨。」

然後住持將衣缽錫杖傳交給了塵元,並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攀爬懸崖,是想考驗你們的心境,能不被名利所困,心中無礙,不忘初心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世間之人,執著於勇氣和頑強者不在少數,然後卻往往都像故事中的慧明一樣,離心中嚮往之地即使再近也只能摔得鼻青臉腫。在己之所欲面前,我們缺少的是一份堅持本心的勇氣。低頭去看本心,並不意味著信念的不堅定和放棄。聰明人,一輩子正是因為知道堅守「本心」不被迷惑,才能成功。

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禪視本心為眾生法身慧命的根本,若能識得本心,並且從一而終,則不會迷本逐末,必有所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境 的精彩文章:

一曲則旭法師《心經》送給您,願您靜心生慧!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晚課第93期

TAG:禪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