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致命的反人類設計!細數城市魔鬼細節,一不留神變奪命殺手,讓人忍無可忍

致命的反人類設計!細數城市魔鬼細節,一不留神變奪命殺手,讓人忍無可忍

大家好,我是象君

今天想說說城市的反人類設計

前幾天看到一條悲痛的報道

一個忠於推廣殘障設施的男人

死於被佔用的殘疾人專屬通道

他叫文軍,晚上坐輪椅回酒店

專屬殘疾人的通道被私家車堵住

他轉頭走另一條路

不幸掉進地下停車場

從2米高的地方連人帶輪椅摔了進去

當保安發現時,已無生命體征

諷刺的是,他這次出來是為大家探路

因為組織殘疾人朋友去昆明玩

提前出來考察一遍無障礙路線

他已經連續做了13年

沒想到這是最後一次

那天他更新了4條朋友圈

不敢想像他跌落過程中的絕望

假如私家車不佔用無障礙通道

或是坑前有警戒標識

這樣的慘劇便不會發生

坐著輪椅去過南非、登過長城,卻永遠跌倒在這反人類的地下停車場里

國內有8500萬殘疾人口

每16個人里就有1個

再加上老齡化人口,障礙群體有3億

數量龐大,在路上卻沒看到幾個

因為,他們不敢出門

因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

我們的城市終於被設計得讓人寸步難行

障礙重重的反人類設計

盲道到底要帶你去哪

我們永遠不知道

盲道要帶我們去哪

樹根撐破的大地並不平坦

盲道歪歪扭扭躺在上面

蛇形走位,形同虛設

經網友反饋

像這樣的高難度盲道

每100米的距離里

大概有35個z形

生怕你走出個直線

鋪設盲道的人

似乎在和你玩遊戲

或者把人當遊戲玩

好不容易來條筆直的

你卻不知道終點

有什麼在等著你

想像一下

如果是我們自己閉著眼

沿著這條盲道走

也許一步都邁不出

你不知道下一步

會撞在一棵樹上

還是一部車身上

這樣的障礙遊戲

恐怕只有化身超級馬里奧

才能勉強通關

不太適合脆弱的人類

尷尬的無障礙道

北大教授李迪華在一次演講中提到

有次看見

一個男子攙扶著老母親走上樓梯後

又把輪椅從無障礙通道上單獨推過去

他十分好奇地上前追問

孩子說老人的身體受不了這鋸齒狀的設計

確實,碾過這通道時,咯咯噔噔

脆弱的身子骨好像要散架子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

在推不動輪椅的時候可以停下來

不至於滑下去

那是不是可以尋找更適合的材料代替呢?

也會碰見很是傲嬌的無障礙通道

傾斜的角度非常大

不得不讓人屈服在

這麼一條「無障礙坡道」面前

常人都覺得高不可攀

上不去,也不敢下來

敢駕馭的恐怕是真正的勇士

很窄很陡的無障礙坡道

讓殘障人士感到恐懼的

還有高高的路緣石(嗯,就是馬路牙子)

對我們來說,是抬個腳踩上去的事

對殘疾人來說,卻是一個邁不過的坎

在他們的圈子裡

把沒有緩坡的路叫「斷頭路」

上下這2張圖

在講深圳當時重修一條人行道

修完忘記鋪無障礙步道

之後臨時砌了一個坡

不過還好,上面的坡夠寬

如果遇見下面這種寬度不夠的

愣是過不去

像象君這樣的急脾氣恐怕要被氣死

難乘坐的公交車

對於我們來說

出行的方式有很多選擇

對殘障人士卻難上加難

地鐵還好些,有無障礙電梯

沒地鐵的城市除了私家車、打車(可能被拒載)

只能坐公交了

不過,早在2000年

中國第一輛無障礙公交車就出現了

有坡道、輪椅專用位、還有上下車警鈴

當時需要手動操作

20年過去了,很多城市普及

但大部分網友說

還是第一次見這種操作

據說反應靈敏

10秒鐘之內可以彈出坡道

有人說「國內的這設計真棒,頭一次見!」

也有人說「早就看見過,但趕時間,沒人用」

大多數時候是好心路人幫忙一抬

也就上車了

城市裡暖心的人確實不少

不過還是有很多殘疾人

怕耽誤大家時間

只在家2公里之內轉轉

不坐公交了,甚至不出門了…

不知如今每個城市

無障礙公交車的使用率咋樣

要是能多多使用就好了

除去早晚高峰

每個人在這世上

能公平地享有生活、出行的權利和自由

按動警鈴告訴司機你要下車

不過在城市裡

最多見的還是普通公交車

車門處立著根扶手

坐輪椅怕是下不了車

有些台階層數太多

希望城市裡的設施能再溫柔一點

哪怕是為了讓

好心路人抬手幫一把的成本

低一點

坐地鐵,無障礙設施有點難找

很多人表示坐地鐵時心裡也發怵

第一關,就是找不到無障礙電梯

找到後,可能正在維修或停止使用

不過B站上一個殘疾人up主說

高德地圖推出了一項功能

幫助人快速找到無障礙電梯

順利下來之後

就要找無障礙車廂了

因為標識不是特別清晰,難找

上車處的縫隙很大

當無障礙設施不完善時

則需要人力上場

還是請工作人員幫忙穩妥

(地鐵工作人員會等你上車後,再關門,不怕)

B站殘疾人up主還表示

在杭州坐地鐵,會有工作人員護送你上車

再聯繫下車那站的工作人員接你

並全程護送你出站

無障礙電梯出故障時

也可以請工作人員幫助開啟升降台

雖然,真的很少見到

常人也難走的路

這曾是一位北大教授李迪華老師提到的案例

一條不讓人走的路

最窄的地方不到30厘米

連我們走過去

都要小心翼翼側著身

更別提殘障人士了

而在四川省都江堰的中心大街上

馬路牙子邊有一條排水溝

雖然這個城市以排灌系統聞名

不知這是否成一種特色

或是城市排水需要

但對於行人來說

走路這項操作,難度係數都變高了

論道路障礙指數有多高

少不了這坑坑窪窪的鋪裝

讓人走的磕磕絆絆

這樣的路通常出現在公園

似乎並不想讓人安心散個步

稍微不注意可能把腳扭在縫裡

連媽媽推著嬰兒車,也舉步維艱

盡量讓後面2個輪著地

下雨天走這樣的路

就更像一場掃雷遊戲

邊邁步子邊小心翼翼地選磚頭

看哪塊安全踩哪塊

但也免不了看走眼

崩了一腳泥水

安全感滿滿的人性化設計

好的設計,善解人意

讓人踏實、放心,因為它在解決問題

很多殘疾人不敢再出門

請記住,「這是設計的錯,不是你的錯」

這是設計心理學的作者Donald Norman

在他的書中所講述的

殘疾人也有出行的自由

日本為了方便視障者過馬路

設計了平層街道,沒有馬路牙子

一條平坦筆直的盲道穿過斑馬線

還有視障者專用的按鈴

需要過馬路時按一下

大部分的交通燈都是帶聲響的

台灣澳門在這一點也做得很好

紅燈時會有鳥鳴聲,綠燈時有波濤聲

提示盲人什麼時候可以過馬路

據說我們之前也有過這樣的信號燈

但附近居民投訴聲音太大影響生活

所以被取消掉了

這種波浪形的扶手呢

是為了幫助老人或殘障人士

在上樓時可以更好地借力

非常簡潔的設計

很多商場還有為殘障人士定製的電梯

3步台階變成一個平台

前後有卡槽避免輪椅滾落

直梯里有為殘障人士專門設計的按鈕

位置很低,便於伸手操作

防止上下電梯的時候被夾到

開關門的等待時間比較長

有很多殘障人士只在家附近活動

在美國的超市裡

隨處可見殘障人士專屬購物車

出家門買菜變得很輕鬆

出去遊玩總免不了住酒店

酒店的無障礙設施則尤為重要

歐洲的無障礙酒店就很多

酒店天花板上通常會有軌道

一端連著浴室,一端是卧室

通過這樣的起重機

可直接將客人送到浴缸或座便器上

像比利時的這家酒店

房間空地就非常大,便於輪椅行動

將毛巾等物品放在低層

方便殘障人士伸手能拿到

有些酒店還會在泳池邊安放座椅

系好安全帶,按下按鈕

即可被下降到水裡

可以像普通人一樣享受泳池的涼意

而在日本

大多數酒店房門

是左右開關的推門

對於坐輪椅的人來說不太費力氣

廁所里水龍頭、鏡子的高度剛剛好

馬桶上方甚至有靠墊

殘疾人也有出門旅遊的自由

只要當地的無障礙設施足夠完善

b站上一個中國妹子po出了

坐著輪椅去沖繩遊玩的經歷

在當地的海洋公園

工作人員會為殘障人士設置最佳觀景位置

哪怕人再多

也會預留這樣的空間

而且不可隨意佔用

那裡的地鐵地板被重新改造

一按開關,坡道就會彈出

不再麻煩工作人員手動鋪墊板

海灘旁邊也有無障礙通道

讓殘障人士敢真正從家門出來

親近大海,嗅嗅自然

有人呼籲大家多出來動動

也有人說這樣工作人員太辛苦了

但何妨呢?殘疾人朋友應該多出門刷存在感

讓社會看到、了解你們的需求

另一方面,更加完善我們的城市建設

我們雖然不如發達國家做的完善

但還來得及

日本的無障礙設施

也沒有很久的歷史

是在1971年

一些老年人和殘障人士自發開展設計的

有時候,因為真正的規劃設計者心中無障礙

這世界便處處有障礙

希望設計師、城市規劃者能給我們一個更舒服的環境

無障礙設施和我們人人都相關

我們也會有寶寶,也會變老

當我們推著嬰兒車

當我們背彎了,拄著拐杖

還想出門看看這世界時

希望不會被一個台階難倒

讓人類活得更有尊嚴

資料來源:

夜深人靜,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牽著手穿過這個曲橋,難道你們不擔心他們會掉到水裡嗎?—一席

我非常好奇地翻開了他寫的北京無障礙測評,發現了——重要警告—一席

如果有「無障礙」,我們不需要服務—道略殘障

- End -

MINISO x 故宮宮廷文化

原創設計大賽

最後倒計時5天

本次大賽

由普象網獨家徵集作品,參賽作品獲獎概率大;

被主辦方選中的參賽作品可量產,設計師獲銷售分成;

設計師有機會成為MINISO簽約設計師。

別猶豫了,快來普象官網投稿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象工業設計 的精彩文章:

地下一萬米哪段最恐怖?兩米!
3年時間,20噸泥土,他們做出一部頂級中國風動畫!終於讓敦煌壁畫動起來了

TAG:普象工業設計 |